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渤海墓葬类型及葬俗初探 |
范文 | 曹晶 渤海墓葬是研究渤海国史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渤海国墓葬无论是形制还是葬俗,均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历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就渤海墓葬类型和葬俗进行论述,从而了解和阐述渤海的文化受到了来自周边诸多邻族以及中原王朝文化的影响。 一、渤海墓葬研究概述 不少学者就渤海墓葬进行过探讨,内容含盖墓葬类型、演变、分期、等级、外来影响、葬俗、随葬品等方面。新的考古发掘发现和研究使渤海墓葬研究的范畴不断扩大。朝鲜学者朱荣宪则把渤海墓葬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大型石室封土墓”、“中型石室封土墓”、“小型石室封土墓”。80年代初,李殿福先生著文指出:渤海墓葬类型归纳为土坑封土墓、石圹封土墓、石棺封土墓、石室封土墓以及砖室石顶封土墓五种类型,并认为石圹封土墓是渤海墓葬的主要类型之一。魏存成先生则专门针对渤海王室和贵族的墓葬进行探讨;郑永振先生依据渤海墓葬的墓壁特点,将墓葬形式分为三类九式,并指出“合葬”是“渤海社会的一种普遍习俗”。进入到90年代以后,有关渤海墓葬的研究的时间范围不断扩大,刘晓东和金太顺等学者,都曾将时代追溯到前渤海的粟末靺鞨时期。 关于渤海墓葬类型的演变,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陆续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刘晓东先生在其发表的《渤海的墓葬类型与演变》中,将渤海墓葬分为土圹墓、有椁墓和墓室墓三大类,并就墓葬形式的分化和演变进行探讨。金太顺先生则根据对已经发掘的渤海墓葬进行比较研究,提出了创见性的分类和分期。 二、渤海墓葬类型 (一)竖穴土坑墓 其特点是土坑竖穴,没有墓门及墓道,平面多呈长方形。土壁,土底。直接用土填封,并在地面上用大小不一的圆形或椭圆形做封土堆。大多东西向,且有成纵行布列的现象。随葬品一般较少。依据是否有葬具与盖顶石,又可分为三个亚型,即:无葬具土坑竖穴墓;有葬具土坑竖穴墓;有葬具土坑石盖墓。 (二)石圹墓 墓圹呈长方形,没有墓门、墓道和盖顶石,直接用土为封。墓圹与墓壁的构筑运用了石质建材。土底,少量有木制葬具。按墓壁建筑材料的区别,可分为两个亚型:土石合筑石圹墓,墓壁为土石合筑,仅在土圹的首尾或周边有较少的不规则石块断续垒砌,多单层,土底或沙底;石壁石圹墓,墓壁以不规则石块垒砌或石板立筑围成闭合的石圹,墓圹多为单圹。 (三)石椁(棺)墓 没有墓门和墓道。四壁多为石块整齐垒砌,有盖顶石,形成闭合的石椁(棺),再加封土。其中有葬具的称为石椁墓,没有的叫作石棺墓。土底,墓室狭小。 (四)封土石室墓 这一类型的墓葬较之前三型墓葬,其结构更加完善。墓壁为石砌,有墓门,朝向为南向,有盖顶石,墓室既闭合又开放。根据有无墓道,可将其分为两个亚型:有墓道石室墓;无墓道石室墓。 (五)E型墓 该类型墓葬形制特殊,土石混全构筑,南壁为石壁,东西北三壁皆为土壁,无盖顶石,直接用土为封;南壁中段带有石筑墓道,使整座墓从平面上看呈“铲”形。该墓为多人合葬墓,封土上铺瓦。 (六)砖室墓 该型的墓葬营造十分考究,墓壁为砖砌,个别绘有壁画。门和墓道皆有,部分还有甬道。石板封顶,墓底铺砖。多为单室墓,也有的墓呈现同封不同穴的特点。这一类型的墓葬发现的较少,依据其规模可分为两个亚型:大型砖室墓;小型砖室墓。 三、渤海墓葬葬俗 渤海墓葬的葬俗是比较复杂的。即受中原文化和周边邻族的影响,又保有自身的民族传统习俗;即受佛教的影响,又有原始宗教的印迹。渤海墓葬的一大特点就是墓上有大小不一的封土堆。 单人葬中绝大部分为一次葬,以仰身直肢为主。在两人一次合葬中一般为男女合葬。在一人一次葬和一人二次葬中,多数男性为一次葬女性为二次葬,由此可见渤海的家庭组织形式是以一夫一妻制为主,且男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一般要高于女性。 多人合葬和二次迁葬在渤海墓葬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是渤海埋葬习俗的重要特征。墓主一般为男女二人,皆为一次葬,其他陪葬者多为二次葬,由于这些二次葬的尸骨中,并未发现有任何生前被砍伤和捆绑的痕迹,所以,魏存成先生认为这并不能被定义为殉葬,而应该是一种原始家族葬的遗俗。合葬是渤海的主要埋葬习俗,不仅仅存在于一般墓中,王室贵族墓中也是存在的,因而可以把合葬看作是渤海全社会的一种普遍习俗。火葬在渤海国的葬俗中也是存在的,渤海早期的时候较普遍流行,到中后期逐渐衰退,但依然存在。 渤海葬俗中还存在“杀马设祭”、“停柩待卜、择吉而葬”和“堪舆风水”等习俗。此外,渤海墓葬还存在一种现象,即“冢上作屋”或“冢上作塔”,前者受勿吉遗俗和中原文化的影响,后者则是受佛教的影响。渤海葬俗的种种变化预示着渤海在与唐的频繁交往中接受了先进的唐文化。随着封建化的加深,已逐步摆脱某些原始习俗,这是渤海社会的一种深刻的变革。 四、结语 在几百年时间内渤海墓葬的类型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总体来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从墓圹自身的构筑材料来看,经历了土→石→砖的变化;从墓顶构造来看,最初直接用土为封,后来演变为在墓圹上出现封顶石的结构;从墓葬平面布局来看,从单一发展到多样化,从最早的长方形发展到带有墓道的铲形、刀形、长条形以及E型;从葬具来看,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从墓葬的文化内涵上看,渤海墓葬是在靺鞨古老葬俗基础上,逐渐吸收了夫余、鲜卑、沃沮和高句丽等诸多邻族的葬俗,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和辐射;从含盖的阶层来说,墓葬类型的演变首先在统治阶层得以实现,再由上而下逐步普及。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