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陶瓷装饰中牡丹纹文化意蕴及艺术特征探微
范文

    王芳

    

    

    摘 要:牡丹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核心是追求吉祥富贵、昌盛繁荣,讲究天人合一。牡丹纹样是牡丹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典型的祥瑞题材之一,在装饰纹样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探索陶瓷装饰中牡丹纹文化意蕴及其艺术特征,梳理其多样且精湛的表现技法,捕捉其浓郁的民族气息,有助于更加深刻全面理解牡丹纹的内涵,把握其经久不衰的实质,这对发展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健词:陶瓷装饰;牡丹纹;文化意蕴;艺术特征

    1 前言

    “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牡丹花冠硕大丰满,婀娜多姿,枝茎挺拔,花鲜叶阔。据文献记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已有载培观赏记录,而存在时间则更加久远,一直以来,人民对其倍加喜爱,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繁荣昌盛的向往等情愫寄托其上,体现在建筑、石刻、木器、刺绣、陶瓷纹饰等诸多方面,寓意吉祥福贵。就陶瓷装饰而言,自唐起、经宋元至明清,在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下,以牡丹纹为主体或与其他题材搭配的瓷器琳琅满目,其装饰纹样逐渐趋于成熟和程式,艺术性愈来愈丰富而完美,其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是中国陶瓷装饰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牡丹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发展当代陶瓷装饰有重要参考价值。

    2 牡丹文化

    牡丹,又名富贵花,为芍药科小灌木,晚春时节花开,花鲜叶阔,品种繁多,牡丹原产我国北部地区,如秦岭一带多有野生,人工培育种植历史悠久,在《神农本草》中已有记载。自周便有芍药赠人的记载,《郑风·秦洧篇》所载芍药为木本芍药,是指农历三月份盛开的牡丹花;有据可查的以牡丹为题材作画大概在南北朝时期,“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摘自刘宾客《嘉话录》)。

    初唐时期,洛阳民间已流行种植牡丹。从武则天起,牡丹始引入长安城,植于沉香亭内,长安百姓也形成了观赏牡丹的风俗。与此同时,在诗歌中歌颂牡丹互相传阅也逐渐成为风尚,“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动”二个词,将长安城牡丹花开时的观赏盛况抒写得淋漓尽致。而“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从无力含醉妆”则将牡丹花的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拟人化,“羞”、“醉”二字写尽了牡丹花的姣美,让人痴迷,令人陶醉。

    宋代时,洛阳牡丹已十分流行,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皇亲国戚等都忠情于牡丹,牡丹也由此被誉为“洛阳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花开时士庶竞为遨游”(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种植牡丹、观赏牡丹花已不分贵贱和阶级,成为全民的时尚之举。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记载,群花种类繁多,但犹推牡丹为冠,牡丹亦被誉为花王。世人皆喜爱其繁荣景象,同时,因牡丹品种繁多,富于变化,绽放时花朵丰硕,色泽丰富,枝挺叶阔,“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被奉为祥瑞、视为吉祥。由此,其价值已超越了单纯审美性,寓意性更加突出。

    作为装饰纹样主题,牡丹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繁荣富强的倾心,在建筑、石刻、木器、刺绣、陶瓷纹饰等诸多装饰领域都被广泛接纳使用,寓意吉祥福贵。就陶瓷装饰而言,自唐起、经宋元至明清,在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下,以牡丹纹为主体或与其他题材搭配的瓷器琳琅满目,其装饰纹样逐渐趋于成熟和程式。总体来说,经过唐朝纹饰的发展,到宋朝时牡丹纹饰已逐渐成熟且盛行一时,到明清时无论是官窑还是民窑都十分普遍。

    以牡丹为主题的装饰艺术,无论是审美价值还是寓意特征都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儒道互补性,价值追求上讲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在审美上,往往既体现事物的客观性又体现主观的价值倾向性,这种文化特质潜移默化地浸透到各个方面,对于装饰审美更是如此。对花卉的欣赏,不由自主附加个人审美取向与价值追求,体现着观赏者的道德信仰与人格理想。

    在中国,封建统治者追求地位的显赫和大富大贵,“花王”牡丹迎合了这一价值取向和审美心理,在各类纹饰选择中,牡丹花也成为了首选。同时,对老百姓而言,选择牡丹花承载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恰当不过,寓意虽有功利性但质朴而简单。综上,牡丹花与民族审美特征和文化精神紧密相连,是审美观念的典型物化产物。正因为牡丹有如此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不同朝代,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们对其都情有独钟,而包括陶瓷在內的以牡丹花为题材的各类艺术品也倍受青睐。

    3 牡丹纹艺术特征

    中国哲学的特点是认为人与自然是个统一的整体,认为人与自然互相依存、互相交融。体现在审美上,往往寓情于物,寓志于物。无论是动物特征纹饰还是植物特征纹饰的选择,其初衷都为表达人们趋福避祸,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其他传统陶瓷纹饰一样,牡丹纹装饰有三个主要特征,即实用性、装饰性和工艺性。一方面,它和谐统一于陶瓷器物,不仅组成陶瓷器物的一部分,更能美化陶瓷器物,实用性较强;另一方面,从表现形式来看,牡丹纹饰样式与自然状态的牡丹花有很大不同,通常会加入创作者的审美趣好和个人情感,采取截枝、重复、夸张、组合等方式,体现其装饰性的一面;再者,从表现过程看,材料选择、绘画技法、制作流程等具有特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式,表现出工艺性的特点。而不同时期这三者表现不尽相同。

    3.1 先期牡丹纹

    秦汉时期,总体来说,纹样较为简约朴实,仍以弦纹、水波纹等传统几何纹为主,在此基础上,装饰纹样也有了较大的丰富,动物纹和云气纹尤其受到偏爱。植物纹使用较少,常见的纹样有树形纹和茱萸纹等,而茱萸纹表现更为抽象,常常与云气纹混合使用,且有时难以分辨。这情状况一直持续到秦汉与隋唐之际,随后花卉主题逐渐进入人们视线并受到偏好成为主流,其作为祥瑞题材逐渐取代了动物纹饰。这种改变与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一方面,随着佛教的进入,佛教文化特点和装饰特征逐渐与中国传统装饰文化融合,并在陶瓷装饰纹样得到体现,忍冬纹、葡萄纹、莲纹等新纹样广为流行,这很大程度上给当地陶瓷纹饰注入了佛教文化元素;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的开拓,深化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往,随之而来的便是典型异域风格渗透与融合。

    南北朝时期,在中国瓷艺匠人的创造性劳动下,陶瓷纹饰较秦汉时期有了较大发展,牡丹纹表现手法上更多采用写实性装饰。虽然这一时期牡丹纹陶瓷器物留传较少,但在石刻上则普遍存在。以云岗北魏石刻为例,突出写实的缠枝牡丹纹已经比较常见,构图上通常采用单一牡丹纹样反向对称方式,通过重复组合成二方连续纹样。结构部局上,花头比例较大,较为突出,花瓣刻绘纹路较为清晰,瓣形呈卷云式且表现较为自由。藤蔓表现手法明显融合佛教莲纹样式,呈S形且有較强动感,花叶呈现正面。

    3.2唐代牡丹纹

    牡丹纹承载着牡丹文化。唐代时,牡丹文化不断发展繁荣,牡丹纹也随之流行。“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动”二个词,将长安城牡丹花开时的观赏盛况抒写得淋漓尽致。四月份的洛阳,赏牡丹是盛事,“一城之人皆若狂”,由此可见一斑,观赏牡丹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滋养了牡丹文化的发展繁荣,为装饰中牡丹纹的盛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在此背景下,牡丹纹在绘画和装饰领域受到广泛青睐,并与卷草纹相搭配,逐渐发展固化为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一个典型范式。

    唐卷草纹(又称卷枝纹、缠枝花),源自通行于南北朝时期的忍冬纹,是一种典型的陶瓷纹饰图样,因其以波曲状线结构为基础,将花、枝、叶及藤蔓组成连续卷草纹样而得名。与战国时期的穿枝花草纹相比,它们外型上有相似性,但唐卷草纹的装饰主题是植物,且多与花朵进行搭配,故又名缠枝花(如图1所示,唐缠枝牡丹盒)。

    唐初时期,卷草纹叶短而小且呈现内旋造型,茎分枝回旋比较明显、端部与三叶型花瓣相连。这种特征一直持续到唐代中期,随后,受云气纹影响,花瓣逐渐变得繁缛硕大,花叶上也逐渐增加修饰性纹路,花头和叶茎渐渐突显出来,花头呈现出石榴状。发展到晚唐时期,唐卷草纹逐渐完善成熟趋于程式,花头的石榴状造型也逐渐弱化。总体来看,唐卷草纹的典型样式是叶端圆滑上卷,另外比较多的一种样式是突出的石榴状花头,配以修饰性的叶纹。

    牡丹卷草纹发展到宋元时期,团簇繁茂的风格开始逐渐转变,变得简约纤细,卷草纹开始采用云勾状曲线构图,整个花头造型也与其相匹配。就纹样而言,已逐渐脱离花卉的自然形态,有的纹样从花朵构图尚可分辨出牡丹或荷花,有的则仅仅表示一种概念化花卉图案,不再具备其自然特征。至于卷草的表现形式,已逐渐突破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的结构,呈现出满地装饰以配合主题花卉的装饰方式,这满足了陶瓷等装饰要求。

    3.3宝相花中的牡丹纹

    魏晋南北朝以来,随着佛教文化的盛行,象征庄重、美观、大方的宝相花图案逐渐流行,其构图采用一种主体花卉(如牡丹)装饰各式各样的花叶,于花芯根部排列规则圆珠以修饰,是传统吉祥纹样之一,长期的衍化过程,逐渐形成了其具有独特表征的规范化图案。

    在瓣形上,宝相花区分云勾瓣和侧卷瓣。各种传统纹饰在演化过程中,对应宝相花瓣形亦不尽相同,比如,牡丹纹为云曲瓣,忍冬纹和石榴纹为侧卷瓣,如意云为对勾瓣。宝相花瓣形往往是多种瓣形的组合,而不是单一瓣形,通常分为主次瓣形,主瓣形为一种,次瓣形通常由多瓣形组合而成。在结构上,宝相花区分四瓣花和多瓣花。宝相花的多瓣结构同传统团花有相似之处,但传统团花布局无规则,宝相花则成明显的辐射状。

    佛教传入中原时,莲花作为佛教的标志装饰图案一并传入,随着应用范围的变化,样式也逐渐发展,花瓣结构也由单瓣变为多瓣。随着装饰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唐代以后,牡丹纹逐渐发展为宝相花的主题花卉,其花头硕大,花瓣采用云曲状复层结构,花形突显丰满,呈现出“富贵”表意,且牡丹纹写实性较强、文化特征明显的特征更适合佛教吉祥纹样的需求,而宝相花正侧面的表现形式更利于牡丹花头的呈现。

    宝相花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借鉴了佛教退晕方法,这更能突出层次感,尤其在牡丹花头的表现上,更利于体现牡丹花繁荣多姿的形态,更能体现富贵形象。唐代以后,宝相花纹受牡丹文化及富贵审美偏好影响,造型上逐渐趋于紧凑繁茂。特别是到了开元中期,宝相花的艺术特征明显体现牡丹花特点,表现手法上较多采用云曲叠晕形式,瓣形结构更加饱满圆润,写实风格也更加突出。宋代以后,审美风格开始崇尚清瘦而少了唐代丰满特点,表现手法也更加灵活自如,并且常常和缠枝纹组合使用,更加趋于真实,随着应用领域的拓展,宝相花纹也趋于规范和程式(如图2所示,元宝相牡丹纹罐)。

    总得来说,宝相花纹是复合纹饰,汇集各种吉祥纹饰的特点以构建寓意丰富的理想纹样,以寄托趋利避害的情愫,同时也体现了装饰艺术创造的智慧,宝相花纹逐渐与中华传统装饰艺术融合,发展成为一种中国传统纹样。尤其是明清时期(如图3、4所示),追求吉祥纹样已经成为艺术审美风尚,采用宝相花纹时,往往还与其他寓意吉祥的纹样组合使用,来表达更为丰富的文化意蕴和美好诉求。同时,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吉祥图案。

    3.4 牡丹纹风格类型

    五代之后,牡丹纹应用愈来愈流行,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装饰领域,并且在不同装饰领域,牡丹纹的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更加复杂多样。一方面采用了规范的程式化结构,另一方面,根据不同需要,也采用写意、变形等方式。宋代磁州窑中的牡丹纹,采用剔刻多余部分的形式来突出牡丹纹案(如图5,北宋耀州窑青釉刻花牡丹纹梅瓶)。元代以后,画釉陶瓷上的牡丹花,表现更加自由也更加精确,通过借鉴退晕表现手法,采取花瓣不同朝向来体现层次感,以达到灵活表现的目的。这些方式,总离不开牡丹纹造型总体风格的一致性(如图6所示,元磁州窑黑釉剔花牡丹纹罐)。

    4 小结

    自唐起、经宋元至明清,在与佛教美术、西方纹饰等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下,牡丹逐渐发展为卷草纹和宝相花纹的主题花卉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牡丹纹有丰富的姿态外形和深刻的文化意蕴,它也因此成为中国传统纹饰的魁首,以牡丹纹为主体或与其他题材搭配的瓷器琳琅满目,其装饰纹样逐渐趋于成熟和程式,艺术性愈来愈丰富而完美,其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在中国陶瓷装饰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牡丹纹的演变历史,体现了社会文化与时代审美的内在要求,演绎着民族文化审美特征变迁,是中国陶瓷装饰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分支。对牡丹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征进行探究,其实是对中国工艺美术的装饰特征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这有助于更加深刻全面理解牡丹纹的内涵,把握其经久不衰的实质,对当前陶瓷及其他装饰领域的发展都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知识出版社,1985.

    [2] 余勇,张亚林.常用陶瓷装饰纹样[M].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3] 陈新华, 许瑾. 中国传统图案中的和谐之美[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6(5):120-122.

    [4] 董健丽. 漫谈牡丹及牡丹纹瓷[J]. 陶瓷研究, 2001, 16(3):20-24.

    [5] 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M].文物出版社,1982.

    [6] 张道一.中国纹样大系[M].山东美术出版社,1995.

    [7] 邓白主.中国历代陶瓷饰纹[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3:3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