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高校书法教学的德育渗透 |
范文 | 郭东升 摘要:我国拥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历史长河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财富、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在德育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高校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推进和发展,高校不断的加强各个学科对德育教育的渗透,书法课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更应当积极承担德育教育的重任。因此,书法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书法课教学中致力于提升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与热爱,进而渗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校教育;书法教学;德育渗透 一、书法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 书法承载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是我国独一无二文化财富。书法在我国文化发展进程中一度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古代文人更是对书法艺术推崇喜爱,书法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凝聚了千年的文化,承载着优秀的精神品质。但结合现代人的书法观念来看,和古人相比自然是相差甚远。虽然书法目前有很多的爱好者和追捧者,但对书法内涵以及其蕴含的优秀精神和品德所知甚少,对书法的认识仍是处在肤浅阶段。举例来说,现今有一些书法爱好者大多是过于重视书法作品的形式与美观,盲目的追求表面的美感,所以在练习和书写的过程中会借助一些辅助性的现代工具,不能静下心好好练习揣摩,功利心比较强,则很难真正的学好书法这门艺术。 除此之外,现代人还热衷于举办书法比赛,一些人怀着功利的心态去参加一些并不正规的书法竞赛,并不是兴趣使然,也不是为了传承和发展书法文化,只是功利的想要获得头衔或者是虚名。偶然获得一些奖项便沾沾自喜,以书法家自居。这种心态显然是不可取的,这无法真正的感受和体会到书法的内涵与精髓。由此看来,在书法教学中积极渗透德育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能够真正培养学生对书法的兴趣与爱好,帮助学生体会到书法中蕴含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品质。在德育教育中,教师不应当仅停留在技巧和方法的教学,而更应当纠正学生对书法的看法与态度,重视对学生思想与品格的教育,借助书法这一内涵丰富的文化来陶冶熏陶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 二、高校书法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重视启发教育,把德育与书法写作结合 书法的写作通常对每一个笔画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书法是一种随心所动的艺术,每笔每画都能够凝结人的情感和思想。每个人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的作品是不同的,书法从一定程度上也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气节与做事态度,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字如其人”。因此,通过欣赏书写者的笔迹和字,则能够大致的判断出写作者的情趣特点以及书写状态,甚至能够推断出写作者的基本情况。正如书法大家王羲之的字迹潇洒自如和他的处事态度以及思想境界如出一撤,正是本人的自信与洒脱才使他的字迹流畅优美。由此可见,在书法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抓住这一点,对学生的一笔一划都应当加以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将笔画中所能够体现出的德育精神也加以讲解,既要深化学生对笔画的认识,还要能够渗透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自信、乐观而又潇洒的人生态度。例如在临摹时,可以介绍古代文人的气节和优秀的精神品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学生向古人学习,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与风气,进而提升自身的思想品质与精神境界。 (二)完善学生书写学习素养,渗透德育 在高校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书写态度,对学生的写作规范进行严格的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够认认真真的书写规范字。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显示,现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具备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能够严格遵守规范制度。而在书法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和认真严谨的态度。在书法中,楷书有楷书的书写规范,行书有行书的书写规范,不同书写方式尤其独特之处。只有按照书写的规范与要求,才能够写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因此,在书法练习中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规范写字,在练好基本功的同时,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规范意识,养成认真端正的学习态度。 除此之外,书法水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提升的,需要勤学苦练,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对学生进行意志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刻苦努力、坚持不懈的精神。书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利用,通过古代书法家刻苦励志的事迹来启发和感染学生,从而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进行教育。书法教学还应当注重对学生学识和修养的培养,单纯在写作技巧上努力是很难真正提升写作境界的,还需要提升自身在美学、古文、美术等方面的修养,通过与古代文学和现代美学的接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进而丰富其思想和精神。书法练习中可选取一些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经典作用,例如《陋室铭》、《爱莲说》等,即可锻炼学生的书法功力,又能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和启发。 (三)书法练习中塑造学生优秀品质 对学生的思想和品质进行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有位心理学家曾说,锻炼人的意志,規范人的行为最好的方法是练习平衡木或者是学习书法。这两种方式能够帮助人沉静内心,去除浮躁。因此,长期的练习书法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品质以及性格、精神起到较大的影响。在舒缓的书法练习中,一笔一划的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心性,养成沉着冷静的做事风格以及严谨认真的处事态度。这对现代大学生而言是较为欠缺而又十分必要的品质。现今很多学生都很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做一件事,缺乏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步入社会工作后也会因此遇到很多挫折和打击。因此,在书法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对这方面进行培养和训练,在练习时要求学生平心静气、端正认真、不畏艰苦,从而提升学生认真踏实、锲而不舍、专注认真等良好品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书法是最能体现我国古代文化精髓的艺术文化,历经了千年的变化仍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备受喜爱和推崇。书法课作为一门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的课程,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品质,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本文简要对高校书法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渗透德育教学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德育教育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张广华.谈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2014,06:57. [2]胡耀南.德育在书法教学中的渗透[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S1). [3]李佑生.浅谈书法教学的德育渗透[J].青少年书法,2013,15:6-7.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