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互联网+”对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
范文 | 吴怡 [摘 要] 目前,“互联网+”加快了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步伐,促使德育教师改变教学理念和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真正发挥出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输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关 键 词] “互联网+”;技工院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111-01 “互联网+”在2015年被首次提出,并在日后得到了延伸和拓展。“互联网+”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之上的,对技工院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在“互联网+”时代,技工院校必须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从根源上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一、技工院校德育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未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相比其他院校而言,技工院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技工院校的定位是为社会输出技术型人才,这就导致很多技工院校没有认识到开展德育的重要性,一味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这对学生长远发展十分不利。除此之外,技工院校学生也没有认识到学习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等,浪费课堂时间,学校效率低。目前,技工院校针对德育课程的考核形式也就是笔试,这也就导致很多学生只在考试之前复习教材知识点,单纯地为了应付考试,没有真正发挥出德育课程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二)德育教学形式单一 虽然技工院校已经开设德育课程,但是德育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未把德育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在一起,死板的讲解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甚至会产生厌烦的心态,德育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都非常低,不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 二、“互联网+”对技工院校教学改革的影响 开放性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互联网+”要求技工院校德育教师必须引进先进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目前,很多技工院校德育教师也在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微课等,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对技工院校德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育教师不仅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提升自身的专业性,还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学生传递正能量,成为学生的榜样。德育教师要能利用互联网平台更新知识,保证德育教学内容的时效性,用全新的观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三、“互联网+”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对策 (一)不断探索 “互联网+”是全新的思维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内涵:(1)互通思想。(2)合作思想。(3)共生思想。“互联网+”要求技工院校德育必须构建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互联网教学模式,德育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来丰富教学内容,为德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随着手机的普及,基本上每位学生手中都有一部手机,德育教师可以合理利用自媒体开展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微信或者QQ等建立班级群,并在群内上传教学视频或者解题思路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下载学习资源。德育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必须合理利用课下时间延伸课堂教学,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既然开放性是“互联网+”的特点,那技工院校德育也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德育教学不仅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联,还要与社会热点紧密相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德育课程的重要性。 (二)不断学习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在不断成长,也就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互联网+”时代对技工院校德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德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并对社会热点有独特的见解,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作为技工院校学生自然更需要学习,这样才能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三)依法从教 “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具有发言权。但是,也正是因为“互联网+”具有开放性,每个人都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否则很有可能伤害到别人,也伤害到自己。相比其他课程而言,德育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用词严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德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法律知识,主要包括: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做到依法从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规范学生的言行。 总之,目前,很多技工院校开设了德育专业,而德育专业教学对学生成長和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从技工院校德育专业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技工院校没有认识到开展德育的重要性,这就导致德育过于形式化,没有真正发挥出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十分不利。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技工院校必须认识到开展德育的重要性,通过德育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学生的行为。当然,要想提高技工院校的德育水平,就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大德育宣传力度,不断丰富德育形式和手段,通过德育来影响学生的一言一行,为学生日后就业奠定基础,为社会输出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吕子燕,朱亚林.浅谈“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开展[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30):49-51. [2]曾慧.“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创新[J].祖国,2016(24):15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