鸟哭杨震谓忠臣冤死感天泣地。唐元稹《阳城驿》诗: “有鸟哭杨震,无儿悲邓攸。唯余门弟子,列树松与楸。 ” ●《后汉书·杨震传》: 杨震以屡谏遭忌,“行至城西几阳亭,乃慷慨谓其诸子门人曰: ‘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诛,恶嬖女倾乱而不能禁,何面目复见日月! 身死之日,以杂木为棺……’因饮鸩而卒,时年七十余。” 岁余,顺帝即位,“朝廷成称其忠,乃下诏除二子为郎,赠钱百万,以礼改葬于华阴潼亭,远近毕至。先葬十余日,有大鸟高丈余,集震丧前,俯仰悲鸣,泪下沾地,葬毕,乃飞去。” 嬖(bi): 宠爱。鸩(zhen):用鸩羽浸制的毒酒。东汉安帝时,名臣杨震因忠直遭忌,含冤饮鸩自尽。顺帝即位,为其平反礼葬,传说葬时有大鸟飞临丧典,悲鸣落泪。
鸟哭杨震大鸟为杨震而哭泣。比喻为忠臣冤死鸣不平。东汉弘农华阴人杨震为官清正,不畏权贵。他曾多次上疏,指斥汉安帝乳母王圣和中常侍樊丰贪侈骄横,为非作歹,因此他遭受诬陷而被罢官。他认为朝廷黑白颠倒,忠奸不明,而自己又无回天之力,悲愤之中,遂饮鸩自尽。举办葬礼时,一只高丈余的大鸟飞临到他的灵前,俯仰悲鸣,泪下沾地。直到葬礼结束,大鸟才离去。(见《后汉书·杨震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