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朗读”让语文阅读教学更高效 |
范文 | 祝艳慧 摘 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朗读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要根据要求,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学习、思考,在朗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注意调动学生的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点亮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内容和感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关键词:语文;朗读;高效;能力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而在小学阶段,语文除了要学习基础知识之外,还需要培养小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爱好和真情表达。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落实在“朗读”上,发掘“朗读”的训练点,让学生把语文与朗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听、说、写,而忽视了读,使得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下面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为例,浅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让“朗读”点亮语文课堂,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一、强化示范,整体感知 笔者先从语音、语调、语速、重音、停顿上把握,再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全文,将自身的情感带入课文中,最后试图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学生在倾听中能感知课文内容,明白故事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个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14个孩子的传奇故事,感受到父亲的了不起。 二、找描写方法,抓关键词句 (一)抓语言,促朗读,体心情 “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是地震发生后,面对这位父亲完全失控的情形,好心人、消防队长、警察来劝阻这位父亲之后,父亲的三次回答。笔者把这三句话呈现在大屏幕上,引导学生感受父亲说这句话的语气。虽然是一样的意思,虽然有些重复,可父亲的心情是完全不同的。通过朗读感悟,交流碰撞,引导他们概括这三个词:恳求—焦急—愤怒,并引导学生:面对好心人,父亲恳求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帮助;面对消防队长,父亲就像见到了救命稻草一样,心情很焦急;面对警察的无情警告,父亲内心很悲愤。前后联系起来朗读,学生不仅体会到了父亲的心情,还读懂了父亲的所思所想,读懂了父亲让人揪心的心理起伏变化。 (二)抓关键,设情境,促朗读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这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时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于是创设了几种情境:(1)当父亲看到一片废墟悲痛欲绝时,让他重新站起来,并执着坚持的正是这句话(学生读);(2)当众人来阻挡他,让他离去时,不断回响在他耳畔的也是这句话(学生读);(3)当危险来临时,給他信心和力量支撑的是这句话(学生读)。让学生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让学生深切明白这句话中凝聚着深沉的父爱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句话是支撑父亲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他挖掘前行的道路,也让父亲成为一座大山,父亲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来。我立即冲着学生为父亲竖起了大拇指。 (三)深挖动词、数词,想象情境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我抓住动词“挖”,让学生想象在当时没有任何挖掘工具的情况下,仅仅靠一双手在瓦砾中不停地挖,是什么样的情景?可见“挖”得如此辛苦、如此艰辛。顺势让学生说一说还能换成什么词?学生说换成“刨”“扒”“搬”“抱”。然后依次换读一遍,体会好不好。结合当时的情境,在“挖”“搬”“刨”的过程中会碰到什么情况?学生体会到还是“挖”好。又通过指导几个罗列时间的数词,朗读时语速缓慢、低沉,采用个别读、小组读、示范读、齐读等方式方法,感受父亲挖掘的时间之长,从侧面反映了父亲的态度之坚定,表现了父亲对儿子那份深切的爱。 (四)想神态,树形象 抓住关键词“满脸灰尘”“布满血丝”“破烂不堪”,先让学生闭着眼睛静心聆听,我有感情地朗读,头脑里想象父亲当时的样子。在低沉的音乐声中,学生眼前仿佛出现了父亲的形象,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辛劳,体会到这是一位坚韧不拔、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三、练笔伴朗读,情感达高潮 “读”“写”是语文学习的关键,在练笔和朗读的过程中将情感融入进去。播放汶川大地震感人图片,同时播放感人背景音乐,并深情地描述画面的内容,这时看见有的孩子眼睛湿润了,泪珠在眼眶里打转,有的孩子还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感情被激发出来,情感已达到高潮。此时,说:同学们,天下的父母千千万,但他们爱孩子的心是一样的,此时此刻,我已经被这位父亲感动得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这位伟大的父亲已经坚持挖掘了36个小时,可儿子还生死未卜,这一刻,父亲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来吧,短短几分钟,孩子们一气呵成,畅所欲言。 郭××说:“儿子坚持住,记住父亲对你的承诺,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相信父亲一定会把你救出来的。” 沈××说:“儿子一定要坚持住,爸爸来救你来了,我一定要把你救出来!” 李××说:“儿子,我的好儿子,你一定要坚强,记住爸爸常常对你说的话,无论生与死,无论发生什么,爸爸都会与你在一起。” …… 同学们动情地朗读表达了父亲的心声,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父亲无限的敬仰和敬佩之情. 以上是笔者针对《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对学生有效朗读训练的指导。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情感,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潜移默化地在朗读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和能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