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对策 |
范文 | 赖强 摘 要:水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资源,饮用水的安全性直接关系了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和长效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下,农村地区基本实现了饮用水全覆盖的显著效果。但是在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作者在参与凉山州帮扶工作时发现地区饮水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中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到位等普遍问题,影响了基层农民的饮水安全和质量。因此本文从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实意义出发,针对农村饮水建设与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从优化实地考察机制、完善施工内容、制定科学管理机制提出了具体优化策略,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优化建设和运行管理产生积极作用。 关键词: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实践对策 0 前言 与城市建设相比,农村地区存在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口众多等特点,为了全面落实农村地区的正常饮水,必须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1]。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基础体系,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确保农民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有必要从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实际意义出发,围绕如何加强农村饮水建设与管理进行实践探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1 加强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现实意义 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影响了新时期我国社会的总体发展,加强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从实际情况考虑,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现实意义:一是满足农民的饮水需求[2]。由于农村地区基础水资源分布不均且水源质量差异较大,再加上农村人口居住较为分散,使得农村饮水建设难度较大,通过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确保了农村地区人民的饮水需求;二是提高农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由于农村地区人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其并不具备正确的水资源保护意识,通过全面推进农村地区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工作,能够加强对地区人民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培养,对于我国的基层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助力乡村振兴,为农民提供安全的生产环境。通过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加安全的生产条件,确保了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进而直接影响我国的乡村振兴建设情况。 2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显著问题 2.1饮水安全工程初期规划不合理 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地形地貌存在很大差异,且由于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从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难度。通过对我国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进行系统调查,发现很多农村地区的饮水工程存在很多不合理的问题,居民在使用饮水设施时存在很多不方便的现象,而且经常出现水资源供应不足等问题;除此之外,农村饮水系统受到季节的影响,在寒冷的深秋及冬季,很多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不能为农民提供正常水源,导致基层农村需要依靠储存水来满足寒冷季节的水量需求等等。造成上述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时,缺乏工程实地的细致考察,导致工程规划环节出现了问题。 2.2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制度不到位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成后,很多地区并没有制定完善的饮水工程管理制度,再加上农民缺乏正确的安全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导致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突出的水源浪费和水污染情况。首先,饮水工程为基层农民的用水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保障,但是在飲水工程日益便利的情况下,也催生了农村水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此外,由于农村地区存在很多小型工厂,且农业生产中涉及到农化肥等的使用等,而相关从业人员缺乏足够的资源保护意识,导致农村生产工作中由于不正确的工作方法对地区的饮水工程造成了严重影响,近年来经常被报道的农村饮水污染事件也能突出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善的饮水工程管理机制,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监督,造成农村饮水工程在运行中得不到具体的保护。 3 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实践对策 3.1工程规划阶段,优化实地考察机制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效果直接受到前期工程规划和设计的影响,为了确保达到最终的饮水工程建设目标,首先就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地理位置和综合情况,进行严格、标准的考察工作,制定符合地区饮水需求的饮水安全工程方案。在进行农村饮水建设现场考察时,首先就要考虑地区的工厂和用户用水需求,从实际需水量出发,并结合地区的发展趋势严格规划饮水工程;在此基础上,必须要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进行基层饮水工程设计,从而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后续建设符合国家要求和地区需求。 3.2工程建设阶段,完善施工建设内容 在进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多个环节的施工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进一步完善施工的具体内容,确保施工质量达到相关要求。首先,要充分发挥地方企业的社会力量,通过扩宽融资渠道为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确保施工能够高质量进行;其次,在施工过程中,政府必须要定期检查施工工作,避免出现施工过程中克扣施工材料、违规作业的情况,影响饮水工程的总体效果。 3.3工程运行阶段,制定系统管理制度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工投入运行后,必须要制定完善、系统的饮水工程管理制度,确保饮水工程能够得到长效发展。首先,鼓励地方群众自觉参与到安全用水的日常维护工作中,通过采取贴近实际的奖惩措施,引导农民对饮水工程运行中的浪费水源、污染水源的现象进行监督举报,进而确保安全、生态的饮水工程运行理念得以实现;其次,要形成地方基层饮水工程监督维修机制,由基层农村推选富有责任心的人员专门负责各乡村的饮水工程修护工作,定期开展负责区域的饮水设施全面检查工作,对于出现问题的基础设施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避免引发更为严重的问题影响农村饮水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结束语 饮水工程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情况直接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效果,关系到我国的乡村振兴推进情况。本文基于作者在凉山州帮扶工作中的实践经验,从现阶段农村饮水系统的建设管理普遍问题出发,从工程规划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具体分析了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对策,希望能够对进一步提升农村饮水工程实用效果、优化新农村建设起到实践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薛文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山西农经,2020(08):150-151. [2]陈丽君.新时期农村人饮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几点思考[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08):54-5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