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策略和方法
范文

    张原华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2-0191-01

    长期以来,与其他学科一样,语文课程的评价主要侧重在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而评价的方式又大都采用试卷考核的方法,这种以“分”为本的评价严重地扭曲了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使语文教学蒙上了强烈的功利色彩。其实,语文学科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说它最能影响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新的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部分,就对语文课程的评价提出了新的实施原则、方法和策略,并为实施留下了一定的创造空间。

    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一、学生课堂行为评价的现状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正逐渐被教师和学生们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显现出其独有的教学魅力,但是一些问题也迅速得以显现。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误区,没有能够科学的将新课理念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没有正确的认识新课程改革条件下的课堂评价标准以及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没有跟上新课程的步伐。

    1.一些教师只注重教学任务,忽视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

    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尤其是违纪行为不闻不问,容易造成学生游离于课堂之外。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使得学生云里雾里,满腹疑惑。特别是在展示和质疑环节,一些教师片面追求课堂的“热闹”和流畅,在A、B、C、D同学质疑之后始终不对问题进行明确的点评,极易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也最终伤害了课堂的完整性。

    2.一些教师课堂评价标准模糊,评价能力欠缺,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课堂的全过程。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成败。

    3.个别教师 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伤人语言时常出现。

    教师其实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和个人喜好,但个别教师潜藏在心底的对差生的蔑视之心时常表露在口头。“你真笨”,“错得太离谱”这类的言辞不仅会伤害后进生的自尊心,也会让普通学生望而生畏,失却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二、革新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目的和方法的目的

    革新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理念、评价策略和评价方法,其目的是使教师形成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并且通过调整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和谐、互敬互爱、合作互动的师生关系。

    革新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基础在于对新课程改革的正确认识,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友好、能动的师生关系,形成活泼、有效、高效的语文课堂。三、革新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策略和方法需解决的问题

    革新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策略和方法,就必须深入研究课堂教学中对立而统一的核心要素——教师和学生。具体来说,是必须解决下列几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1.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理念。

    2.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策略。

    3.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的评价方法。

    4.课堂突发事件中,教师的正确应对策略。

    5.對学生正确的课堂行为的评价策略。

    6.对学生的不良课堂行为的评价策略。四、教师如何才能革新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策略

    1. 教师要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和方法。

    “新课程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方法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思想精华,但客观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也形成了对学生个性忽视的弊端,革新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就是探讨学生课堂行为的特征和评价的策略,以求得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2教师要明确学生课堂行为的特点。

    学生是生而平等的,都应该得到教师平等的关爱和教导。我们不否认,他们存在着个性与能力的差异,基于此教师应该践行“因材施教”的思想,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五、革新对学生课堂行为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具体做法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号准新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纲领。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在教学过程和方法上,更明确主张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尤其强调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的重要意义。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2.学习心理学知识,做中学生的知心朋友。

    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一本教案别说用十年,就是单纯应付一堂课都是不可行的。“新课程”条件下,不学习学生心理学,不了解当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了解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就不可能“真正上好一堂课。”。

    3.加强语言修养,提高与学生交流的能力。

    (1)课堂语言要准确。

    (2)课堂语言要简明。

    ①问题的针对性欠明确。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有时过于宽泛,导致学生无从下手,或引发大量与课堂无关的话题。

    ②提问的次数过于频繁。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启发式教学,就频繁地使用提问语,因而使问题难易不当,数量失控。

    ③对学生的“关爱”过多。

    (3)课堂语言的启发性。六、注重对问题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技巧研究

    问题学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或许他们只是班级中的极少数,但本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教师必须关注对这类学生的教育,同时,解决了问题学生的课堂问题,也就真正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1)尊重问题学生的自尊心。

    (2)树立问题学生的自信心。

    (3)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4)创新教育手段,丰富教育活动。

    总之,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支持者,而这一切都是通过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评价来实现的。教师的评价主要依赖于教师的语言表达。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必须准确,尤其是对学生“学”与“问”的学习活动的评价,一旦丧失了准确性,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必须做好一名倾听者,认真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倾听学生的表达,对其知识性表达做出明确的判定,切不可含糊其辞,更不能不置可否。另一方面,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特征因人而异,对于后进生和个性孤僻者,不宜采用讽刺性语言。此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符合基本语法,同时兼具文学的美感,并以此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革新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说到底就是革新我们的教育观和学生观,重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下建构我们的“新课堂”。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