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微视频”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初探 |
范文 | 秦艳丽 张晓静 李延萍 摘要: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在一个无网不欢的社会中消遣猎奇、搜寻信息、学习知识。早在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就提出了“学习金字塔”理论,单纯用耳朵去听,知识保留为5%;单纯的用眼去阅读,知识保留为10%;视听结合的情况下,知识保留为20%。因学习效率更高,更符合人类寻求刺激的天性,人们更倾向于采用视听相结合的方式。 关键词:微视频;初中历史;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43-284 如今的“微视频”不僅以其短、精、活的特点,迎合了人们碎片化的日常需求。制作者更是追求视觉的冲击力,内容的彰显力,思想的延展性充分体现在“微视频”中,以牢牢吸引人们眼球。同样,我们也可以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微视频”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场景:“微视频”何时出场? “微视频”无疑是优化历史课堂结构,提升学习效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狭义上讲,课堂就是一节45分钟的课,包含了情景导入,学习目标,教学过程,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当堂练习,课后作业。课堂是直接与学生建立连接的,也是历史教学的核心环节。事实上,一个完整的课堂还需要前期分析,选择资源,确定目标,完善步骤,制定策略,分析评价等。 有哪些地方可以使用“微视频”呢? 第一,自主预习。学生没有接触新课时,“微视频”应该以激发兴趣为主,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密切关系,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情境导入。先入为主的声音、画面把学生带进课堂教学的大门,引发思考,形成精神上的对撞。第三,重难点突破。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均可以把重点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可以是方法引领,可以是细化、拆分知识板块,形成可视化的教与学。第四,课堂小结。 通过“微视频”梳理课堂知识、板块知识、单元知识、阶段知识,甚至一本书多本书知识,都是可行的。第五,课后释疑。课堂45分钟结束了,教与学永不停止。根据学生的反馈,我们可以知道还有哪些知识未达到目标的,哪些题目出错较多。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视频”实现一对一的个性化高效指导。 二、问题:使用“微视频”的刺痛 许多教师就会发问:“微视频”的效果如此好,我们何不推广应用呢?又有教师会问:我不知道选取哪些“微视频”?更有教师会问:技术是个难题啊! 第一,素材如何选取。 网上资源千千万,能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习兴趣的视频取之不尽。如何大海捞针,找到心仪的那条视频?我们要的“微视频”必须与教材内容紧密结合,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 哪些可以直接用?哪些需要甄别?哪些需要加工?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时,影视作品的视频能不能直接拿来在历史课堂上用?影视作品属于艺术加工过的第二手史料,可信度不如实物史料、遗址遗迹等。在历史课堂上需要展示的真实的历史,第二手史料需要其它史料的考证,使用时需慎之又慎。不能图省事或者只与教材相关而忽略了历史的真相。 纪录片可以直接用吗?相对来说,历史纪录片的可信度较高,甄别后一般可以直接采用。 第二,技术问题。 如果采用别人的资源,使用中会发现诸多不便。有的视频太长了,如何截取想要的那一截?几条视频如何变为一条视频?有的内容很优质,背景音乐却不搭调,如何去粗取精,去糟粕留精华?有些视频有些小瑕疵,如何修改?有的视频画面很好,配音如何换成自己想要的音频? 筛选太麻烦,有的教师喜欢干脆自己制作“微视频”。PPT内容上的合理化设计、课件制作的艺术美感都需要投入较多精力。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讲话的语速、清晰度、停顿、重复都有很高的要求。教师的时间和精力、录制技术和后期制作技术、以及形象、视线、声音、动作的细致化处理,设备的熟悉、调试、摸索,人机配合的协调程度需要多次尝试。后期剪辑软件的熟练应用与加工也决定着“微视频”的使用效果。 第三,教师能力如何提升? 当今,录播课精品课、直播课风靡一时。“微视频”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教师要沉下心、静下来、潜心做研究实在难能可贵。教师更需要与时俱进的技术作为保障。教师能力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日积一技,聚沙成塔。社会、学校、提供支持的前提下,教师且行且思,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三、建议:“微视频”的涅槃重生 让“微视频”动起来,在课堂上火起来,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社会的宽容,政府的资金投入,强化学校硬件设施。对新设备的培训落实到实处,真正让教师掌握实用的技术。 教师转变观念,加强理论学习。精益求精地服务学生,成长自己。不断实践,且行且思,善于借鉴,提高自己,交流合作,取长补短。年轻教师争当弄潮儿,年长教师当树凌云志。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想多学习,留心身边的学问。 教师要重视“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以利用多渠道来学习剪辑软件技术。例如河南专技、停课不停学、继续教育、专业课公需课等平台,充分利用好暑期教师培训、外出学习等契机。学习“微视频”的搜集、整理、鉴别、加工、使用等,强化个人素质,从想学到学会再到灵活运用。 教育平台的丰富资源也可让教师受益颇多。例如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郑州教育资源公共平台、1师1优课、同步课堂等。 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在日常工作中搜集、记录、整理优秀的“微视频”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把遥远的历史活灵活现的展现在现实中,让““微视频””带给初中学生生动的、可触摸的、有温度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叶小兵主编.历史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斌,周一诺.基于“微视频+导学案”的课内翻转教学[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0(4) [3]王乐,欧阳景春.“互联网+”背景下微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黑龙江科学, 2020(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