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
范文

    曾庆清

    摘要: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根本宗旨。健康是一切行为活动的前提,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提升幼儿的健康素养水平,是幼儿教师的重要任务。本文将结合实践经验,对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展开分析论述,希望能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活动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8-084

    幼儿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得到良好的引导和规范。另外,传统的教学活动中,功利化的理念太过浓厚,强调知识和技能等功用性学习,对基本的身体素质、内在的情感认知关注程度不够。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也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和落实。

    一、幼儿健康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在过去的大众认知意识中,健康通常是从身体方面来讲,没有疾病的侵袭,四肢健全、身强力壮等直观感受。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也更加全面和宽广。世卫组织提出的概念就是,身体上、道德上、精神上、社会适应方面都保持着良好的状态。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首先需要树立科学全面的健康意识,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进而培养出健康的幼儿。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部分教师具有明显的理念落后情况,对幼儿健康教育不够重视,或者关注方向不够科学全面,还有采用的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背离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导致最终健康教学质量不够理想。基于此,教师要重视自身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完善,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奠定能力基础。

    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相关的幼儿健康书籍,能够认识到精神、情绪、意识等方面的状态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正常的智力發育,乐观稳定的性格特征、拼搏探索的坚韧意志,都属于幼儿健康的范畴。另外,幼儿园也应该给教师提供更多的深造学习机会,引导他们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参观其他幼儿园的健康教育课程,树立现代化的健康观念,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这样,幼儿教师才能将目光从简单的身体健康发面解放出来,给予幼儿更加全面的完整的健康教育引导。

    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具体策略分析

    (一)身体健康培养是基础,在一日生活中进行有效渗透

    在综合的健康教育活动中,身体素质培养始终是不可忽视的基础环节,保证幼儿参与各种活动时具有足够的体力支持,也能有效减少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具备一定的自救能力。幼儿教师需要从营养膳食、体育锻炼、卫生培养、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有效渗透。这些内容基础上能和幼儿的一日生活有效串联起来。因此,教师要结合具体的一日生活情景,进行有意识地引导,从而提升幼儿的健康素质。

    比如在饮食环节,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营养丰富、搭配合理的食物,并且从理论上告诉幼儿好好吃饭的重要性,减少挑食、浪费等情况的发生。还有,教师也要在洗手消毒等环节对幼儿展开有意识的健康理念渗透。又比如在体育锻炼环节,教师也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程度,合理安排户内、户外各项体育活动,提升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还有使得坚韧勇敢的精神品质得到培养和锻炼。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教师还可以将游戏方法引入其中,使幼儿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提升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还有,教师也要积极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利用儿歌、利用多媒体展示、利用情景角色表演、利用区域活动游戏等,让幼儿在实践参与中加深对健康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他们的健康安全意识和能力,进而自觉规范日常的行为习惯,从而实现健康地成长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重点,在一日生活中进行有效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是时代的主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面对巨大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重要阻碍因素。这不仅仅是成人的烦恼,在儿童身上也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这个阶段的幼儿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和社会,需要得到健康的心理引导,不仅有利于他们当下的健康快乐成长,也有利于为他们将来的的学习生活提高抗挫折抗压力的能力。这种心理活动也是在一日生活中和外界环境的接触和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发展发生的。基于此,教师也要积极利用一日生活,寻找和创造适当的机会,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和渗透,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比如,教师要重视环境的创设,在走廊和墙壁上用花和树这些自然景物来装饰,使幼儿获得愉悦的身心享受。还有,在动植物区,教师也可以让幼儿参与到具体的培养活动中,从而深化对生命、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师也可以积极组织幼儿参与户外活动,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获得愉悦的精神享受。另外,教师要重视日常游戏活动的积极创设和组织,不仅有利于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满足幼儿的心理发展需要,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促进自我个性的觉醒和发展。除此之外,教师在日常的一日活动中,要对幼儿的情绪状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通过赏识教育等方法给予科学的引导,使幼儿形成乐观稳定的性格、坚韧勇敢的性格、良好的集体社会适应能力等。

    (三)家庭健康教育是关键,在家幼联系中进行有效宣传

    幼儿的健康培养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和支持。幼儿现有的健康意识和能力,本身就是在家庭环境的长期熏陶下形成的,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家庭环境和家庭健康教育的直观反映。和幼儿园相比,家庭是幼儿生存成长的主要场所,在耳濡目染的长期浸润下,教育效果更加具有深刻性和久远性。基于此,教师要重视和家庭教育的有效结合,努力形成统一的健康教育理念,在相互配合的情况下,全面促进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

    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各种宣讲活动,丰富家长对健康教育的认知视野,并获得有效的教育培养策略,从而自觉改变那些低效的甚至有害的教育方式。还有,教师要重视和家长的个体沟通,可以通过家访等方式,对幼儿的生活环境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就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进行沟通交流,提高相互配合的科学性。在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借助专业心理研究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发展。

    总而言之,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首先要进行丰富的理论学习,树立现代的健康观念,然后再结合具体的学情特点分析具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切实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张净.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2(25):204.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3: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