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时期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创新体系研究 |
范文 | 2.针对教师发展的不同阶段或不同诉求,建立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培养协调机制。一方面,加大高校优秀中青年教师国外培训工作力度,积极与国外高水平高校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依托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服务国家“一带一路”项目、地方合作项目及国外高校校际交流等项目,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访学、研修,学习国外高校教学先进理念,不断扩大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另一方面,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的学历提升,开展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促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师资队伍考核制度 1.加强师资队伍的评价与考核,构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考评机制。在考核内容上,一方面,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以德为先,把德作为考评的基础;另一方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科研成果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指标纳入考评体系,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改变以往唯论文、唯学历的思想误区。 2.在考核方法上,遵循师资队伍成长和发展规律,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领域以及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不同研究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同时,将考核分为年度考核、聘期届中考核和聘期届满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不同等级,在给予教师充分时间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师资队伍的作用和潜力。 (四)师资队伍激励制度 完善的激励制度是高校师资队伍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对师资队伍建设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1.拓宽创收筹资渠道,以增量改革为牵引,构建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机制,切实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工资福利待遇。 2.进一步完善职称聘任制度、行政干部提任制度、业绩成果奖励制度、重大项目申报和荣誉称号推荐等方面机制建设,对教学和业绩成果卓越的老师,要从各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师资队伍的潜力。 (五)师资队伍服务制度 1.进一步加强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建立师资队伍定期走访制度、分级分类联系制度,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盼,听取他们对学校学科建设、师资培养、科学研究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2.提高服務水平,转变工作作风,简化繁琐的工作程序,建立优质的师资队伍服务保障体系,加强教师医疗保障和子女入学保障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师的后顾之忧,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加强平台建设,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构建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发展体系,建立支持优势学科发展的良好机制,依托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等科技平台,积极鼓励帮助优秀教师申报各级重大项目和优秀人才评选工作。 参考文献: [1]管培俊.一流大学建设的两个关键要素:制度与人[J].高等教育研究,2018(5). [2]黄英婉,王敬涛.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J].沈阳大学学报,2016(3). [3]吴江.用新体制新机制释放人才活力[J].人民论坛,2017(5). [4]张建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绩效评估的内涵与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18(3). 编辑 马燕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