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初中古诗文鉴赏分析 |
范文 | 黎亮晶 摘要: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生的语文成绩,应该上升到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发展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层次。从学习的角度,古诗文是另一形式的语言,同时也与现代语言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每一句、每一个词的运用都是经过诗人的精雕细琢形成的,有一种独特的语言魅力。从目前的教学趋势来看,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兴趣有待激发。适当地课外拓展,创新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对古诗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古诗文;鉴赏;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9-409 新课标指出:为了弘扬中华文化,需要突出古诗文的鉴赏教学。从教学内容上看,古诗文与现代语言有着一定的差别,在生活中接触的机会也不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历,浅谈如何培养学生对初中古诗文的鉴赏能力。 一、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初中古诗文课前预习为例,在过去,预习工作更多地是背诵相关词、句,分析句式、感情等等。为了给予学生新的刺激,教师可以从创新学习方式入手。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意象归纳的作业,比如说意象分成植物、山水景观等,在过去所学的古诗文中所学的意象有哪些?它们所蕴含的感情有什么异同?这不仅仅是对所学古诗文的一种回顾,更是一种对比分析整理,有时同一种意象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感情。对比更能够凸显古诗文的风格、特点,对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也有所帮助。 古诗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对于古诗文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样如此,在新型教学理念中强调需要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也需要将一些古诗文解题技巧、学习习惯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比如说通过朗读感受古诗的意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古诗文阅读比赛、课外古诗文交流讨论、改写续写古诗文等活动,都能为古诗文的学习增添更多的趣味性。 二、用情感渗透美育 初中古诗文中的审美教育是通过情感渗透与美感传递的,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古诗文的美,因此仅仅依靠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是很难实现的。合理的教学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在给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时,既不能在课堂中只进行审美教育,也不能在课堂上忽略审美教育,而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使审美教育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这样审美教育才能恰到好处。语文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诵读古诗文,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感受到作者的心境,感悟和领略古诗文中所蕴含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情感美等。 要想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让学生对古诗文进行反复吟咏,让学生不断地对古诗文的语言进行品味。学生在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就能够对古诗文蕴含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不应该仅仅重视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而应该把学生的反复吟咏,当成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别具一格的诵读方式,可以让学生利用自由读、个别读、齐读、配乐读等方式,通过对古诗文的反复吟咏,品味古诗文的语言。 三、启发想象,创设情境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古诗文中的内容给学生创设有趣的特定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文的意境美。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对古诗文反复诵读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想象古诗文的情境,然后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阅读,还应该注重学生的读说结合和读写结合。学生在对古诗文的意境有了了解后,让学生自由地说出他们的感想,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把对古诗文的理解写在纸上,通过这种读说结合、读写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对古诗文的意境理解得更加深刻,对古诗文中的美感,有更深的感悟。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把一些优美的句子,充满哲理的句子摘抄在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并且在每次阅读后能够做一個阅读的小结,总结出自己阅读的一些心得。 四、指导学法,感悟诗词意境 古诗文的教学,对诗意的探究和理解是必须的,但教师在讲授的时候应以简驭繁,指导学生自我学习古诗文,授之以渔是最好的方法,这样能为学生今后学习古诗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学法指导上,教师应该为学生梳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是当务之急。知诗人,了解时代背景。学生可以借助文本提示进行自学,了解这首古诗文的作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人,借助资料了解作者写这首诗文时候的背景。初读古诗文,读正确、读流利。初读也就是第一次阅读,这时的阅读要求最低,目标在于把古诗读通顺、读流利。教师可以提示同桌间进行互读,让同学进行评价,达到互评互改、共同提高的目标。解释,初步了解诗意。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对古诗逐字逐句进行解释,然后将古诗释为白话文进行交流展示,期间教师进行点拨指导。抓关键,把握古诗的意境。意境是古诗灵魂,是作者表达思想价值的凝聚点。教师在了解古诗大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通过抓关键词或关键句,引导学生把握古诗的意境,从而深刻理解古诗的内涵。品读,感悟古诗的意境。品读,就是有感情地朗读。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对古诗文有了深刻的理解,诗意清楚了,意境知晓了,感情的迸发落在哪个词句上面也清清楚楚了。这时候让学生进行品读,意在读出情感,读出意蕴,直至熟读成诵。 因此,古诗文鉴赏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是一项重难点学习内容,同样对于教师来说也是需要攻克的一个教学难点,因此,任课教师就需要据此探寻出多样化的优质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双方积极配合,共同向着既定教学目标努力,最终促使学生古诗文鉴赏能力达到理想水平,提高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徐虹.“初中古诗文” 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重庆三峡学院,2020. 05 [2]胡海鹰.以人格教育为旨归的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06 [3]刘伊玲. 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文化传承素养熏陶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9. 08 [4]孟晓敏. “文本细读”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19.09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