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自育自学
范文

    朱家礼

    【摘 要】自育自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我教育、自主学习。自育自学目标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是一致的,特征是相同的,都是以“自我”为基础的。自育自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历程,更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自育自学;专业成长;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1-0247-02

    在解释这个命题之前,先说说我对教师的自学自育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理解。

    自育自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自我教育、自主学习。拆开来看,育注重于德,而学注重于能。陶行知先生说过:“德育注重自治”。虽然陶先生的自治和今天的自育内涵有所不同,但“育”与“德”的紧密关联是没有改变的。教师的自育重在师德培育,它的核心内容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最终形成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教师“学”的核心是对教学艺术的领悟。有人将教师的知识划分为本体知识,即特定的学科知识;条件知识,即教师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实践性知識,即关于课堂情境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且已有研究表明,本体知识与教学成绩并无统计上的关系,而条件知识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由此可见,实践知识更为重要。“艺术”来源于实践,这是无庸质疑的。所以,我把“学”的核心定在对教学艺术的领悟上。而实践知识是具有独特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他是通过教师对自我实践的反思才能得到的,是他人无法给予的,是以自我为基础的。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是教龄的增长,也不是教学经验的累积,而是教师在自己从教生涯中不断地接受理论指导,自觉地进行经验总结,不断地审视、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实践,并进行潜心的钻研和探索,使自己成为教师里的高手,学科里的专家,以最终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为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以上的理解中,我们不难发现自育自学目标与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是一致的。特征是相同的,都是以“自我”为基础的。两个概念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自育自学的过程就是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历程,更是必要的方法和途径。

    那么怎样在自育自学中开辟教师专业成长的道路呢?

    一、要自觉志愿地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

    我自参加九·五课题研究开始,先后已参加过五个课题研究,其中的三个课题已经结题,并通过验收,两项获市教科所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一等奖,一项获全国二等奖。研究促使我不断学习,研究实践中提升了我对教育的理解。

    二、学习的阵地在课堂上

    把教学当教研,把问题当课题,把成果当成长。

    “教”和 “学”都是行为,过去我们强调教,认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这种行为告诉我们“教”的行为最重要。后来,我们又转向“学”,既教学生学,这一下进步了,体现了“以生为本”。但在大班额授课的形式下,又怎么能产生高效率呢?事实证明,只有“教”和“学”和谐聚焦课堂,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出路。

    教学即教研: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我们再到教学实践中“追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强调的是在真实的教学情景中改进实践。改进教学实践的过程就是行为研究的过程。既在“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反思”的过程中开展教学工作。

    问题即课题:提出“问题既课题”并不意味着日常教学中的“问题”都能构成研究的“课题”,只有当我们持续地关注某个有意义的教学问题并“有心设计” 了问题解决的思路之后,日常“教学问题”才能转化成研究的“课题”,此时,我们的“问题意识”也就上升成了“课题意识”。比如,自从小学升初中的毕业会考取消了自然课内容之后,自然课在学生及家长心目中的地位日见衰落。怎么办呢?经过思考,我将“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引进了自然课堂。引导学生编写“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此举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也引起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安徽省广播电台还进行过专题采访报道。

    成长即成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与合理化建议。在问题解决之后,还需要将问题的提出及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进行“叙述”。以便公开讨论,这就是研究的成果。近年来,我撰写的论文(案例)有20篇以上在市级以上的评比中获奖,有近10篇在CN刊物上公开发表。

    三、以课例为学习重点

    我们一线教师大部分时间都在课堂上,怎样上好一节课是我们最现实的问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顾泠沅老师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学研修”一文中指出:要“擦亮镜子,打开窗子,开动脑子”。怎样来“擦亮镜子”呢?成功的课例就是一面镜子,对优秀课例进行分析、研究和借鉴,这样会少走弯路。

    四、倾注项目合作研究中学习

    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打开窗户”,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对专业发展极为有利。比如,在2002年的时候,我所在的铁四局学校在承担了一项省级重点教育科研课题后,立即与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项目合作关系,积极融入华东实验协作区,得到了大学里教研力量的强力支持,在合作交流、听课互动中也得到了协作学校的大力帮助,我们学校里一批参研教师的专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也被评为“中铁四局教育科研带头人”并获得科技成果奖。

    五、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全过程反思

    我们要珍视上公开课的机会,那时会有些人来听课并进行评议,那是众人合力推进你的反思。“听优质课,请专家点评”,这是教研的一次进步,必定我们把“窗户”打开了,让外面的空气透进来了。但我总觉得还是有点儿隔衣瘙痒。因为实践才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我曾经参加过“以案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中的评价研究”课题组,在这里推行的一个研究行动,我认为对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是最有效率的。活动要求教师带着评价的问题设计一节课,并制成录像课,把课题组老师的评议也制成录像,让执教者整合后再上公开课并再次进行评议。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让许多老师在专业上取得过非常优秀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教学能手。

    六、倾力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是动态的,其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条件就是与同事进行共同合作。首先要积极发挥自己在新型教研组建设中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研组都是以学科教学为唯一任务的。但随着教师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教研组就需要具备教研、科研和培训等职能。我们要立足教研组,扮演好自己即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还是研究者的角色。积极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努力改进实践,积极参与合作,公开问题讨论。其次,要学会在合作中享用优质教育资源。各级教研部门为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想了一些好办法。比如,划分教研片,要求各片独立开展教研活动,并互相观摩、借鉴;成立“工作室”,集中优秀教师资源整合优质课,只要我们能自觉主动参与,就会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利用“名师工作室”的平台,创设机会让自愿者在自然状态下做课,工作室的科学教师参与听课,并进行研讨,然后再做课,再研讨。这正是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当然,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以“自我”为基础的,个人的成长途径也会各不相同,以上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仅供参考。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7:4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