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兼士】(1887—1947)音韵训诂学家。浙江湖州人。早年留学日本。历任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在探讨、总结传统的训诂学理论方面,特别是就“语根字族”之学所作研究,创获甚富。著有《段砚斋杂文》《广韵声系》《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
沈兼士1886~1947年浙江吴兴县人。训诂学家,文字学家,文献档案学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曾就学于章太炎。归国后,任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文字学、《说文》等课程,积极培养史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的人材。其学识渊博,精于诗文。曾任北平故宫博物院文献馆馆长,主持整理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事宜,并任北平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讲授有关文字学、训诂学等课程。平生治学主张兼统博采,因此对文字学、训诂学发明甚多,是中国近代最有见地的训诂学家之一。其主要见解是探求汉语词的语根,推寻语词在形、音、义三方面表现出的嬗变,并提倡利用形声字的声符进行汉字的字族研究,以建立汉语语源学和字族学。最著名的著作有《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一文和《广韵声系》一书。零篇文章都收入《段砚斋杂文》内,80年代则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沈兼士学术论文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