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探究式教学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
范文

    吴俊江

    摘要: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指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有效的手段,让学生自发、主动地进行阅读、思考、交流、实践等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学科素养大有裨益。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实施探究式教学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探究式;有效性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40-229

    随着教育理念的改进,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显露出灌输性强、形式刻板、氛围沉闷等弊端,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认真分析课程内容的特点,全面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据此优化探究式教学的各个环节,争取构建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高效课堂,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

    1.课题留白,激发探究兴趣

    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但是,一些学生学习意识薄弱,且对语文缺乏兴趣,所以很难主动参与阅读活动,这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进度。而“留白”是指在书画艺术创作中,作者基于对章法布局和画面协调的考虑,故意留下空白,以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进而使人产生填补、探究的冲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对课题进行留白,借此制造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促使学生主动展开阅读,从而为高效的探究式课堂的构建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梅兰芳蓄须》一课时,我先提问道:“大家对梅兰芳有哪些了解?”有学生答出梅兰芳是京剧大师,于是我给学生播放一段由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的录像,然后将画面定格,让学生欣赏“杨贵妃”的扮相。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我提问道:“梅兰芳虽然是男性,但却是四大名旦之一,开创了京剧中的‘梅派。他在演唱京剧时需要扮演女性角色,所以为了化妆方便,他从不留须。可是本文的题目是《梅兰芳蓄须》,那么梅兰芳到底遭遇了什么事情使他不得不留须呢?”这一留白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知欲,于是学生主动打开课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可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课题进行留白,是营造神秘氛围、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可行之法。

    2.开放思想,鼓励大胆提问

    问题是学习的动机,是探究的起点,而在以生为本的探究式课堂上,问题不应仅仅由教师引出,还应该由学生主动提出,这样更容易让学生产生探索的欲望。但一直以来,由于师生年龄、阅历、语文水平、社会地位差距较大,所以在课堂上,学生一般处于弱势,他们惯于亦步亦趋地跟随老师的步伐,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导致学生形成不求甚解的学习态度。为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平等相处,允许学生大胆想象、自由提问,这样才能开放学生的思想,提升课堂的活力。

    例如:在学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然后我问道:“同学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产生一些困惑或新的想法?”在我的鼓励下,一名学生问道:“课文第一段提到了‘微米,它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吗?它跟纳米、厘米有什么关系?”这时我先询问其他学生是否知道答案,在学生表达自己的猜想后,我再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答案。之后,又有学生问道:“纳米技术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我反问道:“课文里介绍了几种纳米技术的用途?”这时学生对相关的段落进行归纳和总结,然后我再给学生拓展纳米技术的其他用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提问、求索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从而使探究式課堂实至名归。

    3.小组合作,唤起竞争意识

    我们常用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实际上并不适用于探究式课堂的开展。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不由自主地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单向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和信息,而学生则容易陷入一种消极萎靡的状态中,不愿意回应老师,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这降低了课堂教学的质量。而小组合作却能减少教师的干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当学生结成一个个小团体后,会自然产生比较心理,进而唤起学生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活动。所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以提升探究式课堂的活跃度。

    例如:在学习《长相思》一课时,我便组织学生合作探究。首先,我让学生按照座位就近结组,然后我布置如下任务:

    (1)熟读这首词,对陌生的字词进行注音释义;

    (2)借助注释,理解整首词的含义;

    (3)分析词人的情感。

    接着,各组学生马上开始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比如针对第二个任务,某组成员分成两部分,分别负责上下两阕的翻译和分析。之后,各组记录员对本组的探究结果进行总结和完善。而在最后的展示环节,为了使本组成绩脱颖而出,学生们极力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我则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以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提升课堂活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

    4.总结延伸,完善探究成果

    探究式课堂予以学生充分的自由,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由提问,甚至自己选择探究的方法与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但是,小学生毕竟学习经验不足,思维过于局限,且缺乏深度思考的意识,所以他们的探究过程往往存在一些疏漏,需要教师在课堂结束前进行补充,同时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或拓展性探究。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加强课后的总结和延伸,从而完善学生的探究成果。

    例如:在《梅花魂》一课探究结束时,我先让学生概括全文,总结文中的重要字词,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并让学生共同讨论。然后,我提问道:“同学们在本节课的探究过程中掌握了哪些技能,或者得到了哪些启发?”在一番探讨后,学生给出很多答案,一名学生表示:“这篇课文采取倒叙的方式,在第一段先交代了外祖父的结局,创设了悬念,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应用这一方法。”另有学生表示:“外祖父对梅花的诠释使我对中华民族的精神有了更深的认识,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学习梅花的品性,做个坚强、高洁的人。”通过这一总结、拓展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产生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并让学生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价值。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学习需求来改进教学手段,争取构建活泼生动的探究式课堂,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奕婷.论小学语文阅读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7(11):96-97.

    [2]陈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淄博师专学报,2017(03):18-21.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0: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