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五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范文

    林尔芳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产生了巨大的革新。新课改的迅速推进使得我国的教育形态产生了本源上的变化,其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深度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过于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鉴于此,教师有必要转变教学形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以此来全面贴合新课改需要,促进学生成长。本文就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正确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做出了简单探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数学课堂;小学五年级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2-0057

    新课程标准对合作学习有明确的规定: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一点是改变学生的传统学习方式,加强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灵活性,以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校园师生生活的稳定和健康。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教学方法,留出足够的空间供学生独立探索、学习和想象。因此,教师应有效地把握合作学习的机遇,以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一、明确合作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根据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教师应明确小组的合作学习目标和任务,以便学生能够完成一系列任务和问题。在小组的指导下,小组积极配合和学习,最终在完成任务和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新数学的掌握和理解。如,在讲解《长方体和正方体》课程时,可以使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首先,应该清楚地确定班级的学习目标,“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并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安排以下合作学习任务,与小组成员讨论长方体的特征。在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和小组交流后,每个小组的发言人向教师和每个人报告合作学习的结果。长方体的特征在于具有总共6个面,8个顶点和12条棱,彼此对应的两个面的面积是相同的,相对的棱的长度是相同的,并且总结了长方体的棱长计算公式是(长+高+宽)×4,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对长方体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然后让学生在组内讨论正方体的特征,而后比较二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实现对部分知识的进一步加强和理解,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有效地完成了部分知识的学习并确保了有效性。

    二、在新旧知识衔接的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教学

    人的认知主要是对当前已有信息做出组织重构的过程,在进行重新建构的时候,新的信息涌现,与旧的信息相互结合,形成了更为完整的认知储备。由此可见,人的认知活动往往需要将已有知识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发散、质疑、思考、探索等方法来获取新知识,并且充分掌握这些新知,继续获取其他新知。所以,学习实质上就是自身知识体系不断扩大的过程。此外,小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往往不可能达到一蹴而就,必须要有相应的过程引领才能实现。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表现出发,逐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促进学生成长。抑或者,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惰性状态,其學习维度过于单一并且学习效果较差。因此,教师在对学生做新旧知识衔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予以适当的启迪,扩展学生的思维视野,让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进行问题思考。

    例如,在为学生讲解《2、5的倍数的特征》这一章节内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先行引领学生复习数字2的倍数的特征,将此作为课堂导入的核心环节,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探究,仔细想一想5的倍数特征都有哪些,由于此前学生已经学习过2的倍数特征,因此往往会进行二次推证,最终通过自己旧有知识储备明确5的倍数的个位是0或者是5。在教学完成之后,为了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衔接两个章节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既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的特征”。学生通过探究之后了解到只有个位是0的数字才可以。所以,新旧知识的衔接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契机,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引导,促进学生组建出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结合生活情境教学法

    小组合作不应单独出现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与其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搭配使用更能够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而生活情境教学法也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新课改推行以后较为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书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相联系的方式,拉近学生与课本之间的距离,这对于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参与热情十分有效。指导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教学方法时,对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研究十分必要,若书本上的知识始终是抽象且偏离生活轨道的,那么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也就很难找到联系性;反之,题目越接近生活,学生对于题目理解程度也就越好。同时,生活化的因素也会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数学作为一门研究性的理性课程,要想学好数学,就必须对数学产生兴趣,并存在探究欲望,才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如在图形的展开与折叠部分知识讲解时,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考验难度是较大的。此时,指导教师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对所讲的图形作出叙述,再交由小组进行举例讨论。如“所学的空间立体图形能够对应出生活中的哪些物体?”“设计成这样的形状有什么好处?”等,这类问题都可以对学生的思考起到引导作用。学生在通过小组合作的讨论之后,将讨论得出的答案依次报告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通过反馈就可以分析出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再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介绍,使学生对于空间图形的学习能够更加具体。

    总之,在小学五年级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合理运用小组合作教学往往能够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自主地融入课堂活动中。数学作为小学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数学基础能力以及数学思想的重要责任,所以教师有必要选择最为正确的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1]黄爱华.基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7).

    [2]季秋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3).

    [3]岳宏伟.小组合作教学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具体应用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7(1).

    (作者单位:福建省大田县实验小学3661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