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国学教育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时效性的研究 |
范文 | 郭金梅 张静 [摘 要] 当前,高职院校主要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忽视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一所财经类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突出,存在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开设的国学教育课程,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这样的背景,在当下探讨国学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关 键 词] 国学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1-0066-02 国学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时效性的发挥,不仅是由于国学教育能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更是基于在新时代条件下,国学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出现了新情况,要求两者紧密结合。 一、国学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契合点分析 当前,国学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时效性的发挥,关键是找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使国学教育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有可能性、合理性和科学性。 在教育目标上,国学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民族性。国学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思想的魅力,了解古圣先哲的嘉言懿行,养成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品格和思想道德境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题是“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而在当前社会中,充斥着多种思潮,个别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发生了动摇。那么,国学作为具有中华民族烙印的思想和文化,对大学生具有最强的说服力,能够直白地告诉学生,中华民族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中国人是一个流着什么样血液的群体。所以,国学教育能够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回归其教学的民族性,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民族荣誉感和民族归属感。 在教育内容上,国学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联合国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四种技能的学习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线。在国学教育中,囊括着为学之道、仁爱之论、善恶之变、立身之本以及处世之道等,都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想。大学生在接受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既是智慧开启的过程,也是接受做人做事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我们有中国人的独特精神世界,有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内容相对日常化,浅显易懂,使很多学生对其实用性、重要性产生质疑。所以,要不断地汲取国学中的营养,将那些蕴含智慧的思想、价值观和做人做事的道理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武装学生的头脑,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性和哲理性。 在教育方法上,國学教育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当前,国学教育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如诵读经典、服饰文化学习、古典文艺赏析、寻找祖根之旅、传统礼仪展示等,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增强了国学教育的直观性、感受性,易于大学生接受国学经典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国学教育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知—情—意—信—行”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最终讲究的是知与行的统一,但是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只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导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知”这一层面,并没有转化为自我的“行”,这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国学教育中挖掘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 二、国学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时效性的契机分析 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学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国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有了新的定位,那么,当下国学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所共同面临的契机又是什么呢?只有准确把握住它们所面临的契机,才能更好地发挥时效性。 (一)“国学热”逐渐转为理性教育 近年来,国学被认为是一门智慧的学问,一夜之间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社会中掀起一阵“国学”之风。这种非理性的热衷使国学教育出现了很多乱象。目前,国学已逐渐回归到理性状态,人们开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学校开设国学课程,让国学教育成为一种理性的、正规化的学科教育。另外,在社会中人们也能给予国学正确的定位,汲取最具当代价值的思想,谦谦君子、彬彬有礼、诚实守信的人受到人们赞扬。在浓厚的国学教育氛围中,大学生对国学经典的认同感增强,自觉形成一种践行力,积极自觉地提高自我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国学教育这一股“清风”,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二)国学教育的教学效果日渐明显 在2010年前后,我校就已开始探索将国学经典纳入学校的常规教育中,每位大一新生人手一册《弟子规》,要求诵读背会,以此熏陶和养成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知行统一。我校国学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1)国学班,我校开办了国学班,从院领导到普通教师,轮流给国学班上课。(2)国学课,2012年我校开设了《国学经典导读》课,贴近学生生活,受到了学生的喜爱。(3)实践教学,我校每学期都会开展各种国学大讲堂和国学知识竞赛等多种主题、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在2017年开展“让幸福点亮人生”国学课堂系列活动、“智慧生命,幸福人生”大讲堂等。一系列的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教学冲击感,学生感受性强,参与积极性高。我校国学教育良好的开展情况,为其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国学在思政课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同时也在不断地强调传统文化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中的作用。2014年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就明确要求,要“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的“文”就是传统文化,就是国学经典。国家政策的正确引导,为国学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结合提供了支持。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