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新时代能源的宠儿
范文

    张运飞 李红英

    

    

    

    一、设计理念

    2019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笔者在教学设计中力求做到立意新、情境真、实验活、活动实、设问巧,以期与学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二、教学背景

    1.课程标准

    本章节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的内容,2017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作了明确要求(详见表1)。

    2.教材分析

    “原电池”是高一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的内容,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必修2只要求学生知道简单的单液原电池及工作原理。从教材体系来看,它是学生之前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物电解质溶液、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知识的应用与发展,又是学生后续学习选修4“电化学基础”的理论基础。

    3.学情分析

    从高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生活经验来看,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理论知识,对化学反应与能量守恒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电池及其产品,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但实验设计能力及抽象概念构建能力相对较薄弱。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宏观现象和微观变化的角度解释铜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会描述原电池的概念。

    2.让学生在探究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过程中,体验構建原电池模型的过程。

    3.使学生通过学习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感受化学能量转化的独特魅力和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难点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五、教学过程

    1.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2.教学过程

    环节1:我的心愿——贺卡送上最美祝福

    教师:人的生命历程中会有很多的节点,生日就是其中一个重要节点,今天咱们班有两位同学过生日,我想把最美的祝福送给他们(展示音乐贺卡,打开第一张贺卡音乐响起,打开第二张贺卡音乐不响,为什么?将贺卡发给学生观察)。

    学生观察贺卡,发现贺卡不响是因为没有安装电池。

    教师:没有电池音乐不响怎么办?如何使音乐响起来?

    学生安装电池。

    教师:请大家打开必修2的目录,看看我们该查阅哪部分知识呢?

    学生阅读第三章第二节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跃跃欲试。

    设计意图:由生日贺卡没有电池音乐不响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手头工具(手机、教材)思考解决方法,体现“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

    环节2:原电池工作原理探究——概念建构

    教师:我看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动手实验,实验用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大家都清楚了吗?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做好记录,思考问题,实验用品及实验装置见图2、图3。

    教师:实验过程中大家观察到了哪些现象?

    学生:电流表指针偏转,铜片上有无色气泡生成。

    教师:铜片上的电子是哪种物质失去的?如何转移到铜片上的?

    补充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减轻,铜片无明显变化。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实验中能量的转化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教师:刚才大家做实验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不一致,有的小组指针偏左,有的小组指针偏右,这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学生:可能是正负极接反了。

    教师:如何通过实验验证电源的正负极呢(详见图4)?

    学生归纳原电池概念、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教材提炼有关信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分析提炼能力;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原电池概念及工作原理,并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利用干电池的正负极推理出原电池装置的正负极,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体现他们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及“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核心素养。

    环节3:原电池形成条件探究——模型建构

    教师:装置中的铜片参与反应了吗?铜片的作用是什么?能否用其他物质代替?

    学生思考回答,进行实验探究(详见表2)。

    教师:大家能否根据表2中的6组结果对实验进行分类(引导学生归纳原电池构成条件)?

    学生观察结果,分类归纳原电池构成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原电池思维模型(详见图5)。

    学生构建原电池思维模型。

    设计意图:通过实验,让学生在了解原电池概念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探究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环节4:送上最美祝福——展望未来

    教师展示:华为手机销售场景、比亚迪电动公交车及伦敦比亚迪双层电动巴士、氢燃料电池电车及吉利会飞的新能源电车等图片。学生观看后,发出一阵阵惊叹声。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可以“制造”电池了,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制造的电池给音乐贺卡供电。

    教室顿时响起了美妙的音乐,学生唱生日歌,送祝福。

    设计意图:通过电池的实际应用事例,让学生切身感受以各种电池为动力的产品为我们的高品质生活带来的便利,通过赠送小礼品向他们传递学科精神。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区级示范课,在上课前我了解到执教当天班上恰好有2名学生过生日,就充分利用这一点建立了一条情感主线。大家听到班上有同学过生日,因为没有电池贺卡音乐不响没法送祝福时,纷纷发言,共同想办法解决。在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形成条件时,当学生看到板书上精美的思维导图及“干电池”雏形时,自发地鼓起了掌,这就是化学之美。学生用自己制作的电池使贺卡的音乐响了起来,课堂教学氛围温馨和谐,相信这节课会为学生留下难忘而美好的回忆。在以后的执教生涯中,我将倾注情感和心血专注于化学教学,享受每一节化学课的幸福。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第七十中学? ?陕西省宝鸡市斗鸡中学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