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中药安全性
范文

    赵紫玉 晏旭丹

    摘要:中药安全性是目前国内外十分关注的问题,开展中药中毒谱研究和中药复方安全性评价研究是当前现代中药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中药走向世界的必经之路。近年来系统性综述的方法在药物安全性资料的再评价和合理利用方面日益受到关注。系统性综述方法的建立,为适当提取和合并药物安全性数据提供了可靠的手段;为综合评价药物不良反应资料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中药;安全性;银屑病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04-327

    1.中药安全性理论

    中药毒性的定义根据《中药学》教材的认识,是指中药对人体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是用以反映中药安全性的性质。随着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大多数人转向选择“无毒”的中药,某些药品甚至打出了“纯中药制剂,无毒副作用”的广告,引导大众走向认知误区。事实上,中国民间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话,在古代乃至近代的中药本草文献中,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理解还停留在“大毒”“小毒”“微毒”及十八反十九畏等传统认知中,这些认知及经验其实就是对中药安全性理论的描述,至今仍对中医药临床和科研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们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应针对不同药物的毒副作用合理选药,或是预先做好防范措施。以尽量保证病人的安全治疗。中医学具有自成体系的诊疗系统,其精华是整体观和辩证论治思想以及个性化治疗的医学实践。各种具有辩证意义的症状、各类证候、组方原则、治法、成方、验方等可看作是中医学体系的证据。从整体上看,这些大量的、自成体系的经验性证据的科学性是必须肯定的。然而,中医证据的经验性决定了这些证据必然带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这种经验性证据的总结往往是通过经验验证方式和小样本病例前后自身对照所得。按照循证医学的评定标准,中医的证据水平很低。循证医学将证据水平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病例报告 、病例系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随机对照研究。

    2.银屑病治疗中中药的安全性研究

    本课题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常用的3种中成药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系统评价,对于它们在银屑病的常规治疗剂量下最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进行了分析,现分述如下:

    2.1复方青黛胶囊

    为纯中药制剂,是治疗进行期寻常型银屑病的基本用药。主要成分为青黛、贯众、紫草、建曲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祛风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常规用量为每次4拉,每天3次,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在这治疗过程中主要引起的不良反應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便血等。大多在继续服用后症状加重,或在重复应用后再次发病。其发生机理,考虑与其所含成分有关,该药中所含的青黛、贯众、紫草等药物,性味大多苦寒,且紫草有利大小肠之功,易损伤胃肠道粘膜所致。而研究显示,对照组复方青黛丸对消化系统无明显损害,因此考虑与其剂型也有一定关系。

    2.2火把花根片

    为昆明山海棠的根部,属卫茅科雷公藤植物。主要成分与雷公藤基本相同。含雷公藤素甲、丙、雷公藤酮、山海棠素、雷公藤次碱,尚含异雷公藤素甲、雷公藤碱和雷公藤吉碱。主要药理作用有杭炎、免疫抑制、规用量为每次4一5片,杭菌、杭肿瘤。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常每天3次,一般服用2个月。把花根片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及肝肾损害本组研究的火然而,据Meta分析结果显示,火把花根片在常规用量下未见明显胃肠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值得推广应用。

    2.3雷公藤制剂

    雷公藤为卫茅科植物雷公藤,药用部位为根的木质部,具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舒筋活血、除湿消肿止痛的作用。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二菇、三菇和普类等化合物。我国临床上应用的各种雷公藤制剂多数以雷公藤甲素作为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免疫抑制作用。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常规用量为每天5一6粒,一般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在这治疗过程中主要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消化系统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有食欲不振、上腹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其机理考虑主要是由于药物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平滑肌痉挛所致。雷公藤制剂还可引起内分泌紊乱,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但在本组研究中并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其在治疗过程中的用药剂量及疗程有关,仍不容忽视。雷公藤的治疗安全范围较窄,即有效治疗量与最小中毒量比较接近。其毒副反应主要来源于二菇类,其次是生物碱。水煎剂和酒精浸膏保留比较多的毒性成分,因此副作用大,而“多武”中只含有微量的二菇类和生物碱类,副作用明显减轻。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雷公藤的不良反应,在考虑其独特的疗效的同时,还应确保安全用药。

    3.结论

    药物安全性的评价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一个药物的安全性评价结论,需要在其广泛使用条件下、普通或者特殊人群等各种条件下进行评价,以对药物的风险/受益比进行总体评估。

    总之,建立既符合现代循证医学思想,又能体现中医辫证论治特色的中医疗效及安全评价体系,不仅是现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建立疗效和安全评价体系.的前提是中医药的规范化建设。由于中医药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将循证医学引进中医研究又必将面临一此具体的问题。中医临床的核心是证候和中药复方,此二者的规范化建设尤为重要。建立客观公认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和中药及复方的质量控制体系,获得高水平证据是其关健。

    参考文献

    [1] 曾聪彦,梅全喜.论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因素[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0(03)

    [2] 曾聪彦,梅全喜.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的探讨(上)[J]. 中国执业药师. 2009(10)

    [3] 陈易新.中药安全性问题析辩[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8(05)

    [4] 梅全喜,曾聪彦.试论中药现代化与中药安全性[J].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9(0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3:5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