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高效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范文

    陈梅

    摘 要: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学方式的变革,语文教学也应汲取信息技术之长,以弥补自身教学中的局限,将刻板严肃的讲解同生动形象的画面、声音、影像结合,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来论述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和优势,即:增加趣味,提高专注度;化解难点,增强理解力;增长知识,开拓新视野;开放思维,拓展新形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实践

    语文是社会生活人际交往中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学习语文能让人们更好的掌握母语,了解文字和语言表达的发展过程。日常生活的听说读写,也都基于语文的学习。因此,语文的教学不再停留在黑板、教材这些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上,也不再局限于认字读音的教学目标上,尤其是针对小学生的教学,经过家长和幼儿园的启蒙教育,迈入小学的校门,语言系统有待完善,小学语文更应该结合新技术、新思想,从以下方面向高效课堂迈进。

    一、增强趣味,提高专注度

    刚刚踏入小学校门的小朋友,很少能够自觉的从幼儿园时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及方式中快速适应更为严肃紧张的小学课堂。因此,较之课本上的静态文字与图片,教师借助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声音、视频等,可以为学生创设情镜、渲染气氛、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1]。

    例如,给小学生讲解《找春天》这片课文,结合孩子们从幼儿园就学习过的歌曲《春天在哪里》,在同学们对春天这一主题熟悉之后,提问可以从哪里发现春天时,学生们便可以快速从童谣中找到答案,从而带动课堂的氛围。剪辑一些大自然中万物复苏的动画过程,包括课文中提及的小草破土而出,野花竞相开放,柳树焕发新芽等,以及人们在春天踏青,放风筝等活动,播放同时讲解与之相对应的课文内容,不仅能让学生摆脱单纯读课文的枯燥,更能使学生专注于有趣动态的画面,更好的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和衔接。

    二、化解难点,增强理解力

    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古诗词,有一部分在幼儿时期的家庭学习时,很多孩子会在父母的教学中,背诵一部分唐诗,但大多情况下是因为这些诗词的朗朗上口,而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和知识。而这些唐诗,正是学生们初次系统的接触文言文这一中国古典文学形式。对于诗词的学习,就应该从背诵提升到理解的层面上来。例如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中,重阳节的概念相对比较陌生,教学时可以从春节要贴春联;清明节要扫墓踏青;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七夕节要穿针乞巧等带入,展示这些节日时人们相应习俗的图片,从而引入九月九日这一传统节日。根据诗词所描写的情景制作诗人思乡心切,惦念家人,由此在重阳节之际登高望远,采撷茱萸,以托悠思的动画。伴随诗词的诵读,可以很快让学生理解重阳节的习俗。继而追溯历史,介绍诗人王维,年少时走出家门,独自一人踏进长安,兄弟们含泪送别,而在他离开家乡两年后,一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震动京畿。再进一步展示初秋时节的环境所渲染的伤感气氛,让同学们更深刻的感受到诗人独自一人孤身在外,时逢重阳,对家人的加倍想念。最后,对重阳节的来历进行简单介绍,重阳节是上古时代丰收祭祀演变而来的,因“九”字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为两阳数相重,所以称为“重阳”。传承到今天,重阳节也称作敬老节,因此重阳节时,感恩敬老也是重要的节日主题。由此,对与这边诗词的解读,就不再停留于简单的背诵层面。

    三、增长知识,开阔新视野

    小学的语文课堂,不应继续以前的读音识字和简单的语法结构的教学,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资源获取的便捷,学习形式的多样,教学也越来越高效。所以,小学语文课堂,应该在完成基础教学的目标上,最大程度的发挥对小学生各个方面正确引导的作用。例如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教学中,太空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但又会感到很新奇。结合普通日常生活中如何睡觉、走路、喝水、洗澡,对比网络搜集到的身处太空时的生活图片及视频,让学生们更深刻的体会太空与我们所生存环境的差别。同时,可以为同学们播放首次太空授课时的视频片段,如在太空中漂浮、称重时物体重量的变化、以及水球和水膜的制作等,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之余,收获与学习主题相关学问。

    从小小的语文课堂上激发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为小学生种下“中国梦”的种子,从小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刻苦学习的习惯。推动教学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广泛涉猎,开发其兴趣爱好。

    四、开放思维,拓展新形式

    传统教学中往往只是注重對课文的朗读和文字的讲解,不免枯乏无味。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转化为光、声、影相结合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在教学《彩色的梦》时,课文中描述了彩色铅笔画出的草坪和森林的景象,学生对事物和相对的颜色有了初步的认识,而后续的仿写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描述自己脑海中的大海和草原上的景色,当学生不能自主想象大海及草原的画面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大自然的景象,或者相关场景的绘画过程,同时引导学生,传授观察事物的方法、内容和重点,便能够让同学们直观的发现大海及草原上的事物,捕捉相应的色彩,再次提问时,学生可以更详细的表述所看到的画面,就能够更加自主的进行仿写。也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画笔,仿照绘画视频,画出自己想象中的大海和草原,从图画中找出学生对于所描述景象中模糊不清的地方,进行指导,这样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自主思考活跃的情况下,教师只要稍作引导,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是大势所趋,在语文教学中也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恰当的运用“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不仅能够提高授课效率,减少学生课后学习的压力,让低年级学生更好更快的适应小学课堂。科学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创新语文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信息技术亦有其弊端,教师应看到它的优势与不足,让它与语文科学有机融合,更好的进行教与学[2]。

    参考文献

    [1]戴晓娥.整合视野下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03):110-114.

    [2]黄惠玲.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中语文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2):132.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2: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