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浙西淳安县下姜村旅游经济发展问题与策略探讨 |
范文 | 赵银娣 吴萱 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曾经是一个名副其实“脏乱差”的小村庄。小山村的落后状况引起了省委书记的高度重视,至今,五任省委书记将下姜作为基层联系点,引领下姜人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论断,一步一脚印,向“绿富美”前进。下姜以美丽乡村作为抓点,获得了首批全国生态家园示范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诸多荣誉,但其旅游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团队在近三年的寒暑假期间多次实地调研下姜村,获得第一手资料,并结合近几年下姜的发展趋势,多角度探讨下姜村如何提质增效和升级发展。 一、研究背景 位于浙西山区淳安县枫树岭镇的下姜村,古名“雅墅峡涧”,一个地域面积只有9.7平方千米、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的小山村。村民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源唯有树木和竹子,伐薪烧炭的谋生手段不仅让下姜的山林资源迅速减少,也让整个村庄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民谚“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莫嫁下姜郎”成为下姜村直到21世纪初的真实写照。而导致长期贫穷,这里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 860元,属于典型的贫困村。 山水相依,地域面积只有9.7平方千米的贫穷小山村2004年时任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前往下姜调研,提出了建设沼气池治理下姜脏乱差的生活环境,而这成为了下姜生态保护的转折点。此后,绿色生态成为下姜第一生产力。 十多年以来,下姜村级经济发展,从政企帮扶脱贫的“输血型”成长,逐渐走向可持续的“内生型”发展之路,其中,经历或正在经历许多困难和曲折。在下姜的能源建设项目中,太阳能和沼气建设是主线,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效益,在2011年之前,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茶叶、蚕桑、早稻、中药材。虽总产值在不断提升,但问题也在一步一步暴露:传统的农业因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及难以预防自然灾害等问题,逐渐满足不了下姜人民的日益需求,且留乡人民多为儿童和老年人,中青年人才资源流失。这些逐渐由隐性变为显性的问题,不得不让下姜思考如何提高产出效益,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输血型”的扶贫让下姜在短期内逐渐发展成了以“有机”“养生”“人文”为特色的生态红色乡村,充分解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但要从根本上消灭贫困,提高扶贫的效率,还需要变“输血型”救济为“造血型”扶贫。那么,下姜如何实现“造血型”的扶贫呢?在团队经过三番五次的实地调研与个案访谈,最后发现乡村旅游是下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不仅是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更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路径。 二、下姜村乡村旅游资源特色分析 (一)绿色生态环境资源优越 下姜村地处亚热带氣候带北缘,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气候具有春夏雨热同步、秋冬光照互补的气候特征。雨热配合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孕育了富饶的自然资源。 下姜村山多田少,面积不过10平方千米,221户771人,耕地面积40公顷,山林面积400多公顷,集合周边村镇核心区地域面积69.3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422.267公顷,山林面积4 743.8公顷,四周群山环抱,拥有五狼坞及千岛湖大峡谷,森林植被丰富,全域森林覆盖率为82.29%,其中下姜村森林覆盖率高达97%,入选第一批省级森林人家。水系资源发达,凤林港自东向西呈“Z”型蜿蜒而过,毗邻淳安第二大水库枫树岭水库。周边有磨心尖、原始次生林、曲源头、乳洞群、铜山水库、古树村和生态沟等生态景观。山水资源丰富是良好的综合自然旅游地。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是下姜村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只有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下姜村才能进行后续的开发,开展以此为条件的衍生产业。 (二)乡土文化资源丰厚 2013年,下姜村以姜氏家规为基本载体,建起文化礼堂,对村民进行全方位的道德礼仪风俗教育,随后又陆续建好了农家书屋、篮球场、文化长廊,下姜多次开展大型水上舞台剧,村里的留守妇女也因此成立了舞蹈队,这些都为村民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新载体,注入了新内容。 下姜世代出手艺人,如根雕、打铁等,对手艺人的扶持也保护着下姜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姜村沉淀下来的还有丰富的耕读文化传统,留下了姜太公、朱熹、王十朋等人文底蕴。代代相传的物质与精神文化力量,是下姜村独有的宝藏。这些加速推进的公共文化建设,让下姜村人的乡土文化拥有不断丰富的时代元素,而文化是旅游资源的灵魂,充分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红色文化资源突出 下姜村不仅是五位浙江省省委书记的基层工作联系点,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基层党员干部提出争做“四个人”重要指示的地方。新农村建设展示馆里深刻记录着习总书记的回信、讲话等内容及各级领导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宝贵经验。同时,下姜村被列入浙江省委党校现场教学示范基地、杭州市“红绿蓝”三色教学基地,到2017年11月底,共有20余个班次900多人到下姜村接受党性锻炼和群众观教育。 枫树岭镇辖下原白马乡、铜山乡为省政府批准的革命老区乡,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部遗址、红军标语墙、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等红色遗迹。另外,白马之战的体验基地正在建设中。从近代延伸至现代的红色文化,让下姜村能够依托红色文化发展红色体验游等具有特色的旅游经济。 三、下姜村乡村旅游经济开发现状 (一)旅游经济开发现状 在习近平总书记悉心指导和深切关怀下,下姜村坚定不移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和“两山”理论,逐步从一个落后偏僻的小山村成为美丽乡村的治理样板,成为杭州、浙江和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缩影和代表。据数据统计,2017年下姜村全村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5 786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116万元,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 045元。从图1可以看出:下姜村2001-201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逐年提高,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翻了约76倍,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017年,下姜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61 200人次,其中,住宿游客为30 342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 141万元。不难发现,旅游收入给下姜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方向。从表1可以看出下姜村旅游人数逐年增加,知名度提高;旅游营业额稳步提升。 (二)旅游经济现有主要发展模式分析 下姜村挖掘、整合全村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开发和利用,对旅游经济的探索从无到有,逐步开发出广阔的旅游市场。 1.景观旅游发展模式 第一,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建立农旅互动机制。下姜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山上种雷竹,山脚种中药材黄栀子,田里种蚕桑,加上茶叶,靠这“四片叶子”发展起了“四叶经济”。而要提高种植效益就必须流转土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2011年,下姜引进14.67公顷葡萄园,2013年又增加了4公顷草莓园,2013年、2014年先后共流转出10公顷桃园,2016年流转出7.33公顷蚕桑园,2018年村里90%以上土地实现了流转。 规模经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下姜村致力于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引进淳安乐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对葡萄园、草莓园、桃园三大产业园区承包经营,加强综合配套,优化服务,让旅客亲自走入果园采摘水果,体验农家生活,实现“果园+观光”“果园+采摘”等农旅结合新模式。 第二,建立群众观教育培训基地,推广红色教育品牌。下姜村整合全村红色资源,利用政治、党建优势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以红色文化立业,重点打造新农村建设展示馆、思源亭等红色景点,建立了群众观教育培训基地,突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主题。 2016年先后接待红色教育、干部教育等各类培训64个班次6 607人次,帮助村民直接增收140余万元。2017年下姜村挂牌杭州市“红绿蓝”三色现场教育基地,并先后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外近十家党校、高等院校合作办学办班,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和影响力,打响了下姜的品牌。 与此同时,下姜村和枫树岭镇及周边村镇建立良好合作机制,延伸红色旅游线路和产业链,如白马村红军标语墙、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遗迹。 第三,举办特色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业态。下姜村着力打造一个集吃、住、行、购、游于一体的休闲旅游城,为了提高“游”的质量,下姜村不断举办特色旅游活动,丰富旅游业态。 村内引入了下姜水上娱乐有限公司,推出水上实景演出、水上舞狮、灯光秀等观赏性项目,成功举办了“归园田居雅墅下姜”下姜民俗文化旅游节、萤火虫节、葡萄采摘节和白马首届地瓜节,受到省内外主流媒体关注。下姜村还培育了狮城酒坊、石头画坊、打铁铺、篾匠铺等旅游新业态,开设了下姜农特产品售卖点、风情下姜超市,很大程度方便了游客及村民购买商品,也吸引了游客留宿下姜。 2.民宿升级发展模式 下姜村有民宿23家,床位398个,下姜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161 200人次,其中,住宿游客为30 342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 141万元。 第一,走产业化和品牌化道路,实现“五统一”管理运行模式。下姜村在“美丽乡村精品建设”项目中投入了不少资金,出台扶持政策支持利用空闲农房兴办民宿、旅游场所等。下姜村对村庄房屋立面、庭院进行改造,对原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升级,在环村的溪流上设置了围堰,新建了古香古色的廊桥,打造出山水田园村居的“下姜民宿”品牌。 而为了规范下姜民宿业的发展,2016年下姜村成立了“下姜景区管理有限公司”,整合了全村23户民宿和农家乐,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营销、统一分客和统一结算的“五统一”管理运行模式。 第二,与时俱进,发展“互联网+民宿”新思路。下姜村注重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注重网络营销,开设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获取流量,并积极鼓励村民利用“互联网+民宿”的新思路,通过Airbnb、携程旅游等平台打开销路。 3.文化旅游发展模式 2003年,浙江省实施“八八战略”,作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的决定,留住非遗文化是题中之义。下姜村的文化追赶才刚刚起步:下姜村马拉松长跑队正在进行申报注册;24小时书吧“下姜书房”已选址五狼坞脚下,马上就要动工开建;县图书馆与栖舍民宿合作建成乡村图书馆。与此同时,下姜村世代出手艺人,村民结合农耕文化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努力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争取到与县有关部门的合作,扶持手工艺人创作。 四、下姜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问题 2017全域旅游发展(千岛湖)高峰论坛暨第十三届杭州·浙西旅游合作峰会在千岛湖隆重举办,会上指出:下姜村作为千岛湖全域旅游的典型样板,为全省乃至全国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驗和模式。团队围绕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并结合下姜的实际发展现状,提出相应存在的发展问题。 (一)“造血”功能不足 1.旅游产品单一 下姜村旅游产品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提升数量和质量,但依旧存在发展局限,如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够,产业链短,缺乏创新和特色,难以让游客感受和体验下姜村与其他乡村旅游地区别,造成“下车就转、转了就走”的普遍现象,导致游客重游意愿不高。虽然近年游客量显著提升,但经济效益与游客数量不成比例。 2.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弱 合作企业、大户人家的带动及辐射作为有限,持续增收的能力不强,虽说下姜也在培育新的增长点,围绕发展林下经济做富民产业发展大文章,但项目并不成熟,存在风险,村民参与发展、主动发展的意愿并不强。农村多为留守儿童和老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思想观念难以跟上现代发展的步伐,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抵御风险和发展能力相对脆弱。也正是由于青年劳动力流失,不管是旅游公司还是民宿农家乐的服务及运营管理能力都难以大幅度提升,高学历人才的缺失更不容易解决。 3.景区管理体制不健全 下姜村的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初步成立,运营时间不过一年半,在运营期间难免出现问题和瓶颈,需要亟待处理。景区内有农家乐和民宿,食品卫生和住宿卫生是游客们注重的一方面,但仍存在缺陷。另外,下姜的旅游季节性差异大,每逢旅游旺季,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4.服务配套设施较为不足 核心区内区域标识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显得相对简陋和不足,标准、品质不高。除下姜景区外,核心区其他村庄村容村貌、景观设施和服务设施急需进一步提升。 (二)地理位置偏僻 1.离客源地较远 下姜村地处淳安县西南部,千岛湖南岸,距淳安县城41千米,隶属于枫树岭镇。地理位置的偏僻加上并不成熟的旅游市场,难以对省外的旅客产生较大的吸引力。省内的游客也会因为路程颇远而犹豫是否选择下姜旅游。 2.区域道路狭窄承载有限 现状枫常公路、老淳杨线等区域循环系统道路等级低、设施落后,部分路段较为狭窄,车辆交汇困难,道路通行能力有限。且区域内尚无可承载游览线路的交通道路,对前来游玩的旅客造成不便。 五、下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建设乡村旅游全产业链 1.开发并推进智慧旅游 大力推广下姜村“互联网+”模式,开发下姜智慧旅游APP以及旅游官方网站,联合旅游产业链的发展,将下姜的特色麻糍、原生态鲜竹酒、绿色有机的白马地瓜干、被称为“东方橄榄油”的高山茶油、“汪村茶海”的茶叶等农产品通过淘宝、官网等平台营销。以下姜村旅游集散中心为载体,建设下姜村智慧旅游指挥中心,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成为下姜村及周边地区的旅游集散中心。 2.提升发展乡村民宿经济 通过特色定位、科学规划、创意营销等方式加以推进和引导,借鉴民宿发达地区的发展模式,打造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民宿产业体系。 3.完善景区公司运行管理 完善公司运营,细化公司运作流程,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努力提升质和量。在进一步优化下姜景区管理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加强整体宣传,搭建专门的营销平台,将下姜旅游纳入更多专业旅游平台,按公司实际运作需要,对招聘的计调、导游人员进行培训,帮助培养一支专业乡村旅游从业队伍。 4.拓展乡村生态旅游产品 合理布局四季农业、景观农业,建设提升一批集采果、观光、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打造千亩彩色稻田、千亩油菜基地。积极探索与县内龙川湾、茶山等景点和枫树岭镇周边旅游资源进行捆绑式营销。精心组织每年的节庆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结合“四叶经济”的转型升级,开发采摘水果体验、农耕体验、观赏栀子花海等乡村休闲度假产品,毛竹加工成游客的旅游纪念品,推进当地手工技艺活态传承和体验。融合丝绸传统工艺、技艺、习俗等丝绸历史文化,因地制宜建设蚕桑文化馆。 (二)打响“红色下姜”品牌 1.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通过下姜旅游景区公司,规划多条旅游路线,链接周边乡镇和村庄景点。例如,“红色革命旅游路线”,从下姜村新农村建设展示馆为起点,规划一条经过中洲镇夏山村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以及周边红兵坟、茶山会议旧址、战地医院等革命遗址的路线。利用周边资源联合镇村,形成旅游集散地,带动更大范围的旅游发展。 2.扩大红色教育培训基地规模 在各方的扶持下,下姜村可以持续推进杭州市委党校在下姜村的 现场教育基地建设,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进行課程创新,争取扩大规模,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农村干部、基层党员到下姜村及周边地区开展党性锻炼、群众观教育等活动。 3.结合红色教育与红色旅游 针对在下姜村开展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培训反响热烈的情况,村、镇和县可通过千岛湖旅游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吸引游客到县内各个红色旅游点参观学习,将红色教育融入红色旅游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资政育人”的作用。 (三)人力资源深化开发——大学生资源 1.利用大学生村官缓解人才资源短缺 要破解“三农”怪圈,使农村经济走出发展凹地,急需构建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平台。大学生村官计划便为农村送去具有先进科技知识的大学生,提高了农村“造血”功能。 2.政府牵线与学生高校对接 根据图2不难看出,一年的6月份到11月份是下姜旅游的旺季,尤其是暑假7、8月份的时候,但此时的下姜因为本身各方面资源的缺乏,没有足够的接待能力,一部分是因为民宿的有限(硬性原因),另一部分是因为接待人员的不足(软件原因),而大学生在后者原因上恰好可以做到一个很好的协调作用。通过政府与高校牵线,一方面可以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利用大学生这一大批优秀人力资源缓解下姜接待能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理应把党的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向党看齐,向党学习,这一过程也可以推动大学生红色教育的发展。 考虑到目前普通高校开设了许多与旅游经济发展相关的专业,如旅游管理、经济学等。政府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生资源,推动大学生作为牵线人引进旅游企业参与下姜的经营管理,或者是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为下姜的发展出谋划策。 下姜村关于旅游经济的升级发展,一定要利用好其本身的政治优势、党建优势、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引进人才、面面俱到,做到最大优化。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