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谈莆田市森林防火现状及对策 |
范文 | 林秀霞 摘 要:该文阐述了近年来莆田市森林火灾的发生情况、发生规律及森林防火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野外火源管理难、基础设施较薄弱、护林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消防队伍战斗力较低等,并针对性地提出推进护林员管理机制改革、加强先进防火物资装备建设、建立市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补助机制、完善警地联动扑救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动配合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森林防火;问题;对策建议;莆田市 中图分类号 S762.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04-0068-03 森林火灾是指在森林燃烧中,失去人为控制,对森林产生破坏性作用的一种自由燃烧现象。发生森林火灾的三大要素是森林可燃物、气象条件和火源。3个要素同时具备,则会发生森林火灾,若其中1个因素不具备条件,则不会发生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既是自然灾害,也有人祸因素。因此,森林火灾不可人为控制消灭,但可人为防范、积极扑救,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1 森林防火现状 1.1 森林资源概况 莆田市国土面积38.5万hm2,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3.38万hm2,其中生态林8.83万hm2、商品林14.55万hm2,森林面积23.17万hm2,森林覆盖率60.18%,森林蓄积量1163.67万m2,林地保有量23.38万hm2。全市共有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有林场、4个风景区、11个森林公园。 1.2 森林火灾发生情况 据统计,近3年来全市发生较大森林火灾8起,其中2017年发生较大森林火灾5起,过火面积70.3hm2,受害森林面积51.4hm2,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22‰;2018年发生较大森林火灾2起,过火面积16hm2,受害森林面积10.3hm2,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5‰;2019年发生森林火灾1起,过火面积2.7hm2,受害森林面积2.14hm2,森林火灾受害率为0.01‰。2017—2019年,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均控制在福建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0.8‰)。 1.3 森林火灾发生规律 全省森林防火期从每年9月15日到翌年4月30日,分为秋冬季森林防火期和春季森林防火期。森林火灾一般发生在防火期,非防火期(夏季)一般很少发生。森林火灾主要发生阶段在春节、元宵、清明、重阳、冬至等节日期间和春耕春种、秋收冬种农林生产活动高峰期。森林火灾起因绝大部分为人为火源,其中生产性火源主要有清杂烧荒、烧灰积肥、烧田边草、炼山造林等;非生产性火源主要有上坟烧纸、寺庙进香、野外吸烟、野外玩火等,其中清明、冬至期间群众上坟烧纸、放炮引发的森林火灾尤为突出,约占总起数的1/3。 2 主要做法 2.1 抓责任落实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政府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地区森林防火工作,森林、林木、林地经营者在其经营范围内承担森林防火责任。省政府每5年向市、县区2级下达1次森林防火责任书,市对县区、县区对乡镇也分别下达责任书。省、市、县区森林防火指挥部每年对执行责任书情况进行检查考评,推动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落实。 2.2 抓宣传教育 绝大多数森林火灾是由于群众不慎用火引起,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讲,“防火就是防人”,只有加强森林防火宣传,提高广大群众森林防火意识,才能最大限度消除森林火灾隐患。近年来,莆田市每年分别于春季和秋冬季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发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应用微信、标语、宣传牌、倡议书、宣传车等方式,大力宣传森林防火法规、野外用火安全知识等;在高森林火险期、重点节日,基层乡村还派出干部、护林员进村入户开展面对面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解决农村用火主体(老、少、妇)“三不”(不懂法、不识字、不懂普通话)问题,努力消灭宣传死角。 2.3 抓火源管控 嚴格野外火源管控是严防森林火灾发生的关键举措。一是严格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大力推广应用不炼山造林技术,对确需采用炼山造林等生产性用火的,严格审批条件,确保安全用火。二是严格火种入山检查。在高森林火险时段和重要节日,在林区要道和景区入口设立临时检查站,加强对进山人员的检查教育,努力把火种堵在山下林外。三是严格林区防火巡护。组织乡村干部,特别是护林员深入林区山头地块开展防火巡护,及时制止违章用火。四是严格特殊人群管理。对智障人员、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明确监护人管理责任,严防玩火弄火引发火灾。五是严格落实禁火令。在高火险期,政府及时发布禁火令,禁止一切野外用火,严格落实禁火措施。六是严格查处违章用火。对防火期内野外违章用火的,努力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违反禁火令行为的,公安机关给予治安拘留处罚。 2.4 抓预警监测 火险预警、火情监测是抓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一是加强与气象部门的联系,开展中长期森林火险预测和每日森林火险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近年来,省、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平均每年共发布高森林火险预警信号(4级及以上)6~9次,时间合计50~70d。二是利用林火卫星监测、气象多普勒雷达探测、地面巡护等手段,对森林火情进行全天候和立体式监测。通过福建省森林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利用气象多普勒雷达、极轨卫星、葵花卫星监测疑似林火热点;利用气象部门分布全省各地的气象站台监测的气象要素进行测报森林火险预警。 2.5 抓设施建设 一是抓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提高森林自身抵御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据统计,目前莆田市保存生物防火林带面积共约0.17万hm2,长度约1200km,主要分布在山脚田边和山脊处。二是建设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市、县、乡(国有林场)3级利用现有的房屋建有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54处,贮备各类扑火机具2万多把(台、部、套)、个人扑火防护装备2100多套、无人机2部,市本级(含省级)储备库储备二号扑火工具、风力灭火机、灭火水枪、动力喷务器、高压水泵、油锯、割灌机、个人扑火防护装备、对讲机等各类扑火装备3000多台(部、把、套)。 2.6 抓消防队伍建设 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是提高应急处置森林火灾能力、减少森林火灾损失的主要举措。仙游县共有县级队伍210人,乡级队伍11支308人;涵江区共有县级队伍50人,乡级队伍5支50人,人员来自林区农民,每人每月工资200~500元,资金列入区级财政预算;城厢区依托区公安局网格员建立区级队伍50人;秀屿区依托4个乡镇治安联防队建设4支区级队伍40人。荔城区、湄洲岛、北岸目前还未建立县级队伍。除仙游县、涵江区外,其他地方乡镇也都建立了乡级队伍,每支乡级队伍人员25~35人,队员主要由治安联防队和乡镇干部兼任,没有消防员工作工资。同时,各地每年一般开展1次扑火技能培训或扑火演练工作,提高队伍扑火战斗力。 2.7 抓火灾扑救 坚持“打早、打小、打了”的扑火原则,努力减少灾害损失。一是抓好扑救戒备工作。在清明、冬至等重点节日和高森林火险预警时段,县、乡2级森林消防队伍集中待命,确保一接到火情能快速出击扑救。二是领导靠前组织指挥。一旦发生火情,立即启动扑火预案,有关领导及时赶赴现场,全面掌握火情态势,科学组织扑救,坚决防止发生扑火人员伤亡事故。三是重兵抓扑救。在接到火情报告时,第一时间投入足够的扑救力量,力争扑灭初发火情,减少损失。当火灾面积较大、当地扑救力量不足时,果断联系驻莆武警部队或泉港森林消防大队支援扑救。四是认真清理火场。明火扑灭后,继续组织足够力量认真清理和看守火场,严防死灰复燃。 2.8 抓值班值守 为确保森林防火信息特别是森林火灾信息的畅通,森林防火实行全年24h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涉及森林防火信息报送主要有4项制度,即森林火灾信息归口分级报告制度,森林火灾有火必报制度,卫星林火监测热点核查零报告制度,高森林火险期、重要节日、敏感时期和上级森防指指定时段森林防火调度日报制度。在森林火灾信息报送中,禁止发生漏报、迟报、少报、不报的现象。 3 存在的问题 3.1 野外火源管理难度大 一是莆田市人多地少,山田交错,广大林区农村林事、农事及各项工程建设用火频繁;二是莆田市有着清明、重阳、冬至扫墓的民俗,极易因烧纸放炮引发森林火灾;三是进山入林游玩的人员增加,野外乱丢烟蒂、烧烤等现象多;四是莆田市林地中分布大量的寺庙,节日期间群众经常进山烧香烧纸。野外火源点多、面广、管理难度大。 3.2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薄弱 一是扑火设备较落后,主要还是应用2号扑火工具和便携式风力灭火机等较落后机具进行灭火,背负式风力灭火机、高压水泵、无人机等先进新型的扑火机具应用较少。二是火情监测预警手段较单一,主要还是采用人工(护林员)地面巡查为主,还没有应用先进的林火视频监控手段,而卫星、多普勒雷达监测预警又存在监测时间差、准确率不高的问题。三是生物防火林带密度不高。目前全市生物防火林带密度只有5.1m/hm2,且质量不高,防火作用低。 3.3 护林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仙游县已完成护林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统一护林员管护任务、工资待遇、管理考评标准,提高了护林员工作积极性。其他地方还未开展护林员管理体制改革或改革不到位,护林员工资待遇低、差别大、管护面积不一,管理考核机制不健全,造成护林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防火巡护工作不到位。 3.4 森林消防队伍战斗力较低 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要有专属营房、营区和装备库,在防火期内要集中食宿、准军事化管理,在接到扑火任务10min内集结完毕,且出勤率不低于90%;乡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在高森林火险期集中食宿、准军事化管理,在接扑火任务30min内集结完毕,且出勤率不低于80%。但莆田市已建县、乡2级森林消防队伍均未达到这一要求,既无基本的集中食宿营房等条件,队员工资又很低甚至没有,造成队员训练水平、扑火积极性都较低。 3.5 野外火源管理面临新挑战 涵江等4个区林业部门合并入自然资源局,荔城区森林防火与灭火职责都划归区应急管理局,发挥护林员在防火巡护方面的骨干作用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森林公安转隶,林业执法机构定位也未理清,将对查处野外违章用火和火灾肇事者力度造成影响。 4 对策建议 4.1 推进护林员管理机制改革 护林员是日常防火巡护、防火宣传、发现并制止野外违规用火的骨干力量,在强化野外火源管控、消除森林火灾隐患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要指导协调市林业部门和有关区级全面推进护林员管理机制改革,以区级为单位统筹使用生态林和天然林停伐管护经费,打破以村界为限的管护模式,适当增加护林员管护责任区,提高护林员工资待遇,建立健全护林员“五定”(定面积、定任务、定人员、定报酬、定奖懲)责任制,并为护林员配备服装、手机定位、宣传等设备,切实提高护林员工作积极性和防火巡护能力。 4.2 建设林火视频监测系统 将林火视频监测系统列入应急指挥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广应用高清远程视频、热成像等新技术,提高林火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林火视频监测系统投资大,因此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可先在全市重点林区、重要部位建设监测点。全面推广使用“防火码”微信小程序,进一步强化野外火源管控,实现管理全链条,火因可追溯。 4.3 加强先进防火物资装备建设 增加背负式风力灭机、水泵灭火系统、无人机、阻燃服等先进、新型、高效扑救机具和防护装备,是有效提高森林火灾扑救能力的迫切需要。各级政府都要建立一处面积符合需求的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按标准补足配齐各类森林防火应急扑救物资。市本级还要大力支持武警莆田支队、武警第二机动总队第五支队建立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达到共建、共用的目的。 4.4 建立市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补助机制 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投资大,这也是制约莆田市各地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要建立市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补助机制。县级专业森林消防队伍营房营区等基础设施建设、运兵车辆、扑火机具、防护装备等经费由县区财政解决,队员工资由市财政给予补助;乡级半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所需资金由县、乡财政分担。为适应新时代应急处置管理机制改革的需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应试行建设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承担森林火灾、防洪抢险、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4.5 完善警地联动扑救机制 驻莆武警部队历来是扑救全市森林火灾特别是大面积森林火灾的一支重要力量。要完善与武警莆田支队、武警第二机动总队第五支队的重大森林火情信息共享和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坚持“重兵扑救”原则,确保重大火情处置得到武警部队迅速支援,实现“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标。 4.6 强化多部门联动配合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工作,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需要通力协作、一体运作。各级林业部门要牢固树立全省森林防火“一盘棋”的思想,在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组织下,加强与应急、农业、民宗、文旅等部门的协调沟通,进一步完善部门协同、信息共享、会商研判、联合督导等联动机制,推动形成分工明确、配合有力、齐抓共管、运转有效的森林防火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同时,用好国家林草局主导建设的“互联网+防火督查系统”平台,创新督导方式,线上线下结合,提高工作实效。 (责编:徐世红)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