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基于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分析研究
范文

    张永华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设就是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规划设计做到科学合理,最大限度降低对自然面貌的不利影响,在获得投资经济效益的同时解决好与之相关的后续问题。本文首先指出我国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概念,再归纳出其特点,然后深剖水利工程投资的难点,并提出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途径。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效益;投资

    一、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概念

    水利工程是我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础条件,对整个生产领域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水利工程效益除了体现在水利上,水利工程其他部门和行业也受到水利工程效益的影响。

    (二)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特点

    (1)投资长效性。水利工程投资产出具有长效性,无论水利工程将社会利益放在首位的水利工程,还是追求经济效益,并不能做到立竿见影。

    (2)效益外部性。水利工程的属性是水利工程投资效益的外部性的决定性因素。水利工程效益的外部性是水利工程效益不只反映在水利工程行业内部,还反映在其他部门,更有甚者,很大一部分的产业效益是由产业循环转嫁给其他行业与其他部门的。

    (3)产出滞后性。与其他行业一样,作为基础行业之一的水利行业,其工程的基础设施与产业具有产出滞后性。原因如下:水利工程建设周期较长,从最初投资到工程施工再到最终的工程发挥效益,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表明水利工程的产出是滞后性的;水利工程设计年型与水文气象是影响水利工程能否发挥效益的最主要的因素。

    (4)收益不确定性。在对水利工程投资的收益进行预测与工程进行分析时,不能全面预测外来的发展变化而引起的。水利工程的投资活动从一开始就有不确定性;水利工程建设周期越长,外来发展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出现概率越大。

    (5)自然垄断性。水利工程投资具有自然垄断性,基础产业与基础设施都不可避免。水利工程投资开发模式与生产经营模式具有非常鲜明的自然垄断性,因为水利工程的工程建设地点决定了其服务范围与对象,并不以市场竞争情况没有多少关系。水利工程投资效益具有明显的计算特征是由水利工程经营自然垄断性的特点直接决定的。

    二、水利工程投资的难点

    (一)水利工程回收补偿机制不完善

    水利工程公益性项目由于没有足够的维护运行资金,排涝泵站等水利工程面临老化失修的问题,其主要作用也在丧失,如防洪与改善生态项目;中小型水库数目众多,大多亟需加固;有些大坝失修时间长了,不能再发挥防洪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国家制定了有偿使用的收费制度,但适用范围仅限于以能提供灌溉与供水,且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经营性水利工程,且水价标准执行价格过低,可见形成机构不合理。这种制度虽然规定了对农业与生活用水采用微利水价,工业水价利润空间小,在实际中执行难度大。没有良好的水利投资收益,水利工程难以良性运行,以致水利产业自我积累与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弱化,对资金市场的吸引能力降低。

    (二)真正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市场尚未形成

    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一直是我国水利工程投资的模式,其具体表现在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管理单位负责实施基本建设、由管理单位负责管理与维护建成后的水利工程等。这种模式也有利有弊。一方面,在这种模式下兴建其一大批中小型水利工程并且形成了较为全面与系统的水利工程体系,并为我国抗洪涝、农业灌溉与居民供水等贡献了巨大力量;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不能通过市场规律与市场发展的考验,以致发生一些错误且带来了相应的损失。

    三、提高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途径

    (一)做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

    水利工程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经常通过改造或改变自然面貌进来实现,但这会影响生态环境。因此,需要经过合理规划与科学设计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负责单位需认真分析实际情况,加强对竣工后续工作问题的处理,从而减轻由生态环境引起的生态与经济损失。

    (二)正确而充分发挥水利工程的优势,扬长避短

    水利工程不仅仅是水利大坝,作为一项基础产业与基础工程,其竣工后会带动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其对此区域内经济整体进步与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大力发展综合产业,因地制宜,发挥并且尽可能大的提高水利工程收益,是搞活水利工程的重要途径。

    具体可以从下列几方面入手:1、大力发展水利养殖业,就一个水库来说,其拥有水面积大,水资源稳定,是良好的水利养殖环境,养殖业是适合的发展方向;2、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3、将水利工程所在区域内或者周边闲置不用的经济林充分开发利用,不但能增加经济收入,而且能平衡当地生态环境系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三)完善水利工程相关的配套设施

    完善与水利工程相关的配套设施,结合水利工程五大特点,尽可能地提高水利工程投资效益。为了避免由配套设施过少而引起的严重问题的出现,最大限度地满足主体水利工程对设施的需求,与此同时,尽最大努力在水利工程竣工时,完成辅助设施的建设。只有结束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也建设与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才能做到两者一并投入使用,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四)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水平

    (1)工程招标阶段:水利工程招标公开透明,防范不法分子的暗箱操作与行贿受贿现象,经过严格挑选,选出有能力、负责任的企业承接水利工程工程;

    (2)工程设计过程:严密研究,紧紧围绕区域内的自然、人文环境与水文地质环境,确定符合区域实际情况的设计方案。对于那些关系到人民生产生活利益的小型水利工程,首先进行民意调查,征求区域内人民的需求与意见,然后再进行方案设计;

    (3)严厉打击水利工程承包的層层转包行为,因为每一次工程转包都会提高利润的成本,还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危害极大;

    (4)工程施工过程:建立严格的监督制度,充分发挥监理人的工程监理作用,做到各个环节相互监督,一同协作,最终形成完善的工程整体质量监督体系。

    四、结语

    总之,市场经济背景下,提高我国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有效的途径是国家大力扶持水利产业,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回收补偿机制。以水利工程投资的特点作为依据,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形成合理的水利工程投资结构,扬长避短,最终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水利工程市场。

    参考文献:

    [1]孙平.浅析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评价[J].财经界,2015.

    [2]邱浩.水利工程监理在提高工程经济效益中所起作用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5.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6: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