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港口集装箱轨道吊结构疲劳强度校核分析 |
范文 | 徐自平 摘 要:经济发展促进港口机械的快速发展,从而引起了研究者对机械结构疲劳程度的评估。港口集装箱轨道吊是港口集装箱装卸作业中的重要设备,在该文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元仿真的疲劳强度校核。通过建立集装箱轨道吊金属结构的有限元模型,进行有限元分析仿真各结构件的静强度计算,运用许用应力计算模型,确定最小疲劳寿命部位,并采用应力比法对疲劳强度进行校核分析。 关键词:轨道吊;疲劳强度;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U674? ? ? ? ? ? ? 文献标志码:A 0 引言 港口起重机是承受循环载荷的大型机械设备,其金属结构在使用期内疲劳破坏时有发生。因此对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进行疲劳强度校核,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的工作应力值小于其材料的屈服应力值,应力应变成线性关系,属于高周疲劳。据此,采用应力比法对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的疲劳强度进行校核。该文将以港口轨道吊为例进行疲劳强度校核分析。 1 疲劳强度计算理论 结构构件的抗疲劳能力取决于结构的工作级别、构件类别、结构件材料种类、结构件的最大应力和应力循环特性等。 对结构疲劳强度计算常采用应力比法和应力幅法。该文计算采用应力比法进行校核。 1.1 分析流程 该文在校核结构静强度的基础上,结合疲劳许用应力理论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有限元疲劳强度校核方法: 根据结构参数,建立轨道吊的有限元模型。 对模型进行前处理:设置材料及单元属性、网格划分、定义边界条件、施加工况载荷。 求解,并提取关键部位的应力值。 根据疲劳许用应力理论进行校核。 1.2 应力集中等级情况的确定 根据GB/T3811规范要求,将焊件应力集中情况划分为:K0、K1、K2、K3和K4等5个应力集中情况。随着连接应力集中等级的递增,结构疲劳强度递减。在疲劳强度校核时尽量采用较为合理的应力集中情况等级K值,见表1。 1.3 疲劳许用应力 构件疲劳许用应力按下表2公式计算,表中r为应力循环特性。为拉伸和压缩疲劳许用应力的基本值,是r=-1的对称应力循环实验中得到的疲劳极限除以1.34安全系数,并考虑构件工作级别、应力集中情况等级和材质3个因素。 焊接构件的拉伸和压缩疲劳许用应力基本值見表1,单位为N/mm2。 1.4 疲劳应力校核 根据载荷的实际情况计算出最不利的最大应力值,按下式进行校核。 式中: |σxmax|、|σymax|——构件在疲劳计算点上的绝对值最大应力,单位(N/mm2)。 |τxymax|——构件在疲劳计算点上的绝对值最大剪切应力, 单位(N/mm2)。 [σxrt]、[σxrc]——与相应的拉伸、压缩疲劳许用应力,单位(N/mm2)。 [σyrt]、[σyrc]——与相应的拉伸、压缩疲劳许用应力,单位(N/mm2)。 [τxyr]——与τxymax相应的剪切疲劳许用应力,单位(N/mm2)。 通常起重机的结构件在相同工况下进行疲劳强度校核,为了确保安全,也可将各工况下的应力值组合在一起,按最不利的r值计算许用应力来进行校核。 2 疲劳强度计算实例 该文以港口集装箱龙门吊钢结构疲劳计算进行分析。某型号RMG的主要参数为:额定起重量为45 t,轨距为23.47 m,起升速度为满载30 m/min,小车速度为70 m/min。 2.1 建立有限元模型 因结构均为箱型梁形式,故采用BEAM188单元模拟主梁和框架,采用LINK8单元来模拟门框拉杆,采用MASS21单元模拟附加质量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计算。 2.2 有限元计算与分析 结构所有金属材料均为Q345B,许用应力为345 MPa。 计算大车静止状态,小车运行状态下工况如下: 工况一,额定载荷,小车在跨中位置。 工况二,额定载荷,小车最右端。 工况三,额定载荷,小车在集卡上方。 工作状态计算风压q=250N/mm2,风力系数1.2。 3种工况最大应力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得出,在工况一状态下主梁和门腿位置计算应力值相对较高分别为151 MPa、170 MPa,可以确定这些位置为危险部位。 2.3 疲劳分析 2.3.1 计算依据 由设备使用状态得知:利用级别U7,载荷状态Q3,工作级别A8。 根据前文查表1得许用疲劳应力值为55.4 MPa。 2.3.2 疲劳载荷计算工况及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有限元分析结果,在工况一状态下计算疲劳应力。此时大车机构处于制动状态,起升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小车运行机构处于制动状态,取60%的额定负载,小车位置在跨中位置。 计算得出最危险单元148的疲劳强度校核见表3。 3 结论 该文阐述了基于有限元方法分析结构疲劳强度的基本步骤,并结合实例对港口起重机金属结构的疲劳强度进行了校核,为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结构时提供了一种计算依据。 参考文献 [1]田相玉,黄大为,周志红.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混凝土泵车结构疲劳寿命预测[J].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17(6):542. [2]吴欣涛.浅谈港口机械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3 (13):21. [3]马建,薛彩军,邓亚权.起落架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技术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29(1):50-53.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