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范文 吴义生
摘要:总结了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创新的紧迫性,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环节、师资队伍和专业教材等六方面构建了应用型物流管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feature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cultivation mode(AOTCM)are summarized. The problems of AOTCM are analyzed. The imminency of innovating AOTCM is put forward. Innovation cultivation mode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alent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institut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cultivation goal, course system, teaching ways, experimentation, teachers, and teaching material.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innov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快速增长,作为我国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用型本科院校,其物流教育的发展也较为迅速,据统计[1],截止到2008年底,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多达数百所。然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纷纷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也随之产生,其培养的物流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进行分析,创新其培养模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内涵
1.1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是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用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2]。因此,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要素。
(1)目标。培养目标是全部培养工作的核心,是一切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也是确定培养内容、选择培养方法、检查和评价培养结果的依据。
(2)内容。培养内容是为实现培养目标经选择而纳入培养活动过程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的总体,一般以课程的形式体现。培养内容从人的发展结构看,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从知识结构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方面。
(3)方法。培养方法是为实现培养目的、掌握培养内容而采用的程序、方式和手段的总和。培养方法既包括教育者施教的方法,也包括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领教及自我培养的方法;既包括培养活动的方法,也包括考核评价方法。
1.2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应运而生的,它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也有别于传统的“学术型”普通本科院校,而是指将自身类型定位于应用主导型,将发展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或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服务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3]。物流管理是在现代经济运行理念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产生的一门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学科,是多原理和多方法的系统综合。这些原理和方法既有来自市场营销、生产、会计、采购和运输领域的,也有来自应用数学、组织行为学和经济学,这些内容按现代物流管理技术要求有机地组合起来,形成了物流管理学科体系[4]。
因此,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以培养物流管理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培养物流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行业及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2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分析
同研究型本科院校相比,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时间较短,其培养模式正在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其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5]:
首先是培养目标不明确。在日常教学中,物流管理学科基本上没有实验,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的时空,一味追求传授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所以在课程教学设计时就缺乏实验、实践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是教学体系不成熟。一是物流理论的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滞后,现代物流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二是物流课程设置不科学,授课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课程偏重于理论教学,缺乏对企业物流管理案例的分析,部分课程适用性较差。
第三是办学条件比较差。物流专业实务性强,实践教学环节多,需要面向企业开展仿真教学,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力现状难以保证充裕的投入,教学设备不够完善,缺乏足够的实际操作培训,无法满足物流知识面宽、实践性强的要求。
第四是师资力量薄弱。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应用型本科院校从事物流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从交通运输、管理、经济、计算机等专业转行而来,物流知识不系统、不全面、不扎实,同时也缺乏物流实践经验。师资匮乏严重制约了物流人才培养的规模和质量。
最后是缺乏合适的教材。物流在我国起步比较晚,教材建设落后于物流发展,目前出版的与物流管理有关的各类教材较多,但质量难以保证,大多是低水平的重复,不能反映物流行业发展的前沿。
3应用型物流管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3.1构建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紧迫性
构建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紧迫性主要是由物流教育现状、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的特点、物流市场需求特征和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构成等因素决定的。
(1)物流教育现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教育起步较晚,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尚在实践探讨阶段,其物流教育的培养模式研究滞后与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存在较大的差距。物流用人单位普遍反映,物流毕业生大多只适合传统物流业,无法满足现代物流业的需求。
(2)物流管理课程体系的特点。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整个物流管理课程体系安排上,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突出特色,必须培养基础知识扎实、适应面宽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因此,课程体系也将向综合化方向发展,整个课程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相互割裂或重复讲授,课程内容将依据不同的培养要求而设置。
(3)物流市场需求特征。物流产业既是跨行业、跨部门的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看,我国今后对物流人才需求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物流行业就业岗位分布广泛;二是物流职业具有不同的层次;三是物流职业岗位具有复合化和专门化特征。
(4)物流管理人才的能力构成。物流市场需求特征决定了物流管理人才必须具有生产计划、战略规划 、成本管理、物流技术、组织管理、信息管理、物流管理和团队工作能力。
3.2应用型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6]
本文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环节、师资队伍和专业教材等六方面,探讨应用型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培养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必须严格界定,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其培养的人才应具备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高职院校相比,其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更为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和管理理论基础,坚实的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基础,系统的物流管理理论和方法,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运作和物流系统优化设计能力。
(2)课程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根据市场和物流业发展的需求进行合理设置,并要随着我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做动态的调整。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必须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同时着眼于夯实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
(3)教学方法。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要将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方法改造成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综合教学方法。这种综合教学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综合使用“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第二,广泛应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如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定期让学生上网跟踪国内外物流行业的最新发展信息;第三,强调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培养。具体做法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物流相关活动,如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申报、各个层次的物流设计竞赛等。
(4)实训环节。物流管理具有环节多、理论联系实践紧密等特点,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学生实际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具体做法是:增加实践课的比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去理解理论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掌握物流管理实践的实用技能,才能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因此,加强物流管理实践教学,必须加强实验基地和实验室建设,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聘请具有丰富物流管理经验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进行综合案例教学,建立校内物流模拟实训室,建立校外参观、实习基地等。
(5)师资队伍。应用型本科教学是否能真正满足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实际要求,关键在于拥有一支相对稳定的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适应物流教学需要的师资队伍。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内部培养,要求专任教师在物流管理专业上确立研究方向,同时注重对外交流与培训;二是外部引进,聘任具有丰富的物流从业经验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高级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也可适当聘请兄弟院校专家作为兼职教师。
(6)专业教材。纵观目前市面上各种物流教材,大多在内容上相互重复。如物流概念、物流的要素、供应链管理等都是重复率较高的内容,几乎在大部分的物流教材中都有论述;其他的如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系统的设计等,基本上也会出现在多种类型的物流教材中,并且都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这些教材大都体系完整,看一本便能了解物流的基本内容。因此,教学内容要避免相互重复,关键还在教材的选取。具体可采用以下方法:对于专业实力比较强的院校,可以组织专业骨干编写合适的教材;对于一般院校,专业课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相互交流,尽可能避免所选择的专业教材含有重复内容;另外,在编写专业课教学大纲时, 专业课教师也要充分交流,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
4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型物流管理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依据社会需求,根据物流行业对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结构的要求,制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要注重应用性和创新性,贴近生产、管理实践;教学内容要高度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努力保持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前瞻性;同时,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另外,还要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适应物流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只有这样,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才能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袁伯友.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储运,2008(1):105.
[2] 周家伦. 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若干探索[J]. 中国高等教育,2009(3):42.
[3] 蔡敬民. 失范与重构:应用型本科院校质量监控问题探析[J]. 高校教育管理,2008(6):28.
[4] 关高峰. 高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 物流科技,2009(1):128.
[5] 柳云飞.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战略探析[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5-76.
[6] 易伟义. 基于学科特性的物流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 物流技术,2008(10):74-7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