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范文

    吴琳?陈天然

    酒店管理其根本是对人的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即招人、育人、用人和留人,随着企业对人才的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日趋显示其重要性。当前,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本文分析阐述了当前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我国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明显的季节性

    由于酒店业市场受自然条件及旅游者闲暇时间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酒店业的经营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在经营淡季,由于经营成本的压力,酒店业会尽一切办法压缩员工规模以达到淡季低成本运营的效果。在旺季来临时,为了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又不得不大量招聘员工或让员工大量加班。

    (二)供需的失衡性

    近年来,我国酒店业迅速发展,需要大量酒店管理的专业人才。然而酒店从业人员的增长速度与酒店业的高速发展相比,人才总供给远远低于总需求,酒店业的发展面临人才严重短缺的尴尬,同快速发展的旅游市场极不适应。从而导致人力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满足酒店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构不合理性

    第一,层次结构不合理。由于酒店业的门槛较低,又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从而导致我国酒店从业人员的层次结构不合理,即学历层次普遍偏低,综合素质也不高。第二,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许多酒店的领导班子是从服务一线提拔起来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他们中有一些人并不是酒店管理专业出身,其专业结构不合理、专业知志性不强、知志面狭小、视野不开阔、思路不清晰、缺乏创新意志等。第三,能力结构不合理。目前,酒店的管理者的职位与能力严重不匹配。

    二、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

    1、缺乏管理制度创新

    我国酒店业的管理制度大多数直接照搬国外,没有联系我国国情和酒店业实际情况。另外,我国酒店业与国外酒店业面临的环境、人员构成、竞争对手等都不相同,同时我国对人力资源管理还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志,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2、人才队伍缺乏稳定

    由于酒店业待遇的偏低,随着国内各种行业的兴起,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员工追求个人发展的强烈愿望,促使一些素质较高的人才流向更有发展前途的其他行业,从而放弃在酒店发展的机会。从而导致人才大量外流,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大量酒店员工从内地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另外,激励机制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按资排辈的分配,用人、用工制度使一些劳动力强度大、工作任务繁重、质量要求高的一线员工的积极性受挫。从而导致相当一部分员工跳槽,人才流失严重,人才较难稳定,给酒店的正常经营带来严重影响。

    3、人力资源管理缺乏规划

    许多酒店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更谈不上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只是被动的适应外部市场变化,走一步看一步,凭借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观的经验预测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由于缺乏动态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人事政策的随意性大,只看到近期业务需要,做不到企业长期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员工流失严重。

    4、激励机制不尽合理

    酒店业在运用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重视酒店利益,轻视员工的个人利益。由于酒店的高层管理人员往往全神贯注于如何提高营业收入,完成上级给予的任务,完全忽视了下属员工的个人培养;重视组织的发展,轻视下属员工个人的发展;重视对下属员工的管理,轻视对下属员工的开发;重视员工对组织的贡献,轻视对员工个人的需求等。这样,酒店员工看不到个人发展的空间,缺乏成就感和归属感。从而根本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其创造性。

    三、我国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建议

    1、更新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第一,应该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管理者都应该把对人的重视和尊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酒店的目标、各项计划以及工作安排都应反映广大员工的意志和愿望,对员工的技能、贡献要及时肯定、表彰,以满足其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要,力求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人际关系环境。第二,应该重视员工个人需求。每个员工的需求各有侧重,管理人员应从各个不同的侧面了解并尽力满足。对于那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工资、生活条件、福利待遇、住房问题、业余生活等,酒店管理者应高度重视。第三,适当放权,让员工参与管理。这样既体现了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工作能力,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对管理层的信赖感也随之增强。

    2、制定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

    酒店人力资源部有责任鼓励和帮助每个酒店员工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并及时进行监督和考察,这样有利于促进酒店发展,使员工有归属感,提高酒店员工忠诚度。通过绩效考评,员工可知个人能力的强项和弱项,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及公司的经营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与上级主管共同来制订自己的职业生涯路线,并在酒店的大力支持下逐步来实现。同时,不断完善酒店员工的提升机制,让真正有才能的酒店员工,能在酒店获得发展,从而留着酒店核心员工。人力资源部经理必须参与酒店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了解酒店的战略目标以及支持这些目标得以实现的决定性人力资源因素,制定支持战略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战略性人力资源规划是从整体上协调组织中各项人力资源实践,以战略目标为导向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形成一种动态的管理系统,及时有效的处理内外部人力资源供需信息,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主动的适应市场的变化,而不是被动的解决人力资源的供需问题。

    3、进行有效的员工培训

    酒店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造就能留住和驾驭高素质员工队伍。员工培训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由于社会上尚未形成健全的人才供应机制,市场上还存在人才缺口及不正当的人才竞争。酒店除了招聘外部人才外,关键还在于内部培训。培训应有的放矢。酒店的培训要有计划、有重点,要讲究培训质量。培训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今天看到前厅接待员外语说不好就搞个外语培训班;明天客人投诉餐厅服务员服务不规范,就办一期规范服务培训班 这种随意性很强的培训做法使得培训工作缺乏整体性、系统性,而且也影响了培训质量。培训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也不能漫无边际,而是要与岗位、职位的工作相关所需知识紧密结合。由于培训对象的不同,在培训中还应在培训的深度、广度和难度上有所区别。培训后的跟踪考核。培训结束后,酒店应进行跟踪考核,使每个员工的工作都能得到实事求是的评价。

    4、建立良好的薪酬福利制度

    酒店人员流失率高的最大原因是薪酬水平低,为了留住员工,我们应该从工资福利水平出发,制订合理的工资水平。一般酒店可以采用所在地区酒店业平均工资或者参照外方管理酒店的薪资水平,用高薪留住员工。如员工上晚班,应该给予比上白天班更高的工资,由于临时会议或者婚宴导致员工加班的,应该给予加班工资。由于行业的特殊性,酒店业在节假日是最忙碌的时候,酒店可以对在法定节假日上班的员工,按法定假日三倍、周六日两倍、晚上加班1。5倍结算工资,或者采取调休的方式,确保员工享有法定天数的假日,这样员工才有动力留在酒店。完善社会保险、公积金的购买,增加各种福利支出,如改善饭堂的饮食,组织员工外出旅游,每月给当月生日的员工举行生日聚会,邀请员工家属参与酒店的各种员工活动,发放生日金、生育补贴等,让员工感受到酒店的关爱,用福利留住员工。

    5、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机制

    著名的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奥尔德佛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亚当斯密的公平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酒店业应该善于从以上激励理论中吸取适合本酒店所需的理论,并注意以下原则:目标、需要、能力相结合的原则;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情感与理性相结合的原则。要制定与整个酒店企业文化相配合的机制,如果酒店是重视公平、追求平等的,就要制定精神激励为主的机制,如果是重视等级差别的酒店应该制定物质激励为主的机制,而且各层级的奖励差别尽量拉大,吸引员工去努力,在各种评优或者升职中不能过分强调年资,因为这样会打击年轻大学生或者有能力、表现良好的年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酒店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酒店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酒店的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和开发,提高全体员工素质、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对于我国酒店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6 2: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