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与管理 |
范文 | 王健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一直维持着稳步增长态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电力在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受此影响,电力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其日常运营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优劣。对此,完善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是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并发挥人力资源的高增值性的重要途径,也是进一步提升电力企业配网运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电力企业供电质量,保证电网运行能够始终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的关键措施。鉴于此,本文将从我国目前的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现状出发,对如何完善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与管理提出几点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 岗位胜任能力评价 内部控制 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F272.92 文献标识码:A 在现代社会中,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员工培训不仅是保证企业运行效益的关键,同时更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重要前提。如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管理体系,保证管理体系同时满足市场竞争需要和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是当前环境下各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尤其是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本身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对于经济发展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如今,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电力企业要想维持自身的发展优势,就必须加强对于人才工作的重视力度。如何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更加有效地对人才进行培养,以保证不断提升人才素质,增强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保证人才能够以主人翁的态度进行业务活动是其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1 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常见问题 1.1缺乏完善的培训成果评价考核标准 缺乏完善的培训成果考核标准是导致电力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及在对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存在培训控制力度弱、评价标准滞后等问题的主要原因。此外,由于缺少完善的培训成果考核标准,企业的大部分培训工作往往流于形式,长此以往,培训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与此同时,制度的缺失还使得培训者未对受训员工进行及时追踪,受此影响,培训成果难以被实际应用到工作之中。长此以往,这对于电力企业员工岗位胜任能力的提高以及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体系的建立均是极其不利的。 1.2缺乏良好的企业评价文化 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和经营哲学将直接决定着整个企业的发展走向和培训方向。就现阶段电力企业对员工岗位胜任能力评价的情况来看,缺乏良好的企业培评价文化是导致各项具体的评价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的主要原因。受到企业评价文化缺失的影响,电力企业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工作被严重忽视,企业未能及时地建立长期有效的战略评价规划,导致评价体系的连续性、规范性被破坏。 1.3缺乏系统的评价方案,评价方法单一、内容单调 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方案尚不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评价时间少、专业性学术活动少的问题,以致员工实际能力得不到全面的评价,受此影响,企业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可能出现培训方法缺乏针对性、培训内容与员工实际情况不匹配的问题。另外,由于评价时长过少,导致评价人员在评价时经常存在“讲不精、讲不细”的现象,评价实效性因此被严重降低。此外,就GL燃气有限公司对员工的评价现状来看,评价方法单一、内容单调的问题较为严重,员工的业务素质能力往往被认为是唯一评价标准,这不仅无法全面体现员工的素质,长此以往,还将造成评价效果大打折扣,使评价失去应有的价值与意义。 2 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体系设计 2.1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体系设计方法 现阶段,我国企业在进行胜任力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时,常用的方法有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问法等,不同方法各有优劣势,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建模方法是保证体系有效构建的前提,也是确保所选择的体系构建方法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基础。 第一,以行为事件访谈为依据的体系的构建。作为一种经典的胜任力体系构建方法,事件访谈法在目前企业胜任力体系构建中较为常见,其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囊括事关工作者胜任力的全部因素,此外,通过灵活的追问还可有效获取更多细节性的内容,因而往往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一般情况下,以行为事件访谈为依据的体系的构建主要步骤如下:一是确定绩效标准,明确绩效目标;二是确认绩优组和普通组样本,明确二者之间的差别;三是对所获取的胜任力资料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胜任力体系;四是通过实践或者实验的方式对胜任力体系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第二,以问卷调查为依据的体系的构建。在以问卷调查为依据进行胜任力体系构建时,应当加强对问卷问题的研究力度,保证所设置的问题能够有效满足对工作者的胜任力因素筛选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在具体的问卷设计和编制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调查需要灵活运用工作访谈、文献回顾、经验总结等多种方法进行初始数据获取,并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以更加有效地对胜任力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提炼,保证问题质量。 第三,以工作分析为依据的体系的构建。与事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明显不同,以工作分析为依据的体系构建其主要的关注焦点在工作而非单独的个体,受此影响,在利用工作分析法进行胜任力体系构建时,工作者实际的工作产出往往被认为是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胜任力因素。与此同时,通过对体系建立过程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为更好地对一个职能或工作所要求的产出能力进行识别,工作分析法通常会要求相关人员对职位的工作职责、任务、角色和工作环境进行抽取、调查和分析,在明确职位的工作职责、任务、角色和工作环境后,再进一步进行工作职责与关键角色区分,并制定可接受的标准或绩效,最后再确定胜任力因素。 第四,以专家评定为依据的体系的构建。在以专家评定为依据进行体系构建时,专家的选定标准与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最终体系构建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所谓专家评定法,顾名思义,即胜任力体系的构建是以该研究领域权威专家组成的小组为主导进行的,通常情况下,在使用该方法进行体系构建时,会按照寄发调查表征求专家意见-专家不记名反馈意见-组织者对意见进行初步整理-组织者将结果反馈至专家-专家再次提修改意见-建立胜任力体系的顺序进行。 2.2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设计要点 一般情况下,为保证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在构建评价体系时,应当以岗位的履职能力为核心,同时明确岗位对于员工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潜能三个维度的要求,然后以此为基础,遵循管理工作模块化、可量化的要求,进行评价体系设计,保证评价体系的内容能够涵盖对于员工从应聘开始直到持证上岗、培养、实际工作的全過程中能力评价。 第一,对于选择以行为事件访谈为依据所构建的体系。一是保证被评价对象的基本资料真实、完整,以保证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顺利进行;二是详细列举被访谈者的成功事件和不成功事件,并对二者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更好地对工作者的胜任力因素进行划分;最后,访谈结束后,依据访谈者的各项资料对访谈者进行综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分析、形成访谈报告,以有效找出优秀组和普通组两组中各要素的共性与差异特征,保证最终所形成的胜任力体系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可参考性。 第二,对于选择以问卷调查为依据构建的评价体系。应当保证调查的客观规范性,确保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取足够多的数据并以此为体系的后续构建提供可靠依据;但同时也要注意到,由于该方法在事先未能对绩优和普通的标准进行明确规定,因而在具体的体系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胜任力要素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到区分的情况,受此影响,可能造成胜任力要素出错,导致整个体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因此大打折扣。此外,不记名的问答形式也是导致该设计方式所涉及的胜任力体系存在缺陷与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记名极大地增加了问卷不真实的风险,容易导致问卷数据漏失、回收率低。对此,相关人员在使用本方法进行胜任力体系设计时,应当加强对于上述问题的关注力度,通过多种措施和途径来规范答卷人的行为。 第三,对于选择工作分析为依据构建的评价体系。应当明确其相较于其他胜任力体系构建方法的区别,在使用时,应当加强对于工作者行为的分析,然后以此为依据对职位的胜任力因素进行统计和归纳,以进一步减少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组织水平变量对胜任力因素的影响,提升胜任力因素的可靠性。 第四,对于以专家评定为依据构建的评价体系,要注意在这一过程中,专家意见和建议往往将直接决定相关胜任力因素,当专家意见或建议出现错误时,整个胜任力体系的质量和准确度也将因此降低。鉴于上述分析,相关人员在利用专家评定法进行胜任力体系构建时,应当对专家效度进行有效把握,通过有效途径选择适合的专家、权威的专家,借此有效保证所建立的体系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目前,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已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接受与认可,但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大部分企业始终未能处理好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问题,导致评价力度弱、评价效率低、评价效果不理想。鉴于此,在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价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时,首先应当明确不同构建方法的特点,其次要根据企业具体的评价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确定具体的体系构建方法,完成体系构建,以保证在完善的体系的帮助下,提升企业评价效果和评价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松洁.浅谈电力企业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内部控制与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学术版),2016(12):95- 97. [2] 陈安琪,徐爱军,薛成兵,等.某省病案管理人员岗位认知及胜任能力评价[J].中国病案,2017(11):3- 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