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实践 |
范文 |
【摘要】小学阶段的英语语篇学习是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步过渡的,是语篇学习非常重要的时期,更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由可塑期向稳定期转变的关键时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将短文逐字逐句的用汉语解释,并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语法的讲解上,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富有童趣、极强好奇心、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生也会因此而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能够丰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缓解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语篇教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英语语篇;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何惠琴,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福利路第一小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省级规划课题《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研究》成果,批准文号:GS[2019]GHB0086;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市级个人课题《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英语四年级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成果,批准文号: LZ[2019]GR2485。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随着词汇量的增多、对话话轮的内容的丰富,尤其是阅读版块的出现,这些都无形中给了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语篇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学生提升整体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更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由可塑期向稳定期转变的关键时刻。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会将短文逐字逐句的用汉语解释,并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语法的讲解上,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并且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富有童趣、极强好奇心、好动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生也会因此而逐渐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帮助学生缓解畏难情绪,充分调动学生对于语篇教学的学习兴趣,感知它的魅力所在,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养,为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一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在语篇教学中的预习、新授、巩固环节,思维导图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图形将语篇的关键信息与重点内容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从而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在新课的前置性作业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前置性作业与课前的预习有所区别,它更注重对新知的拓展,同时兼具趣味性。通过完成前置性作业,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主动参与的学习动机,而且还可以使教与学都更具针对性。在小学英语语篇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完成课前的前置性作业,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使他们的思维过程可视化。 2.思维导图在阅读教学新授环节的运用,使学生学会了梳理知识,把握了阅读篇章的重难点,教师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记忆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3.巩固环节,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引导学生构建语篇框架,理清文本思路,巩固所学知识,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尤其增强了学生课堂上阅读篇章的复述效果。 小学阶段的阅读篇章基本上都以趣味性内容为主,学生比较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很高。但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即便是遇到了感兴趣的话题,由于语言基础薄弱,组织能力欠缺,在语篇的输出,如复述、朗读环节就会输出困难,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影响学习积极性。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分析课文,将课文中的语言知识提炼出来,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炼出文章的主题脉络,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记忆、复述课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PEP五年级上册Unit5 There is a big bed Part B Read and write时,可以这样设计: 思维导图的持续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把知识的重难点用图画和线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将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上,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结构化的记忆,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從而提升学习效果。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不同的课型运用思维导图,不但可以丰富教学手段,通过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提高学生理解、分析、概括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得到长足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建军,李光强.思维导图辅助英语阅读教学例谈[J].教育科学论坛.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