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
范文 | 孙丹 [摘 要]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学生在未来就业时,要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技能培养有其各自的内涵和特点。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和现状,提出了具体的人文素质培养建议和方法。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人文素质培养;创新思维;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044-01 一、高职院校应当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进行着重培养 “人文”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易经》。所谓的“人文”就是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人文是人类的一种实践能力与方式以及成果的总称。它不管是在精神层面还是在物质层面都有所体现。 现如今,我们对人文素质培养这一词汇还没有比较明确的概念。有些人认为人文素质培养就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通过知识传授以及环境的熏陶,将其变化成人格和气质以及修养,这个过程重在内在品格。当然还有一些学者简单地将其概括为从内在与外在这两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以及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的教育过程。从这两点来看,素质教育的这一角度就是把人文素质作为人应有的素质来对待的,总的来说都是在肯定人文素质培养工作。 如今高职院校学生整体的人文素质培养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首先,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对象在今后社会里以以技术人才的身份出现,因此一定程度认为人文素质培养不重要的。这样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这是一种浮躁的心态。我们要知道经过人文素质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一般都会比传统意义上的技术人才更为优秀。 因此,笔者认为高职院校除了要传授技术和技能给学生外,还要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是每一所院校都应该要做的工作。以下就是关于人文素质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提升人文素质的培养应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自然科学这一角度来讲,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收敛与确定。从人文社会科学这一角度出发主要是形象思维,它的思维方式带有发散性的和多元性。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就要对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交叉互补的训练,进而更好地促进全面知识结构的形成。 (二)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人文素质本身只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它可以对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极大的影响力和极强的渗透力,而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够促进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人文素质培养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也需要去加强 高职院校因为贴近社会生活的特点,所以就会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状况。我们要在加强对学科建设应用的同时对人文素质的建设予以重视。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在课程设置时,在专业课程中把人文精神的相关内容设计进去。考核专业课程的项目要有人文精神的内容。 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考虑到人文方面的因素,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氛围。校园里的人文氛围对于学生來说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提高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 现阶段,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太薄弱,这一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教育部门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质量,就要求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文学和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工作。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我们需要去探索提高学生素质的途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式,从而实现高职院校的整体文化品位与格调,以及教师文化素质的提高,并且以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为目标。随着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高等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这项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董雪梅,龙洋,平若媛.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1):35-37+91. [2]张晶晶.谈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1(03):228-229. [3]彭方全.试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12-14.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