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中物理新课导入方法浅析 |
范文 | 杨华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經说过:“课堂的第一锤应当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学生擦出思维的火花,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针对高中物理这门课程来说,这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里面蕴含了很多生涩难懂的知识概念.因此,在开展物理教学的时候,我们更加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环节是教学过程的关键,在这个环节中,要尽可能地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直击学生心灵,在思维的碰撞下抓紧学生的目光. 一、思源于疑,让问题导入成为学生思考的源 动力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思、疑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有了疑问,学生就会拥有想要解开疑问的欲望,就会主动思考.一直以来,矛盾都是发展的动力.那么在高中物理教学课堂上,设置恰当的疑问也能够起到相似的作用.疑问的存在能够促进学生思考,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牢牢地吸附在物理知识上了.利用提问的方式来导入新的知识内容,是一种运用范围广泛的课堂导入方式.这种导入方式适用于大部分课程,同时简洁高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问题要结合教学内容,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让学生有探索的欲望和热情. 在开展“重力基本相互作用”这节课的教学时,我在课堂的导入环节通过设置疑问来调动学生的思维.首先,我拿起一个快用完的粉笔头,在讲台上面向学生将它松开,使其下落.随后,我提出问题:老师的粉笔头在松手之后做了怎样的运动?为什么下落的时候方向是向下而不是向左、向右或者向上呢?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粉笔在下落过程中是什么力使它向下运动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提醒学生从日常的生活现象入手来研究物理问题.在问题的引导下,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了疑问,于是我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开始了本节课的学习,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二、直观实验,让事实现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本中的许多公式概念都需要运用实验来进行证明.对于高中物理而言,教学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实验,有的简单,有的复杂,有的是示范实验,有的需要学生自己操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物理学科的这一特点,寻找合适的实验来进行课程的导入.一般来说,直观的实验现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因此,利用实验来进行新课程的导入,成为了近些年被广大师生普遍认可的导入方法. 我在带领学生学习静摩擦力的知识时,在课堂上利用一个有趣的小实验进行了课程的导入.实验演示的内容是这样的:向压实的一杯米中插进一根筷子,用筷子将整个米杯提起.这个实验的现象让同学们都非常惊讶,于是我引导学生思考:将整杯米和玻璃杯提起的神奇力量是什么呢?在问题的引导下,我带领学生一起对整杯米进行受力分析,大家找到了垂直向下受到的重力作用,也发现了筷子对整杯米向上的作用力.由此,我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作用力的性质,进而导入静摩擦力的概念:像这样产生于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 三、故事新闻,让趣味内容营造出活跃的课堂 氛围 众所周知,高中物理教材中蕴含了很多丰富的公式概念,这些公式概念的形成过程是曲折的,是充满新奇的.每个公式概念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或多或少拥有一些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因此,教师在开展新课程教学的时候,可以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有趣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很多物理知识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都有着运用,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与物理知识相关的时事新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故事和新闻这些类型的信息载体,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够最快的营造出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推动整体教学过程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牛顿运动定律的时候,我向学生讲述了牛顿的生平趣事.例如,众所周知的牛顿与苹果的故事;阿基米德在洗澡的时候领悟了浮力的作用;伽利略通过观察吊灯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等等.用这些精彩生动的故事来进行新课的导入,既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够让学生自然而言的进入到新知识的探究当中. 总的来说,导入环节就像是一座桥梁,一条纽带,它连接着新旧知识,预示着教学的后续发展.重视导入环节的方法,不仅能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完善精彩,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