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议如何更好地开展初中生物解剖实验教学 |
范文 | 周英 【内容摘要】解剖实验是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理解概念和知识要点,锻炼和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还能够培养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目前,受设备条件限制,许多初级中学几乎没有开展生物解剖实验课,这部分内容成了生物教学中一个很大的漏洞。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尽量开足开齐解剖实验,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一定的操作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生物解剖? 实验? 重要性 一、安全第一,规范实验流程 初中生物實验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而实验操作能力是上述诸项能力中最基本的要素。解剖实验多用到刀、剪、针等锐利的实验器具,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受伤,教师一定要在做实验之前反复强调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避免学生在操作中意外受伤。 2016年9月,我有幸参加全市初中理科教师实验技能大赛,记得很清楚,有位参赛教师在做心脏的解剖实验时第一刀下去就把左手中指割了一道深深的口子,血流不止,他的比赛也就宣告终止。所以,教师在学生操作时更要强调安全问题。就七年级下册“心脏的解剖实验”,实验前教师要逐步讲解和演示解剖工具的使用要领,让学生认真观察,记住操作手法。学生中总有个别比较好动和手闲的人,趁老师不注意时把实验器具拿上玩、打闹,这是非常危险的,教师一定要管理好课堂,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把实验流程强调清楚,就最大程度地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 二、积极参与,激发实验兴趣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对解剖实验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想方设法把实验变得有趣。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生物学这门学科与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亲近大自然、亲身实践,才能学好生物学,也才能找到学习生物学的乐趣。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做解剖实验,探究问题,从实验中体会,然后总结出实验结论。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多学、乐学,教师少教,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实验前老师教给学生一些简单可行的记忆方法,学生在操作中就不盲目,也不会枯燥。 1.歌诀记忆法:把课本中枯燥的知识点转变成朗朗上口的歌诀,这样可以轻松记住所学内容,不容易忘掉。 2.图示记忆法:如“探究花的形态结构”实验,可以设计一些流程图、箭头图示等展示所学知识框架,这样学起来更具有系统性。 3.具象记忆法:在脑中再现具体的形象,按一定的顺序及规律,记忆形态结构等相关知识。 4.归纳小结法:每次解剖实验课结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把所学的重点难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整理知识要点,把书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大脑中的知识,加深记忆。 三、认真观察,把握实验重点 生物课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中更要注意锻炼学生的观察力。观察是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的基础,是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观察的细致程度直接决定了实验的熟练程度,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往往观察、分析不到位。如“制作叶片结构横切面临时玻片”实验,实验目的是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用刀片横切出叶片薄片,制作好玻片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结构。这个实验重点是制作叶片横切面临时玻片标本,制作前教师一定要强调制作要领和步骤,特别是用两块刀片切叶片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先示范,学生观察,熟记要领,效果肯定很好。 初中学生对问题的考虑认知大多停留在局部范围内,任何时候、任何学段,都应该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否则课堂上就会出现“看热闹”的现象,观察就毫无意义。例如:七年级生物“观察草履虫”的实验,学生刚刚接触显微镜,充满了好奇,在观察时往往只顾看热闹,忘了解决问题,影响了观察效果,实验目的则达不到。所以,在观察之前,老师就要系统地给学生强调观察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不是光看了红火。而且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要求学生扎实地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初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明确生物实验的观察目的,掌握观察的方法,实验效果自然很好。 四、积极主动,抓好每个环节 解剖实验课的学习过程和其它课一样,大致也分为三个环节:预习、学习、复习。 1.预习:课前的预习非常重要,学生通过预习先初步了解这节课应该学习什么?有什么问题?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先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和了解。这样,课堂上就会带着问题学习。实验课也是一样,课前的准备和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