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海南自由贸易区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英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 |
范文 | 【摘要】随着海南自贸区的成立和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将涌入海南。乡村旅游作为海南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将面临是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其中,乡村旅游语言环境的建设迫在眉睫。鄉村旅游的语言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在景区公共场所标识系统的国际化,还体现在导游及服务等从业人员的外语交际能力上。本文通过阐述自贸区背景下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英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针对从业人员目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提升其英语交际能力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自由贸易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英语交际能力;策略 【作者简介】王明媚(1981.11-),女,汉族,海南海口人,海口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翻译。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紧接着,公安部又发布了自2018年5月1日起,海南将对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这一系列的利好消息让海南全省人民热血沸腾,踌躇满志。如今,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可以轻松的计划一个海南假期,“说走就走”,享受长达一个月的海南时间。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海南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知名度,而且还会推进海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旅游市场环境的提升。海南的旅游市场,除了耳熟能详的旅游景点,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上百个美丽乡村示范区的建成,将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度假天堂和海南人民的幸福家园。作为外国游客,海南的乡村游将是他们了解海南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首选之地,对他们而言更有吸引力。而与外国游客流利的沟通和交流,尊重文化差异也是从业人员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那么,面对机遇,海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是否准备好了迎接这些挑战呢? 一、海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提升英语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海南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几年发展得日益成熟。据了解,目前海南省已初步建成保亭县什进村、琼海市北仍村、陵水小妹村等52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其中星级382个。美丽乡村已成为海南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海南省政府对于乡村旅游市场也十分重视,推出了一系列活动。比如海南乡村旅游文化节、海南热带乡村旅游月等,吸引着岛内外,乃至国内外的游客体验海南乡村游。2017年海南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951.43万人次,同比增长16.8%,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8.57亿元,同比增长26.2%。截至2017年底,海南已在全省18个市县(三沙除外)建成乡村旅游点516家,其中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示范点12个,椰级乡村旅游点39个。同时,作为国际旅游岛和自由贸易区,海南开通了多条直达俄罗斯、东南亚等地的国际航班,并计划在2020年,实现海南境外直飞航班线不少于70条,加之59国人员入境免签政策,海南已出台了《提升海南旅游国际化水平3年行动计划(2018-2020)》,海南的外国游客已大幅增长。海南乡村旅游景点接待的外国游客的数量也随之增加。近两年,各类乡村传统节日都有不少饶有兴趣的外国游客参加。他们希望能和当地居民进行有效交流,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接待,从而能真正体验到我们中国淳朴的民俗民风。外国游客美好的乡村旅游经历,不仅会起到良好的口碑传播效应,而且会为让初次旅游者成为回头客打下良好的基础。乡村旅游趋向国际化将成为必然趋势。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即:现在在各个乡村旅游景点的工作服务人员、导游、民俗旅游户和农家院的经营者、服务者等)服务外国游客的基本工具。目前,海南的乡村旅游在接待外国游客方面还不成熟,还停留在“本地导游+翻译”的形式。由于一些翻译或是领队对海南乡村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会导致误传,导致游客在旅途中感知度降低,参与热情不高,回头率下降。光靠翻译人员明显是无法满足乡村旅游市场需求的。要想做大做强,提高国际知名度,需要乡村从业人员行动起来。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如何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交际能力,从而提高服务外国游客的水平和质量是提高游客体验感、加快乡村旅游发展的形势需求,而且这个需求随着海南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会变得越来越急迫。 二、海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现状 尽管海南正向着发展自由贸易港而努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海南的教育水平相对于内陆发达地区还是比较落后。外语专业数量少,而且人才极易流失。由于海南高端导游市场不大,导游在外语就业中层次相对较低。据统计,海南的外语导游仅300人左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乡村旅游景点工作服务人员和农家院的经营者、服务者多是本地农民,他们的英语水平大多停留在中学时期或是完全不会的状态,因此,英语口语能力处于极低的水平,更别谈跨文化交际的知识了。虽然他们当中很多人意识到了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岛给乡村旅游行业带来的商机,也意识到了学好一门外语给他们的事业将带来的机遇。但是由于文化程度、学习语言能力和积极性等因素的差异,从业人员的英语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也就参差不齐。再者,由于乡村旅游行业相关部门对接待外国游客服务方面没有经验或是受客观条件限制,他们大多还是依赖于外来的翻译人员,而不是主动出击,自给自足,开办相关英语听说能力或是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来提升本地从业人员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能力令人担忧。 三、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英语交际能力的策略 1.政策扶持,鼓励英语学习。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需要长期的过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不同,英语基础不同,学习的针对性也就不同。乡镇政府、旅游局等相关部门可以出台扶持政策,调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鼓励相关人员在旅游淡季或是闲暇时间报班学习。相关部门可以与高校或是专业机构对接合作,给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提供针对不同程度的英语培训班,开设英语基础班、旅游英语口语、酒店英语口语、跨文化交际、西方礼仪等课程;还可以出台财政上的奖励机制。给报班的从业人员进行学费上的报销或是补助;对通过外语导游考试,或是通过旅游、酒店等英语考核的相关从业人员给予奖励。 2.加强乡村旅游语言环境建设,置身其中。海南国际旅游岛和自贸区的建设,必然会使海南从城市到乡村都越来越趋向国际化。营造良好的国际语言氛围、加强语言环境建设、提升海南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对提升海南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乡村旅游,作为海南旅游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加强其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势在必行。从乡村景区公共场所标识系统语言国际化到农家乐、交通运输、商超等工作人员,特别是各个窗口员工的英语水平,都反映了海南的软实力。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置身于语言环境建设中,在英语交际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的带动下耳濡目染,对提升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3.招募高素质的志愿者,带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提升英语交际能力。乡村旅游行业相关部门可长期招募英语能力强的志愿者,比如:旅游、酒店或英语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或教师;“候鸟型”的外语人才;外籍留学生等。这些志愿者可以和当地从业人员一起共同接待并服务外国游客。一方面,可以作为实践基地培养志愿者的语言等相关能力。另一方面,也给当地从业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语言实践和互助的机会。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可以向志愿者了解更多的西方礼仪、禁忌等跨文化知识,更好的学以致用。 4.贯彻文件精神,实现外语专项培训常态化。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指导意见》,适应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需要,培养我省公民的开放意识,提升公民外语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特此制定了《海南省全面提升公民外语水平行动方案的通知》。在这份方案中,要求建立以公安、交通、旅游、文化、卫生、新闻、商业为代表的公共服务各窗口行业的外语培训体系,充分利用省内外教学和培训资源,通过集中培训、周末培训、夜校培训和网络培训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新闻从业人员、窗口服务人员、导游等特殊岗位人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外语培训,实现从业人员外语专项培训的常态化。这个文件的出臺无疑给了乡村旅游从业人员提升英语交际能力提供了更大的平台和机会。 旅游业目前是海南的支柱产业,是提升经济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作为海南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自贸区的大背景下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促进乡村旅游语言环境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外语能力是发展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乡村旅游走向国际化的必经之路。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培训要扎实推进、相关部门要重视、从业人员要坚持,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达到提升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英语交际能力的目的,从而适应当今社会旅游发展形势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熊建清.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英语口语能力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4(8):123-124. [2]吴洪玮,金丹.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经济发展研究,2018,12:132-13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