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组模式在初级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
范文 | 张芳 摘 要 在现阶段初级中学音乐课程开展过程中,由于音乐教师与班级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内缺乏互助交流,学生课后对所学内容不管不问,导致初级中学音乐学科只能沦为初级中学课程体系的附属学科,同时课堂气氛死气沉沉,使得音乐课堂拘泥于形式,教学内容无法深入,限制了初级中学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音乐能力得不到发展。因此,本文以初级中学音乐小组互助式教育模式的实践为研究对象,结合初级中学学生心身发展规律,分析了初级中学音乐教育中小组互助模式开展的必要性。并结合现阶段初级中学音乐教育情况,对小组互助教学模式在初级中学音乐教育中应用措施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小组模式 初级中学 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在初级中学音乐教育实践中,将小组互助式教学与初级中学音乐学科进行有机整合,不仅是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是现代化音乐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小组互助教学模式在初级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善同学与教师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心理气氛,同时可以大面积提高学生对学习音乐知识的积极性,使得音乐课堂可以更加深入有效的开展。打破原有的满堂灌,从凳子上解放了学生,让他们之间更加有合作互助意识,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因此,对小组互助教学模式在初级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实践进行适当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初级中学音乐教育中小组模式开展必要性 1.1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育特点 初中学生阶段,由于性激素的突增,学生个体性与群体性、自发性与冲动性相互抵牾频发。再加上每一学生个体生活经历的限制,其并不能有效进行矛盾解决。而通过在初级中学音乐教育中应用小组互助教学模式,可以为班级内学生互助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缓解其在人际交往中各项矛盾冲突,为班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1.2音乐教育改革的需要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初中学学生形成了扭曲的竞争观念,缺乏与人互助的意识,限制了现代化音乐教育工作开展效率。而通过小组互助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可以逐步激发班级学生互助意识,培养初级中学生集体协作理念,尤其在一些乐器课、合唱课、韵律课中,小组合作尤其重要,为音乐教育改革提供充足的驱动力。 2小组模式在初级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2.1营造小组互助式学习氛围 在小组互助式学习氛围中,初级中学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想象,与同伴互助交流。结合教师的适时指导,促使班级学生对作品具有更深的了解,提高班级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点的掌握。如在八年级上册《土楼回想》课程教学过程中,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从“班级学生均可收益”、“培养班级学生艺术实践、探索研究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小组互助式学习氛围的营造。 在具体课程教学阶段,首先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以《海娃变油娃》歌曲为依据,通过已学歌曲复习,引入课程。随后音乐教师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鼓励各组依据歌曲A主题《不怕山高水又深》与B主题《新打梭镖》,开展互助竞赛,依据课本上全曲结构提示的力度变化,两种旋律穿插进行练习。并分小组展示,对各组情况进行评测、展示。通过小组互助式学习氛围的营造,可以有效提高班级学生互助意识,保证教学效果。 2.2利用科学化分组理念 为保证小组互助教学效果,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以科学、合理、公平为原则,结合班级学生音乐素养及理解能力,控制每组成员数量在4-6个之间。同时结合常规教学情况,保证每一小组内均有一名优秀生、中等生、优良生及学困生。随后将小组内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分别担任组织人员、记录人员、辅助组织人员等岗位,营造宽松、民主的互助学习氛围,最大程度发挥团队精神。如在初级中学九年级下册新疆歌曲《举杯祝福》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举杯祝福》是新疆乌孜别克歌曲,歌曲生动活泼,蕴含着新疆少数民族热情、开朗、乐观的生活理念。依据课文内容,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将感受、体验歌曲风格作为教学重点,引导班级学生进行多次歌曲的聆听及演唱,分组互助学习解决音程、节奏特点,促使班级学生整体感知音乐旋律,领悟歌曲风格。 在歌唱课具体教学阶段,初中音乐教师可沿用以下方法(1)作品聆听(建立初步感觉,尤其是新疆歌曲的节奏特点(节奏a)X·X ?X X ︳ X X X ?X X (节奏b)X·X ?X X ︳ X ?X X ?X X ?)。(2)作品再次聆听(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及相关历史背景,获取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3)作品学唱(解决附点节奏、切分节奏、颤音、下滑音,大三、纯四、纯五度音程)。(4)作品创编(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进行歌舞创编)。 (5)成果展示流程,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大组(6人为一组)。每小组包括男、女两个声部,鼓励各小组学生分别担任歌曲演唱者、歌曲分析者、歌曲创编者。其中歌曲演唱者需要利用教师中具有的课本、黑板、桌椅等工具,结合不同工具音色特点,进行节奏击打、歌曲演唱。并模仿新疆歌曲特点,进行表情表演;而歌曲分析人员需要结合小组内演唱者表现情况,对歌曲特点及演唱效果进行点评;歌曲创编者可根据歌曲分析人员提供信息,结合组内表演者表现情况,进行不断改进,以提高歌曲演唱效果。 在器乐教学课上,如竖笛教学,教师也可在课堂是先进行上节课乐曲内容的回顾、检查,之后讲解本节课的内容。但是器乐教学重点在于学生的练习,如把位、气息、识谱等内容的熟悉。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教师就要按照合理的分组,进行学生小组互助练习。最后的时间教师可以抽查各个小组的掌握情况,为下次上课提供相应的教学对策。 2.3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评价是初级中学音乐小组互助模式应用效果提升的主要依据。因此,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初级中学音乐教学人员可从个人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对班级学生个体行为及小组表现进行全方位评测。首先,在个人评价过程中,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以鼓励相关学生进行自我反馈,及时发现自身在音乐学习中的问题及现有知识掌握程度,勇于发现自身不足,为后续自我提升提供依据。 其次,在小组评价阶段,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以小组整体表现为评价目标,将小组内每一成员表现与整体小组荣誉进行紧密连接。如在小组内某一成员在音乐课程中表现不佳,则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以邀请同一小组其他成员为其进行补充。以调动整体小组内成员互助意识。 最后,在教师评价模块,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从学生个体、小组整体两个层面,认真观测,得出公正完善的评价结果。其中在学生个体表现评价阶段,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以寻找班级学生闪光点为依据,帮助班级学生树立学习自信,为其音乐素养的提升提供依据。如对于在音乐学习中自认为自身五音不全,不敢开口的学生,在常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人员可鼓励其主动发言。并进行这样评价:**是一个善于倾听的孩子,在倾听的同时勇于表达也非常重要,老师希望你以后可以勇敢的唱出自己的歌曲,为自己的人生歌唱;而在小组整体表现评价阶段,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可在观察各小组成员是否各司其职的同时,对各小组内部成员间互助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赞誉互助默契的小组,树立互助学习榜样,为其他小组协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3总结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改革进程中,小组互助教学模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初级中学阶段是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思想矛盾交错、思维不定向冲突严重。因此,初级中学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职能,挖掘音乐课程内容,进行小组互助式模式的合理设置,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宏兰.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7(09):127-128. [2] 彭力斌.小組合作学习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 2016(34):111. [3] 胡鹏飞.一次音乐教育新模式的尝试[J].教育家, 2016(19):2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