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 |
范文 | 摘要:中医药凭借其自身独特优势,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低碳环保的朝阳产业。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发展前景广阔。目前,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问题明显,规模不大,产业不强,布局不协调,创新不足。本文深入江西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挖掘问题,分析原因,最后提出促进其发展的有效对策。 一、引言 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基础牢固、成绩显著,发展前景广阔,已发展成为江西重点产业之一。目前,江西省中成药制造企业达147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43家,占医药企业总数的1/3以上。2016年,江西省的医药产业规模达1000多亿元,而中医药工业产值超过500亿元。2017年,江西省中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四位,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位。同时,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迎来政策大好时机。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健康江西建设,发掘利用中医药历史文化遗产,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2017年,江西省出台《十三五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目标都是指向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但江西中医药产业发展问题明显,规模不大,产业不强,布局不协调,创新不足。为此,探究江西省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对于构建中医药强省,兴盛江西中医药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规模持续壮大 2017年,江西省中医药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3.25亿元,同比增長13.89%,利润达133.98亿元,同比增长28.52%。2017年,江西省中医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四位,中成药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三。 (二)原料生产初具规模 2017年,江西省分布药用中药材资源达3000余种,其中野生植物药资源2840余种。目前,江西共种植各种中药材68万亩,其中道地药材、特色药材和珍稀中药材面积约40万亩,品种达70余种。从事中药材种植农户达5万户,户均年增收约4万元。已经建立了20多个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人工种植载培的中药材面积近210万亩,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达到200多种,中药材种植总产量达到220多万吨,中药材销售总额达到130多亿元。 (三)优势品种数量增加 2017年,江西省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优势品种共54个。其中,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重磅品种7个。54个优势品种中增长幅度较大的是:汇仁药业的女金胶囊(增长5.87倍)、科伦药业的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增长2.66倍)、诚志永丰的桔贝合剂(增长2.48倍)、仁和集团的大活络胶囊(增长1.05倍)、品信药业的小儿肠胃颗粒(增长73.4%)、天施康的肠炎宁片(增长62.23%)、博雅生物股份的人纤维蛋白原(增长50.10%)。 (四)各行业增长平稳 江西省中医药产业涵盖了化学药品、中药、医疗设备制造、生物药品 4 大门类。2017年,化学药品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9.23亿元,同比增长13.75%,利润54.29亿元,同比增长33.46%。中药主营业务收入553.73亿元,同比增长10.03%,利润44.73亿元,同比增长9.82%。医疗设备制造主营业务收入258.4亿元,利润18.87亿元,同比增长16.91%。生物药品主营业务收入81.88亿元,同比增长45.83%,利润16.08亿元,同比增长140.29%。 (五)产业集群保持较快增长 2017年,江西省四个主要中医药制造业产业集群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82%,占全行业的比重达到48.54%。其中,袁州医药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4.3%,樟树医药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25%,进贤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增长14.99%,小蓝医药产业集群主营业务收入比上年下降6.13%。 三、 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能力薄弱 中医药产业投资大、风险高、回收期长,仿制药品成本比较低、收效快,为此,企业更愿意生产仿制药,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动力。其次,尽管企业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在不断加大,但由于创新体系不完备、创新人才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仍然严重不足。再者,在产品突破方面,产品主要集中在传统的丸剂、片剂、颗粒剂、散剂等口服类剂型上,注射剂等偏少,有技术含量的新药和器械品种的项目更是凤毛麟角。 (二)人才仍然匮乏 人才资源是中医药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2005至2015 年,中国有470万医学生毕业,而医生总数只增加75万。其次,中医药产业系统内人员素质整体水平仍然较低,高层次拔尖人才更少。江西虽然有江西中医药大学,但优秀人才都流动到外省,而对外省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再者,江西省中医药产业企业员工在管理、研发、技术、生产、销售 岗位上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2%、9%、22%、38%、19%,研发人员占比极少。 (三)行业结构性问题凸显 中药饮片企业户数多,但规模偏小,缺乏核心龙头企业;化学药制剂少,原料药和中间体多,环保压力较大;医疗设备多为一次性器械、医用耗材,产品单一、层次较低;生物药品企业户数少,做制剂成品的更少。 从行业特性上看,药品销售的最大终端是医院,约占销售额的80%以上。而我省医疗服务还较落后,知名中医诊疗机构和知名医师少,导致中药销量少。 此外,相对其他省份,江西省中医药产业中,中药行业所占比重过高,化学药比重过低。 (四)中医药资源日趋紧张 现在我国中成药、保健品、中药提取物、中药饮片等每年要消耗药材70万吨,2017年前7个月仅中成药生产即用去药材80.25万吨。可见,中药资源的大为减少,势必引起江西省医药产业主要支柱的中医药资源日趋紧张。 四、促进江西省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一是要建立中医药产业系统资金投入长效机制,积极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投入为主体,全面拓展中医药产业系统获取资金的途径;二要设立省级中医药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投资国内成长型中醫药产业项目,为实现中医药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和保障。采用先进制药工艺和技术,对江西传统名优中药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真正的核心技术优势和产业竞争力;三要继续支持企业抢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相近或相关的品种,培育核心竞争力。 (二)强化人才支撑 一要积极建立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强化人力资源统筹,用好存量,挖掘潜力,提升人力资源的供应保障能力;二要鼓励各级各类中医药企业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提升企业人力资源整体质量水平;三要积极探索高水平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江西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高等学校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贯穿中药种植、中药加工、中药生产、中药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产业链中药人才培养体系,为企业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四要积极吸引国内顶尖中医药领域专家带项目落户江西,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有机结合。 (三)优化行业结构 一是继续加大对江中、济民可信、仁和、汇仁、青峰等其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打造中医药健康服务知名品牌,形成南北呼应、东西对接、竞争合作、百舸争流的中医药健康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二是积极培育新的中医药龙头企业,选择已有一定基础的中医药产业园进行重点扶持,打造南昌、樟树、赣州等一批“江西药谷”,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集群发展;三是丰富产品种类,积极扩大内需市场;四是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开创医养结合新模式,全面构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办医、中医药发展融合发展。 (四)强化原材料供应 道地药材育种是根本。道地药材的品质和药性取决于药材种子的好坏,并最终影响中医药产品质量。江西省应积极发展现代栽培技术,加强道地药材种植培育,改良和保护传统中药材品种,提高药材品质。政府要加强引导,鼓励药农选择优良品种,积极淘汰退化的药材品种。其次要积极推广规范化和规模化种植,改变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化种植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庆等. 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9). [2] 周静. 毫州现代中药产业发展对策[D].安徽大学,2011. [3] 王文龙. 常州市医药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 [4] 刘燕华等. 中药现代化产业推进战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 刘红宁等. 江西中药产业集群发展的制度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 作者简介: 聂淑花,女,江西抚州人,讲师,主要从事区域产业经济等方面研究。 基金项目: 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JL0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