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析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标题音乐审美观之差异
范文

    孙政卿

    【摘 要】巴洛克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两者相比较,虽然时间联系紧密,但在思想、形态上都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而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便是意识领域作用下审美意识的变化。本文将以两部不同时期的标题音乐作品为范例,分析两个相邻时代的审美观之差异。

    【关键词】巴洛克;古典主义;审美观;标题音乐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志码:A? ?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5-0067-01

    西方音乐的发展史是以作曲家为线索的一部音乐风格演变史。其中巴洛克在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的地位尤为重要。关于巴洛克音乐,技法、体裁、思想的发展是标签,而古典主义音乐则是在巴洛克大发展的基础上,将秩序赋予其中。由此可见,巴洛克与古典主义既存在必然联系又隐含相对差异。对于艺术而言,审美意识的变化一定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巴洛克与古典主义相比差异繁多,泛而论之耗资巨大,就其典型深入分析势在必行。所以,本文将以巴洛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一种较少的音乐形式——标题性音乐为线索,浅析巴洛克与

    古典主义审美意识的差异。

    标题音乐是音乐与文学等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音乐形式,其作用则是辅助于音乐作品本身的情感传达。该形式起源于中世纪时期,盛行于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在中世纪与浪漫中间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屈指可数。但数量少并不意味着质量不高,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四季》与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便是其中的旷世佳作。两部作品虽同为标题音乐,但在体裁、风格、技法等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有关二者的差异论述,主要可分为形态与内容两个方面。

    一、形态方面的区别

    两部作品的形态有诸多不同,从整体到部分,又可细分二级,一为体裁,二为内部曲式结构。首先,两部作品的体裁不同,《四季》所用的是盛行于巴洛克中晚期的独奏协奏曲体裁,规格较小。三乐章的布局,乐章之间速度对比为快慢快,适于简单情感的直观抒发。而《英雄》采用的则是当时盛行的新兴交响曲体裁,四乐章的布局,乐章间的速度对比更为鲜明。其次,两部作品特征曲式的运用风格不一。维瓦尔第的《四季》是四部独立的小协奏曲,但四部独立的作品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均采用了典型的“回归曲式[1]”。与其相比,《英雄》采用的奏鸣曲式是古典时期形成的具有统一构思的复杂的曲式结构。其包含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而且贝多芬在创作中时常会加入自身的个性化处理,使曲式结构更为复杂多变。所以,从整体布局來看,二者曲式之间的形式关系是由简到繁以及由对比到具有整体性、复杂性逻辑构思的转变。

    两部作品内部细节的区别。首先,主题的对比性区别鲜明。《四季》所采用的回归曲式往往是单主题的发展、再现和对比。《英雄》则是第一乐章奏鸣曲式中的多主题交织、冲突的对比,更具戏剧性。其次,丰富的音乐语言与特殊音型写作之间的差异。维瓦尔第作品中常用特征音型的重复写作,以达到其艺术构思。例如维瓦尔第作品中常用的琶音以及《四季》第一部《春》之中,前八后十六的节奏贯穿全主题等。而在贝多芬《英雄》之中音乐语言表现更为丰富。最后,音响效果的时代性差异。《四季》惯用的回归曲式,以突出全奏与独奏的对比为特色,更关照插部的独奏。而《英雄》中贝多芬给予了各乐器组近乎同样的关照,足见贝多芬对不同音响效果的重视。

    二、内容方面的区别

    内容的不同处:维瓦尔第的《四季》标题性主要体现于作者在四部作品中各加入的十四行意大利文诗词并标注于作品内部,以此引领各部情感表述。四篇诗词分别描写了春夏秋冬的景色,以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词汇塑造了一幅幅诗意纵横的田园画。而相比之下,《第三交响曲》的标题性表面上则只表现于其题目以及贝多芬后来为其加上的题词。关于其标题的由来可谓一波三折,贝多芬对法国革命领袖拿破仑顶礼膜拜,曾将《第三交响曲》的题目定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以此来表达对心中偶像的敬意。但不料拿破仑“膨胀”后反而称帝施行专政,为此贝多芬在愤怒、失望之时,将尚未发表的《第三交响曲》的扉页愤然撕下,重新更换了“英雄”这一新标题,并在标题旁题注“这是献给一位逝去伟人的作品”。由此可见,《第三交响曲》的标题由来充满了戏剧性色彩,与作品中所蕴含的矛盾与冲突不谋而合,是作曲家内心的深刻写照。这一表一里的标题性特征,也体现了《英雄》与《四季》在创作精神上的差异。

    三、结语

    综上,身处两个时代的音乐家与作品,同为标题音乐题材,形式与内容都存在着较大差异。两部作品体现了巴洛克至古典由客观自然的审美观向主观个人的审美观念的转变。我们能看到维瓦尔第标注给《四季》四首协奏曲的十四句田园诗歌与自然景观息息相关,以客观描绘的风格为主。而《英雄》音乐思想则以主观情感的抒发为主,无论是标题对伟人的崇拜之情,还是作品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的矛盾冲突、展开部内部不断设计矛盾,解决矛盾的艺术构思,都表现了贝多芬内心深处对理想的向往、对革命精神的追逐等复杂情感,体现了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所以,审美意识由对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到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印象,是巴洛克与古典主义的一大差别。

    参考文献:

    [1]杨儒怀.曲式结构的理论基础论文集.杨儒怀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P83.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