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浅谈当代纪录片“回归的乡土文化”
范文

    【内容提要】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所引发的时代巨变使得城市和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城市与农村发展差距逐渐加大,农村的乡土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近年来,在纪录片领域开始逐渐将视角转移向乡土文化,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道》再到《记住乡愁》第二季等,该类型纪录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虽然这些纪录片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或从美食视角出发,或从特产角度出发,或从宗族文化角度出发,但其创作精神中都包含着对于家乡的认同、对于儿时的回忆、对于自然的向往。本文从文化内涵、表现形态、社会渊源三个方面对当代纪录片缘何回归于乡土文化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乡土文化 纪录片 视角

    一、当代纪录片中的乡土文化内涵

    1.乡土文化的内涵

    当人们开始讨论或研究乡土文化,有这样一个人物我们无法避开——费孝通。费孝通在乡土文化方面的研究最具权威性。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给文化下过这样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者群体,共有的生活方式与观念体系总称。”①乡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②其实,乡土文化早已扎根于中国这块广袤的土壤之上,变化最为突出的时代当属清末时期,自清政府丧权辱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中国便由“天朝上国”变成了“乡土中国”。而在此后的百年时光里,乡土文化一直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新的格局乍现。城乡二元结构开始出现,资源分配开始不合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由此也使得人們在奔波之余、茶余饭后开始思考自己的乡土回忆。

    2.纪录片的乡土文化内涵

    纪录片与乡土文化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实早在弗拉哈迪的《北方的那努克》一片中就可以发现,纪录片的镜头已经伸向了与社会化、工业化相背离的乡村。虽然事实上影片中的爱斯基摩人的生活已经不是“片中的样子”,他们已经学会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诸如使用武器来射杀猎物等等,但镜头确实已经开始转向了广袤的乡土。到了格里尔逊时代,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出现了,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漂网渔船》,“将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劳动生动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观众身临其境地漂浮在大海上,跟随着渔船一同起伏、摇晃,分享渔民撒网、收网的紧张,收获的喜悦以及在码头鱼市中那种拥挤在喧嚣人群中摩肩接踵的感觉。”③与此同时,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的《雨》《桥》《西班牙土地》等作品,也都跳出工业社会转而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特别是《西班牙土地》一片,影片开始便从西班牙的一个一千五百人的村子表现:清晨,村里的百姓打扫院落。面包师赶做面包,一支由村民牵着骡马组成的运载粮食的驼队向首都马德里出发......可以说,纪录片在发展之初就已经将镜头切入到了乡土中,并包含了乡土文化的内涵。那么纪录片的乡土文化内涵到底是什么?从纪录片的历史发展来看,笔者认为,纪录片的乡土文化内涵应该是影像背后对工业文明的一种“叛逆”,是社会人的一种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心理诉求。

    二、当代纪录片回归乡土文化的社会渊源

    1.宏观视角——社会变迁中纪录片的历史使命

    改革开放以来,东方这块土地上发生了种种奇迹。经济始终保持着中高速的发展模式,虽然成绩显著并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但也存在诸多发展诟病:紧张的城市生活引发了多种社会疾病,例如抑郁症、自闭症、强迫症等,高速发展的模式,使得人们急功近利,无所不用其极。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等事故频发;国外文化蜂拥而至,人们忽视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崇洋媚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甚嚣尘上。以上种种迹象给乡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和损害,特别是在过去20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中,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开始大拆大建,使得老百姓告别了具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割断了城市的历史文脉。根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开展的普查显示,我国230万个村庄,已由2005年的5000个锐减到如今的不足3000个。最具代表性的案例是广东东莞市的塘尾村,该村是中国稀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村落的古代格局保存相对完整,但距离其不到500米的地方,则是工业区和交通干道。随着交通越发便利,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农村之间都联通了公路、高铁,并由此带动了农村的旅游事业,也正因为如此,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给村落的整体和谐和乡村文化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还值得我们忧虑的问题是空心村的大量出现,空心村是指:“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诸多村民由于各种原因的迁徙和撤离,致使原来赖以生存居住的村落,出现大部分的‘空巢现象,即农村成人‘缺席,房屋犹在,却是无人居住,造成大量闲置状态的现象”。④当下,面对种种窘境,纪录片必须承担起时代赋予它的新的使命,即展现农村风貌,弘扬乡土文化,这恰好与乡土文化在困境中的回归殊途同归。

    2.中观视角——“混凝土”下茁壮成长的“寻根热潮”

    中国纪录片曾经历过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蓬勃发展时期,用短短十年时间走过了西方纪录片的百年光景,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纪录片发展高潮,可以说是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黄金十年。在这十年里经典作品频出,例如《望长城》《话说长江》《沙与海》等作品,这些作品记录了真人真事,回归了纪实的本性。二十一世纪以来,国产纪录片在观众心中逐渐摆脱了早期枯燥、乏味的刻板印象,特别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开播以来,国产纪录片开始占据受众的收视空间。但如今看来,国产纪录片的量在不断的增加,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在《2011年国产纪录片产业发展报告》中就曾指出:“2011年的国产纪录片产量,按照时间计算,已经超越美国等主要纪录片出产国。”⑤现在已经是2017年,随着《我们诞生在中国》在北美市场的播出,我国纪录片在国际舞台上也频频“现身”。但总的来说,优质的纪录片仍是凤毛麟角。中国纪录片需要优质的作品,这是纪录片发展最急需的时代紧迫感。从2012年5月,大型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央视频道播放后,取得了举国上下一致好评,紧接着又于2014年推出了第二季,2015年推出了第三季,并于2016年1月7日公映了电影版《舌尖上的新年》,在此类节目的影响下,《味道》《味道中山》《北京味道》《记住乡愁》等一系列纪录片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反映乡土文化的纪录片在时代背景下既是推陈出新、力争上游的发力表现,同时又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轮“寻根热潮”。现在的城市人,大多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他们还能回忆起乡土曾带给他们的欢乐与满足,那个时候物质条件虽然较艰苦,但却没有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压力,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紧张的生活节奏带给现代人的是乏味与单调,人们在休息时间更愿意去自然环境舒适的农村景区寻找久违的大自然,去感受那里的乡土文化。一方面,城市如推土机般的发展,高楼大厦林立,乡下年轻人大量涌入城市,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前行,在这种经济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乡土文化必然会发展滞后,难以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试想一下,背井离乡在外奔波的农村人或已经走出农村扎根城市的城里人在看到自己家乡的景象、美食、文化在电视上放映时,一定会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吧。

    3.微观视角——可寻可见的乡土情境

    从广义上来讲,物质的和非物质的都属于乡土文化,中华文明数千年的积淀,处处可见的是曾经的“乡土气息”。乡土情境之“宏大”。中国非但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而且疆域面积广大,中国人民长久生存在这片土地上为人类文明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正因如此,乡土文化才能在纪录片中被充分的发掘和展现。比如,在2012年播出的纪录片《美丽中国》,通过《锦绣华南》《云翔天边》《神奇高原》《风雪塞外》《沃土中原》《潮涌海岸》六集纪录片展现了中国自然人文景观,引发了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新审视与深刻反思;乡土情境之“繁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们饮用的水、我们食用的产品、我们呼吸的空气都受到了“污染”,PM2.5“爆表”、毒奶粉荼毒婴儿、大米掺假等新闻层出不穷,我们生存的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人们开始眷恋清新的空气,眷恋纯绿色、无污染的食品,眷恋属于自己儿时的味道。在《舌尖上的中国》《味道》《嘿!小面》《味道云南》等美食类纪录片中,我们感悟到“民以食为天,食物总是能够唤醒人们最深的记忆。美食类纪录片深知情境建设与情感呼唤的力量,通过情境的感性回归,把热爱自然、怀旧乡愁、血脉亲情等情感体验与受众进行交流,形成了审美共鸣”⑥。而这种味蕾上的魂牵梦绕,就是在将人们牵引到那个纯净、淳朴的回忆中去;乡土情境之“温度”。工作时,现代人在冰冷的水泥建构的高楼里奔波,下班后,现代人又急匆匆的返回到一个个孤立的小区单元里“独活”,现代人已经失去了生活的温度。在纪录片《记住乡愁》中,镜头虽然对准的是古寨和老屋,但其焦点却落在了每一个实实在在的人的身上,这其中蕴含着打动人心的情感的力量。在第七集《远亲不如近邻——查干哈达村》中,纪录片介绍了这个坐落在辽宁省蒙古族自治县的小村落是不同姓同宗、没有族谱、没有以书面形式呈现严格的村训、村规的传统村落。该村独有的“睦邻节”,把邻里之间的互帮互助、蒙汉民族之间的融洽氛围、赡养老人的优良传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结语

    通常学界把纪录片比作生存之镜,纪录片就像是一面镜子,它能够真实反映我们所生活的当下世界,也能记录离我们远去的历史,在镜中,我们能看到自己也能看到别人,这样看来,纪录片选题的意义就十分重大,因为他不仅仅是当代人的记录,也是给后人的借鉴与欣赏。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五千年的文化洗礼中,乡土文化始终占据着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地位。在今天,乡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依然不容忽视和小觑,其将成为实现“中国梦”历史进程的不竭动力。当代纪录片选题乡土文化回归,承载的是民族复兴的伟大愿景,承载的是一代人深深的回忆。

    注释:

    ①费孝通.费孝通九十新语[M].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64页.

    ②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页.

    ③聂欣如.纪录片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第52页.

    ④劉绍欣、王庆位.金辉,中国农村“空心村”问题研究[J],党史传承(百家讲坛),2011.

    ⑤张同道. 2011年国产纪录片产业发展报告.北京师范大学.

    ⑥徐婉晴、卓光俊.浅析我国美食类纪录片的审美之境[J].当代电视,2014(10).

    作者简介:王洋,南京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辑:白 洁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4: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