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新媒体:玩的就是创意 |
范文 | 蔡冬梅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在全国媒体融合中的地位就不多说了,它与内蒙古日报社共同创建成立的大青山工作室也开全国党媒风气之先,让其他省区市党媒兄弟非常眼热。今年两会期间,大青山工作室强力出击,连续推出3个“爆款”产品:《奔跑吧 内蒙古》《外星人来了》《送你一幅内蒙古“十骏图”》。该产品一经推出,便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一片点赞声,手机纷纷被刷屏,点击量从十几万到上百万,最后达到1100万+。中央领导在不久后视察“中央厨房”时,《奔跑吧 内蒙古》也作为代表产品被展示。 新媒体:创意才是硬道理 2月28日,全国两会前夕,我和一位同事来到人民日报社,先后在“中央厨房”和报社总编室学习,历时52天。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的各位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更被他们那种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不断精益求精的精神和新媒体理念所折服、所感染。半个月的时间里,“中央厨房”频出大招,从《我来北京开两会》《全国两会喊你加入群聊》《我们给总书记寄明信片》《我的两会秘密花园》到《厉害了,word检查官》《当民法总则遇上哪吒》等产品刷屏凶猛,其中《全国两会喊你加入群聊》这款H5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点击量突破600万,实现了病毒式传播,评论量超过16万。从可读到可视,从“自嗨”到全民刷屏,“中央厨房”瞄准了创新报道,将两会的特殊性和党媒身份的特殊性相结合,实现了传播价值的最大化,新颖活泼的创意画风也收获了大批自来水。 在“中央厨房”的学习使我深深认识到,一个出色的新媒体产品一定是内容与用户关联度很高的产品,如此才能形成良性闭环,使其成为传播链上的志愿者。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新媒体制作技术团队做支撑,这一点尤为重要。说到底,一个好的新媒体产品的诞生,从思路、文案、大数据、图片、动漫、视频,一直到后期制作等,都是一个团队精诚合作共同打造出的产物,也因此具有强大的新闻传播力。 在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学习期间,我了解到,我们每天所接触到的那些新媒体老师都特别年轻,大多来自全国甚至海外很有影响力的网站和技术公司,几乎都是他们那个领域的骨干。由于人民日报社打破了旧有体制机制的束缚,使这些年轻的生力军得以有机会投奔到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的旗下,大展身手。所以,建立新机制,向社会各界招贤纳士,建设一支年轻有活力的新媒体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要作好新媒体产品,首先是要有強烈的事业心和新闻敏感,能够捕捉到在大背景下的新闻关注点,并以此为切入点,创新思维,酝酿出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和效果的新思路和金点子,也就是说,创意才是硬道理。其次,要有深厚的新闻写作功底和驾驭各种新闻题材的文字能力,要重构话语体系,要从党媒传统的“老干部画风”转移到“年轻语态”,在新的话语体系下谋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学习中,我也深深意识到,“中央厨房”是新闻生产的大脑和神经中枢,它融通策采编发环节,促使传统媒体更加有效地统合新媒体,确保资源的有效流通与共享,推动形成从以报纸为中心转向报纸与新媒体并重的全媒体生产机制。它就像一条流淌着的大河,它的上游是各种新闻事实;经过记者的策划或采写,来到中游;最后,经由“把关人”的编辑与审核,形成相应的媒介产品,到达下游,形成一种有机运动的生态系统,大大提升了新闻采编和内容分发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观点需求、情感需求、趣味需求,并连接受众、聚拢受众、沉淀受众,这也正是现阶段媒体深度融合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评价“中央厨房”机制成功与否的标准。 传统媒体:策划还是硬道理 随后的日子,我开始在人民日报总编室的经济新闻版进行学习。 总编室的分类新闻版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体育、假日生活、报网互动、藏文版、视觉等。每天上午,经济新闻版的微信工作群里格外热闹,每个编辑都随时关注人民网、新华社通稿和各大网站滚动发布的各类经济时讯和国家层面的重点经济新闻,从中遴选出当日版面的稿件,或根据得到的资讯线索进行约稿。同时,针对当下出现或发生的经济现象或事件进行热烈讨论,找准关注点后,马上认领采写次日见报的版面言论稿件。 下午3点,编辑开始对遴选出的稿件进行精心编辑,重点打造版面头条和倒头条。夜班一般是从晚8点半开始,由于白天作了充分的准备,编辑们的稿源很充足,也很从容,所以夜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稿件的标题进行精雕细琢。 在这里,我主要想谈谈人民日报经济新闻版的自主策划,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选动作或二级策划。以今年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策划报道为例。 2016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2017年重点工作除了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之外,另一项就是农业供给侧改革。而农业供给侧改革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调整农产品种植结构、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狠抓农产品品牌创建、推进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针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经济新闻版精心策划了一组系列报道,并在春节前与5个省市的5位回乡探亲记者约稿,商定了每篇稿件的方向。在今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的当晚,经济新闻版就迅速推出了系列报道《探路供给侧·回乡看三农》的首篇,积极呼应中央的决策部署。随后的几天里,其它4篇稿件相继刊发,社会反响强烈,受到了相关部门的表扬,并获得参评全社好新闻作品的资格。 两会期间,经济新闻版又从面到点,继续跟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度报道,几位版面编辑记者组成调研小组前往四川省,对这个农业大省的供给侧改革进行调研采访。两会之后,此系列3篇在版面头条陆续见报:“探路供给侧·怎么种——一喜一忧看账本”“探路供给侧·怎么养——老梁的生态账算得好”“探路供给侧·怎么赚——升级版农家乐 账本更厚了”见诸报端。这一组深度报道刊发后更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四川省委宣传部特意致函人民日报社表示感谢。 人民日报社总编室每两月定期组织一次好新闻评选,参选者都要自己制作演示文本进行竞争,即用各种风格的PPT来说服评委为自己的新闻作品打分投票。我们有幸赶上了今年的第一次评选。现场业务氛围浓郁,形式热烈活泼,在领略中国第一党媒采编队伍风采的同时,也深深地被感动,很受教育。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长 青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