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刍议学校隐性德育课程化建设 |
范文 | 翟真真 王莹 摘? ?要:隐性德育相较于显性德育,更符合学生易接受的特性。现有的隐性德育由于载体多元,导致德育过程碎片化、实践活动走向随意化、主体能动呈现两极化。系统和有序落实隐性德育的关键环节在于推动隐性德育的课程化建设,综合实践活动是隐性德育课程化最直接、最丰富的课程资源来源,有着其他资源难以比拟的优越性,其各个环节的内容都会对人的知情意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化;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简介:翟真真、王莹,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天津? 300387) 中图分类号:G631? ?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6-0053-03 “教育为本,立德为先”,伴随着德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隐性德育开始在教育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而课程化是系统、常态、有序的德育渗透的必然走向,课程化需要借助实质性载体,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全新理念以及全方位的要求与隐性德育达成了天然的契合。一、隐性德育课程化的概念界定 隐性德育的本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共同活动,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图、有预期地传递“经验”的活动和过程;这些“经验”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潜移默化地传导给隐性德育主体——学生;隐性德育是一种隐蔽教育意图的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学生无意识地获取教育性经验,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课程化”中“化”表明将某种事物转化为课程,赋予其课程的属性。因此,隐性德育课程化就是将碎片的、随意的、临时应景的隐性德育资源通过课程这一路径转为目标明晰、内容系统、时间规划、方法有效、评价科学的课程,从而使隐性德育实现序列化、层次化、系统化发展。二、隐性德育课程化的必要性诉求 当前,隐性德育尽管已被中小学所关注,但隐性德育的现实走向存在偏颇。具体表现为:首先,载体多元导致德育过程碎片化,除课堂教学外,课表外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规章制度都能帮助其破解“单兵作战”的瓶颈。但是多元的载体容易将原本完整的德育目标和内容割裂成若干碎片,而碎片化、零散化的渗透方式更是妨碍了对学生的系统渗透。其次,實践活动走向随意化,隐性德育常常缺乏协作而效果不佳,又或者疏于规范而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受功利主义影响,教师本应该利用语文、历史等人文学科对学生进行道德渗透,但大部分教师只是传授知识而并未深入挖掘各个学科背后的德育价值。最后,主体能动呈现两极化。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隐性德育时,他们往往习惯于将主动权抓在自己手中,专注于教授内容,形式僵硬,这无疑会削弱学生自主践行道德的欲望。长此以往,隐性德育的本质目标与实际落实就会被迫走向两个极端。 布鲁姆在《教育学无知》一书中谈到,隐性课程对于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强有力的持续影响,因此,将隐性德育融入课程,整体、系统、有序、规范、常态地落实隐性德育,有利于有计划地、持续地对中小学生价值观及人格形成产生长久的积极影响。以“生命·实践”为取向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变简单的行为操练为丰富的生命实践,使得学校德育建立在坚实而生动的生命实践基础之上。三、隐性德育课程化建设的路径:综合实践活动 隐性德育课程化呼唤隐性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也符合当今德育改革的趋势。由于隐性课程中的德育影响“隐藏最深”,是“间接里的间接”,一般不被教育实践者所关注,为了凸显其重要性,有必要将它独立出来做专门的分析。 1. 综合实践活动何以成为隐性德育课程化的选择? (1)目标的相符性,隐性德育课程化要求目标设定上明确可操作、层次化分明。而综合实践活动契合了这一诉求,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目标清楚明了,如小学阶段价值体认被具化为通过参与少先队活动、场馆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获得有积极意义的社会价值认知初体验,形成集体思想、朴素的爱党情怀;另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已被列入中小学必修课,在目标设定上层级递进,形成了小学、初中以及高中的三学段目标体系,如在小学阶段目标设定为培养学生的初步体验能力,而在高年级阶段则会上升到践行社会公德等国家领域。 (2)内容的适切性。隐性德育课程化要求内容需明确具体,要求对潜藏在各种环境中的隐形德育内容要素进行组织和筛选,形成教师可传达、学生能真切体悟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详尽细致,虽然也遍布于各种环境中,课堂、校园、社区、工厂都是其广阔的施教领域,但对于内容的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有着明确要求,分为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大板块,各大板块分为不同类型的具体的实践主题,每个主题有相应的教学提示,方便师生操作学习。 (3)实施路径的一致性。隐性德育课程化要求实施做到情感体验与实践活动相统一,综合实践活动毫无疑问契合了这一要求。一方面,综合实践活动在课程实施上以多样的探究活动为载体,强调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来完成自我构建式学习;另一方面,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教师有意无意地传达一种教育信念和价值贯穿着学生的情感体验。基于此,笔者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作为学校隐性德育的生长点。 (4)评价规范的同一性。隐性德育课程化要求确立科学、规范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在教育部2017年9月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写实记录、建立档案袋等评价方式,并且将其作为招生录取中综合评价的参考之一。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完整可操作的评价标准保障了其科学性,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将综合实践活动作为隐性德育课程化的载体可以利用其规范的评价方式提高隐性德育的实效性,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2. 综合实践活动实现隐性德育课程化的现实选择。 (1)通过考察探究来内化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指的是具备一定道德概念的个体,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感知一定的道德现象,通过实践内化社会道德的过程。道德认知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的基础,在心理结构中处于关键的地位。 在当前多元化价值观念以及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价值取向越来越受到诸多隐性因素的影响,价值取向开始表现出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的特征。考察探究从字面上来看包含着考察以及探究这两个部分,同以往的研究性学习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性、探究的生活性以及探究的价值性,也就更加明显地考察学生的价值取向并加以引导和纠正。在目前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存在诸多不良问题,比如,学校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疏于管理,教师成了实施过程中的旁观者,这往往就容易削弱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考察探究的活动步骤以及组织方法,十分注重学生的实际锻炼及发展。笔者认为,学生是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生活实践,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探索,通过在隐含隐性德育价值取向的生活实践中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加以运用,验证自己道德概念的正确与否;通过对道德冲突的判断以及选择,将道德感知内化成自己的道德观念。 (2)通过社会服务来激发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和情绪态度。道德情感的激发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只有身处在真实的道德生活中才能感受到其价值,才能有亲身感悟后的道德情感。因此,组织学生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学生直面并参与社会现实,有助于其对道德规范的本质进行深入理解。 社会服务,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去社会中,以满足他人或其他社会组织需要为宗旨进行劳动。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形式,被明确写入指导纲要,成为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有人员组织的教育实践类活动。学生走出校园,与实际生活产生互动,深入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如学校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参加文艺汇演、送科技下乡等活动,不仅有利于服务社会发展,同时这种实践教学方式还可以使学生在此过程中认识到服务社会的价值意义所在,领悟其人生价值的实现路径,从而让思想品德得到发展和提高。在服务过程中,由“客”变“主”,学生开始承担现实的责任,不仅可以培养其热爱奉献、不畏疑难的品质,还有助于学生荣誉感、正义感的养成,进而达成强化其社会责任感的目标。 (3)通过设计制作来养成道德意志。所谓德育意志,是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或责任中克服内心障碍和外部困难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实践过程中不畏艰难、坚韧不拔、战胜自私懒惰,积极担责、乐于帮助他人。道德意志是道德培养中的关键一环,道德行为的形成需要道德意志的有力支撑,而道德意志是历经持久的实践活动锤炼而成。道德主体在自身实践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积极体验,以培养不畏难、努力战胜困难的自信。在集体中,与他人互相帮助,最终通过与周围人共享成功快乐,达到培养其不懈奋斗的品质的目的。 设计制作,顾名思义,指由学生运用各种工艺、器具进行自主设计,然后将其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的过程。其活动形式新颖丰富,学生兴趣度高,如泥塑、陶艺、程序设计等。在设计制作中,由于学生技术水平及动手能力的局限性,困难是难以避免的。当实践主体发生困难时,由于其有确定的目的,受到强烈的成功意识支配,因此努力战胜困难、锲而不舍的道德意志由此体现。当周围同学遇到障碍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挑战,以培养他们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可贵精神。由此,學生在自己动手制作中及交流展示互动中,通过成功体验的获得及实践中困难的磨炼,促进其“善良意志”的养成。 (4)通过职业体验来产生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指的是在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它是人的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以及他人对行为主体道德评价的依据,是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之一。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的能力。如何有效地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去挖掘其中道德判断以及道德情感的指引作用,以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当今学校亟待解决的。 职业体验,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认识各项职业。职业体验最早发端于体验式学习,其内涵以及发展要追溯到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长期处于教育边缘但又始终无法割舍,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且本身具有其他教育所无法比拟的情境性、综合性、反思性和行动性等特征。但实践证明,职业体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学校教育的学科化弊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孔子曾指出:“不观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深泉,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巨海,何以知风波之患?”比如说,通过职业体验学生可以及早地了解到成人想要传达的教育观念以及交际理念,有效地规避了灌输式说教,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不道德行为的反思。直接式体验可以使道德情感的引导成为学生道德行为的内驱力,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体验的深刻性、持久性,能够让他们在面临道德冲突的时候处事不惊且敢于行动。 总之,通过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促进隐性德育的课程化建设,促使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月玺.学校隐性德育实施的理论基础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116-119. [2] 张松德.课程化:学校德育实践活动的必然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47-48. [3] 易连云,邓达.学校德育的知识基础与德育课程变革[J].教育研究,2007,(2):17-21. [4] 檀传宝.德育形态的历史演进与现实价值[J].教育研究,2014,(6):25-32. [5] 段鸿.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6] 陈建名,郭峰.学生道德情感教育正能量志愿服务实效性探析[J].中国教育学刊,2013,(S1):124-126. [7] 王国轩,王秀梅.孔子家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责任编辑? ?朱泽玲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