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重要作用
范文

    宋丽萍

    摘 要:激励具有激发和鼓励的含义,是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有效的激励为企业发展提供根本动力,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根本保障。在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合理运用,可以将员工的工作动机激发出来,并能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对员工积极性与创造性进行充分调动,是员工努力完成工作任务的根本动力。本文主要对激励的概况、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重要作用及运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为实现企业管理战略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企业管理;激励理论;需要;动机;运用;激励机制

    1 激励的概况

    激励是指激发人动机的行为或过程。从心理学来看,激励是指人的动机通过有效方法激发出来,促使人内心形成一种能够激发内在潜能的心理动因,当激发到内在潜能后,人为处于自觉主动的心理状态,进而达到预期目标。遵循美国韦氏学院辞典对激励的定义,激励和动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动机是某种能够引起人行动的事物。通过对动机的分析,可以得出动机和需要之间存在的紧密的联系。需要是指为实现快乐、健康与富足的状态,个体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的需求,作为激励不可或缺的要素,需要与动机在作用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作为激励存在的心理基础,需要的存在形式一般为意向、愿望及欲望等,而动机是激励的直接动因。在需要的基础上可产生动机,其相互转化关系如附图所示。

    2 企业管理中激励理论的作用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就是对员工工作动机的激发,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帮助员工重新认识自己,并能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自上个世纪60年代,形成组织行为学后,企业管理逐渐从"以事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从传统的"监督管理"逐渐变化为"激励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也越来越重视激励理论的运用,其作用包括以下几点:

    (1)激发员工的潜能

    在员工激励研究中,美国哈佛大学的威廉·詹姆斯(W·James)教授发现,按时计酬的分配制度无法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一般能力只能发挥20%到30%。如选用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可将员工的潜能发挥到80%到90%,由此可见,激励在激发员工潜能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理学家探究发现,在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计算时,可采用公式绩效=F(能力*激励),在建立与健全激励机制时,必须充分考虑员工创造性、革新精神等内容。

    (2)帮助员工重新认识自己

    在企业管理激励理论运用中,应对员工需要加以满足,通过潜在需要,可以更好地将员工的潜能激发出来。这里所说的"潜在"是指因客观因素(成长环境、教育程度)的制约,员工可能无法意识到自身本质需求。通过科学有效的激励措施,企业管理者可以激发出员工内在的潜能,并起到引导作用。帮助员工重新认识自己,实现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给员工提供一个晋升、加薪的平台。在此过程中,企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激励机制运行中,帮助员工不断发现自我、提高自我价值,进而实现组织目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实现组织目标

    激励可以引导员工行为。企业管理中应进行相关目标的合理制定,选用激励的方式,激发员工的潜力,为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在组织目标实现中,应紧密联系员工的工作目标和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企业目标的合理制定,并通过层层分解的形式,确立员工工作目标,确保企业战略目标与员工工作目标的统一性,达到双方共同发展,实现组织目标。

    3 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在企业管理中,应将企业目标向员工需要进行转变,有效结合组织利益和满足员工个人需要,促使员工自主完成工作任务,这也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激励理论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有效激发员工的动机,激发员工潜能,进而完成相关工作。通过对激励理论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企业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理论,不仅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更能实现组织目标,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1)帮助企业充分了解员工的需要。需要引发动机,在企业管理中,应先对员工需要进行确定。可遵循员工不同需要,进行多种激励措施的制度,以此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在企业管理中,一般选用两种激励方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是基础,精神激励是根本。在有效结合两种激励方式的基础上,应逐步转换为以精神激励为主。两者方式具有相同的目标,但其作用对象存在极大的区别。应用于人生理方面的激励方式为物质激励,主要满足于人物质需要。应用于人心理方面的激励措施为精神激励,主要满足于人精神需要。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精神、情感等方面需求越来越大,如尊重、赞扬等。

    (2)改进工作内容,提高员工工作绩效。通过员工工作内容的改进,完善工作任务设计方式,使员工从工作内感到成就、责任与成长,并定期给予员工表扬与肯定,增加员工自信心。在工作方式、工作秩序等方面确定中,给予员工更大的空间,增加员工的责任感。通过激励措施可以将工作成果展现给员工,并及时将信息反馈情况传递给员工。也就是说,通过多种激励措施的应用,可将员工内在潜能激发出来,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3)晋升与培训的激励作用。晋升与培训是个人发展激励的重要表现形式。利用员工职务实现晋升、加薪的目的是晋升激励发挥的重要表现形式。遵循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分析,晋升属于激励因素,也就是利用晋升职务的方式,来增强员工之间的竞争力,提高员工的创造能力。晋升职务不仅可以将优秀员工提供给企业,还可以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通过培训,可以为员工提供升职的机会。在激励理论运用中,加大员工培训力度,为每一个员工进行工作发展计划的制定,可以提升员工自身专业能力,确保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4)合理激励目标的设置。期望值是人们对某一事物估计的情况,或在发展过程中事物可能达到某种程度的一种主观愿望。在目标激励运用中,应对期望值加以重视,合理设置目标。当期望值越大时,会产生一种想要达到目标的需要,这就是激励作用。通常情况下,期望值低于实际结果时,将会增加员工的自信心,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组织目标的实现;当期望值与实际结果相同时,不需要增加激励程度,也可以将员工积极性保持在期望值水平上;如期望值高于实际结果,在员工工作中,将出现挫败感,无法将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在企业管理中,必须确保激励目标设置的合理性,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才能实现企业的高速发展。

    (5)考核激励。企业必须始终坚持 "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贯彻绩效考核理念,紧密联系激励理论与绩效考核、企业发展,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考核结果与奖酬是考核激励作用发挥的重要途径。在企业激励理论应用中,其主要内容包括考核制度的建立。通过考核指标体系的科学建立,可以为考核效果与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在员工续约、解聘、工资提升、晋升职务中考核结果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立考核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可以转变企业的用人模式,将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发挥出来,起到激励的最佳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这是美国管理学家贝雷尔森(Berelson)与斯坦尼尔(Steiner)为激励作出的定义。激励理论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中,通过激励理论的合理运用,可以有效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能,实现组织目标与员工工作目标,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黄其坤.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激励原则和激励措施[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S7).

    [2]王继强.从人的优化论企业激励机制的灵敏度[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

    [3]张邯,王满.激励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作用的探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2).

    [4]陶表红,张春琴,邹淑珍.浅谈激励理论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J].企业经济,2005(07).

    [5]巨荣良,杨宏力.知识型企业核心员工及其激励机制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

    [6]庄家炽.激励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0: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