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例谈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范文

    王来春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物理作为我国中学生群体重点学习科目,探究性是该学科特性之一,因此相关的教师群体都有意识地在对应学科教学中进行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应用,但在落实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所以本文就将从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出发,在结合学生当前物理基础和学习心理的实际情况下,具体阐述如何在对应的学科教学中实现探究式教学,希望能以此促进学生在探究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学习;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125

    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更为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知识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重要性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同时物理的学科特性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且教师群体所创设的课堂教学氛围也相对枯燥沉闷,因此大部分学生在面对物理学习时都具有一定的畏惧心理,更遑论进行探究学习。对此,教师应意识到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尽可能为学生打造轻松愉快的物理探究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活动,最终彻底提高学生的物理综合应用水平。

    一、从课前预习环节入手,奠定学生课堂探究心理基础

    高中生群体的学习压力相对较大,而学习任务也相应较多,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开始刻意忽略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性。而实际上,有效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后续课时的学习内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在课前就形成探究意识。目前我国高中物理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学、力学等知识版块,这些版块内容之间有着较强的关联性,所以对很多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具有较高难度,教师若想面对全体学生开展探究教学也会颇为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尝试从课前预习环节入手,让学生提前做好探究准备,并通过预习内容萌发探究兴趣,进而促进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例如,教师在安排学生进行《自由落体运动》的课前预习环节时,该课时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站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角度来推导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性质和运动规律。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前准备好对应的微课预习视频,视频内容开头需要先为学生展示真空环境下和正常大气环境下一片羽毛和一块石头同时从高空坠落的运动情况,学生此时会发现真空环境下羽毛会与石头一起落地,而正常大气环境下石头会先落地。此时视频中就可提出问题“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并以此引出重力加速度的物理概念,同时请学生认真思考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等。通过预习视频的观看,学生不仅能明确接下来的学习方向,也會对视频中出现的许多物理现象产生探究心理。为能保证学生的课前预习探究能得到有效指导,教师还可以在后续课堂教学中利用预习问题作为课堂导入环节的内容,以此让学生的探究兴趣继续作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力。

    二、创设课堂探究情境,推动学生积极探究

    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合理课堂情境的创设对学生进行探究质疑活动的促进作用,课堂氛围的枯燥乏味让很多学生都难以坚持整个课时的学习,开展探究式学习自然也是天方夜谭。同时课堂中的师生环节也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课堂中,课堂提问是多数教师所习惯采取的主要互动方式,但也很容易引起部分学困生的学习排斥心理。而探究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自己愿意主动积极投入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有效落实。

    例如,教师在完成运动学、力学这两大知识版块的教学后,往往会进行对应的知识题型讲解,其中木板与木块问题是重点题型之一。首先教师可以先在课前通过计算机软件为学生设计一个动态的木板与木块模型,而后在课堂教学中用以展示。很多学生面对这类问题都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教师就可引导学生从两者的速度角度来进行分类探究。此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将其分成三类“木板滑行速度比木块快”“木板速度比木块慢”“两者速度相同”,但具体分析情况仍有待学生思考。与此同时,教师就可借助之前所设计好的动态模型进行速度设置,让学生了解两者速度变化的运动结果,学生通过观看物体的演示过程就有更加明确的解题探究方向,同时学生也能在教师一步步的耐心指导下顺利开启课堂探究学习活动。

    三、利用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探究学习

    大部分高中生都没有意识到科学探究对个人学习能力的积极影响,面对教师所开展的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也是兴致缺缺。同时,学生个体的物理探究能力也相对有限,在个人思维的局限下,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很容易受到阻碍。而小组合作模式能让学生以集体的形式进行学习思考,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学生带来更多的探究灵感。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时,可以尝试将小组合作模式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融合起来,以此帮助学生促进自身探究思维的发散应用。

    例如,教师在进行《波的衍射》这一课时教学时,便可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模式下的探究学习。首先,教师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简单的水波槽、两块挡板、两块有小孔的木板,而后教师请每组学生先通过翻阅教材来了解衍射现象,再根据这些实验材料来完成水波衍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是一个指导者,而学生才是全程探究学习的主体。而在小组合作中,大家的探究灵感也会不断被激发,部分小组的学生在不断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现衍射现象的变化似乎与木板小孔的大小有关,此时学生的探究兴趣就已经十分浓厚。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尝试调整木板小孔的大小来进行探究验证,让学生意识到动手实践对于实现个人探究思考的重要性。紧接着,教师就可在学生的探究兴趣基础上进行对应的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接下来的探究思考。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高中物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当下的学习心理和物理基础来进行对应的教学设计,尽可能让学生在自主意愿下开展合理的探究学习。同时,教师还可将小组合作作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下更加深入地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

    (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二中247000)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0: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