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券】由国库发行的、用以弥补财政收支临时不平衡的一种债券。风险和利率都较低,一般可自由买卖。我国自1981年开始发行国库券,1995年后发行的国债不再用此称。 国库券
国库券guókùquàn国家银行发行的一种债券。因国库券的债务人是国家,其还款保证是国家财政收入,所以它几乎不存在信用违约风险,被视为零风险债券,也叫“金边债券”。 ❍ 发行~的主要目的在于筹措短期资金解决财政困难。我国~的期限最短的为一年。
国库券guókùquàn〈名〉 国家为解决财政困难,保证国家建设筹集资金的需要而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
国库券guókùquàn〈名〉国家为解决财政困难,保证国家建设筹集资金的需要而由国库直接发行的一种短期债券。 ◇ 财政部负责人就发行国库券问题答《人民日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问。(工人日报.1981.3.9) ◇ 在准备依法处理时,当地的司法机关却将该厂的存折、国库券、现金等扣住不放,接着马上擅自立案,封了该厂的银行账户,使广西的办案组只好撤回。(人民日报.2000.7.12)
国库券guó kù quàn国家银行发行的债券。简称库券。1924年王怡柯译《货币学》第五章:“国库券,treasury notes。”1924年蔡和森《社会进化史》第三篇:“战前各国流通纸币与各种信用券仅二百八十亿金马克;战后则增至二千八百亿,即增加十倍。由此金本位制完全变为纸本位,而入于所谓虚金资本时代。信用券、国库券、各种公债票和银行券等等,一面代表死资本的回忆,一面代表新资本之希望。”1931年《英汉对照百科名汇》:“Treasury note,国库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