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学综合实践劳动基地活动的实施推进 |
范文 | 陈洁亚 摘要:综合性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的课程,它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通过实施和推进“劳动实习”活动,构建了学生综合实践的新平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劳动基地实施与推进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10-113 引言:读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也是用在实践中的。全面的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式的课程,以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社会经验为基础,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打破学科标准和知识标准,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建设学校劳动实习基地,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搭建新的平台。 一、建立管理机制 (一)组织建设 校本课程是学校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本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实习基地有序、高效的发展,合理建立组织机构:学校——教导处——基地实践课程组——辅导教师组——学生活动组——基地实践课程评估小组等。实习基地组织链的建设和执行,让基地建设和执行各司其职,有助于活动的推进。 (二)校本课程管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个层次的课程管理体系。在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时,应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特色,结合教师的专业水平现状和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一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师组和课程组在学校的整体构思框架下,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解决好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二是落实活动时间,实习实习要真正落实,时间的保证很重要,列入课表,可以每周一次或两周一次,可以有室内课和室外课。 (三)制度管理 为保证基地学校校本课程的有序推进,使教师和学生有章可循,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减少校本课程实施的随意性。该系统可以组织学校校本课程的各个部门、指导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共同参与,形成合力。校本课程基础劳动课程的开发、活动过程的管理、教师的教学实施、学生的活动、师生的成果以及基础活动课程的评价等。 二、基地劳动校本课程开发 一线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校本开发的组织者、实施者和生力军。在这其中,教师的地位至关重要,教师的参与是校本课程成功开发的关键。它的发展需要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专家等各方力量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实施方案,共同设计课程。工科校本课程开发不能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目标 制定好总体的课程目标之后,就应该把这些目标层层分解。劳基活动与学生的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要体现活动的由浅入深、由浅入深和由小到大。 (二)确定校本课程的主题 校本主题与课程实施的方向、过程有关。可根据季节、植物栽培、家畜饲养、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等因素选择选育对象。 (三)校本课程的完善 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面临着在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在应用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完善。 三、基地劳动实践过程管理 本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是基地劳动实践活动,对基地劳动实践活动的管理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其内容包括:活动过程、教学方法、活动手段、课程资源和课程教学研究等。 四.基地劳动活动评价 对基地劳动活动的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组建评估小组,确定评估对象,确定评估标准,评估实施,结果分析和应用。劳动基地活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学生评价。 (一)学生自我评价 老师对学生进行了评价,把评价结果发给了学生,相当一部分学生只看了一眼分数,就把分数丢了。并且学生在自我评价中发现的问题,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避免了之前多次改正却依然一错再错。改前的我被评为自我评价,从而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学们的成绩,也许不一定令人满意。但这一切都是同学们努力的结果,即使有一点点收获,只要是同学们努力了,老师也应该看到同学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 (二)学生相互评价 通过相互評价,学生可以从被动到主动,从怀疑到思考,从思考到讨论,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往往高于个人的智慧。同学们是同龄人,他们的活动经验相似,有许多共同语言。同学会相互评价,能让自己听到不同的声音,能看到不同水平的成绩,给学生一个取长补短,帮助自己提高的机会。老师提醒学生评价时,要抱着认真、谦虚、负责的态度,不要把互相评价当成一件事,走过场。互评方式有多种:全班随机互评,四人小组互评,同桌互评,自由找人互评。 (三)教师监管 完成了对学生的评估,并不等于老师一无所有。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都要发挥引导检查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关注并正确引导评价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检查、调整、修正评价结果,确保评价科学合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综合性实践活动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最大。综合性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探索性、分析性和创造性,使所学的知识在课堂上应用于实践。中小学应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以“立德树人”思想为指导,把课程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徐云波.小学综合实践劳动基地活动的实施与推进[J].文学教育:中,2017(9). [2]陈小红.开发学校基地资源有效推进综合实践课程建设[J].好家长,2019,000(068):P.101-102. [3]山卫英.校本小基地实践大舞台——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J].科普童话,2016,000(011):P.57-58.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