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论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范文

    郭圣嘉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提高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小学教学工作开展的重点内容。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状态持续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展开德育教育能够为学生日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在教学环节同时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帮助小学生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探究具体的实施途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德育教育;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34-094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的限制,他们在面对一些新鲜事物时,其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严重不足,缺乏对社会善恶的分辨能力。所以,小学教师需要意识到一切教育工作的開展都应当以德育教育为前提,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独立、健全的品格。因此,教师必须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保证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1.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重点教育内容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学生人生价值理念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对良好的道德品质进行继承和发扬已经成为华夏儿女的主要责任,但是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当代许多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他们认为传统文化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节奏。所以,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传统文化理念,将德育教育有意识地渗透其中,在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发展。此外,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的基础阶段,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格魅力,以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2.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的策略分析

    2.1 教师以身作则,树立德育榜样

    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而有些人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教师就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小学阶段学生的观念和道德意识刚刚开始发芽,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直接影响了他们未来的发展。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自身的动作、举止,为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学习榜样。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教学用语,在课后同样也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当学生存在疑惑向教师提出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地进行解答,并在沟通、交流中引导他们的思想理念。在课余时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当是平等的,以免学生畏惧教师而不敢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小学教师需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为学生树立一个德育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成长。例如:针对班级内一些不听话的学生,教师可以把自己了解到的或是亲身经历的一些事件与他们进行分享,并针对具体的案例与学生共同讨论,为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教师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地调整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

    2.2 在课堂教学环节深入德育教育

    新时代背景下的德育教育工作应当渗透到整个小学教育体系之中,而非单一的理论教学。学校教育过程中德育教育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德育教育的渗透也应当以课堂为主要场所。所以,小学教师应当尝试着将德育教育与知识的传授进行充分结合,深度挖掘学科中蕴藏的德育内容,以提高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借助学科知识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让学生养成好的德育习惯,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例如:在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在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渗透一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升华学生的心灵;在历史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地讲解一些爱国人士或是爱国事迹,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利用数学训练来培养学生唯物主义思想等等。小学教学中的学科都可以展开德育教育,其具体的方式方法需要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

    2.3 家校联合,共同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学校教育虽然重要但是家庭的教育同样不可忽视,这对促进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庭是他们的第一课堂,他们在进入小学之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从家中度过,而父母也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教师,家长的举动更是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行为。所以,小学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需要注重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配合,及时地联系学生家长,通过沟通和交流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创建有利的外部条件。小学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通过家庭与学校的互动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学生方面要定期地举办家长会,让家长走进校园,以更加真实地了解到子女在学校期间的表现以及学习情况,掌握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优势以及不足,以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此外,教师也可以走进家庭,展开家访,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不断联系,共同进行德育教育渗透,使得学生在家庭、学校中都能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3.结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也是学生接受教育,获得启蒙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了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发展,更直接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走向。所以,小学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德育教育,在教学环节为学生树立榜样,在课堂教学环节渗透德育教育工作,联系学生家长展开共同教育,为学生日后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罗国凤.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95.

    [2]张航. 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二).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67-70.

    [3]殷学新.论新时代下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学周刊,2020(03):17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