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
范文 | 李倬 【摘要】 目的 分析左旋多巴(L-dopa)治疗帕金森病(PD)对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45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取同期体检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左旋多巴治疗, 检测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 并作比较, 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维生素B12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分别为(12.62±3.85)μmol/L、(652.2±200.4)pg/ml、(11.2±5.8)ng/ml;观察组治疗前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分别为(12.51±3.76)μmol/L、(640.5±198.2)pg/ml、(10.8± 5.0)ng/ml, 治疗后分别为(19.20±6.34)μmol/L、(516.5±189.7)pg/ml、(10.6±5.2)ng/ml。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 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呈负相关(r=-0.328, P<0.05)。结论 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能提高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用药期间必须加强对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的检测, 并适当补充叶酸、维生素B12以降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关键词】 帕金森病;左旋多巴;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33.073 帕金森病以四联症为主要表现, 临床主要应用左旋多巴对患者进行治疗, 一定程度上可以明显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高危因素。而长期使用左旋多巴者的儿茶酚胺-O-甲基转移酶(COMT)参与着体内药物的降解, 一旦基因突变会对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产生影响。因此,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相关性分析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左旋多巴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27例, 女18例;年龄51~80岁, 平均年龄(61.8±6.1)岁, 平均病程(5.2±1.9)年; 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制定的相关标准[1], 并排除患有多系统严重疾病、帕金森叠加症的患者。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25例, 女20例;年龄50~80岁, 平均年龄(62.0±6.0)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观察组口服左旋多巴(上海福达制药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H31020888)治疗, 初始剂量为250 mg/次, 3次/d;间隔3~5 d增加250 mg, 逐步增加至3000 mg/d, 之后不再变动进行维持治疗。观察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及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2 ml, 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采用放免方法测定维生素B12、叶酸水平。 1. 3 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 分析帕金森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维生素B12的关系。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的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叶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 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呈负相关(r=-0.328, P<0.05)。 3 讨论 帕金森病是由黑质-纹状体病变引起的多巴胺减少引起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其主要特征是静止性震颤, 运动迟缓, 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临床上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原发性、继发性和变性。目前, 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在医学界尚不清楚。研究表明[2], 帕金森病可能与许多因素有关, 如遗传和环境。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硬, 多处震颤, 运动开始变得迟钝, 便秘和严重抑郁, 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质量。鉴于此, 临床一直在寻求一种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帕金森病的方法。左旋多巴是帕金森病的常用药物, 对原发性震颤麻痹和非药物性震颤麻痹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可促使患者强直、少动、震颤等核心运动障碍症状得以有效改善, 从而能够提高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期。但临床长期使用左旋多巴会导致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2%的同型半胱氨酸为还原型, 可以通过叶酸循环途径得到转化。研究发现[3], 同型半胱氨酸与胎儿生长发育缺陷、心脑血管疾病等密切相关;同时, 高同型半胱氨酸状态会进一步增加左旋多巴应用者的运动并发症(晨僵少动、剂末现象等)。对于使用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机制主要为左旋多巴在体内甲基化, 形成的3-O-甲基多巴经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催化后, 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 在S-腺苷高半胱氨酸水解酶作用下, 反应产物s-腺苷高半胱氨酸会转化为同型半胱氨酸, 导致其水平异常升高。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蛋氨酸代谢的重要中间体。它可以直接引起血管内皮损伤, 并可促进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形成, 血小板聚集。另外, 同型半胱氨酸也是帕金森疾病的高风险因素, 并且参与疾病的进展, 其水平增加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死亡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国内外公认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危险因素[4], 故加强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患者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分析, 可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帕金森病患者的不良风险。本研究中, 观察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 维生素B12水平顯著低于本组治疗前及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左旋多巴治疗可使帕金森病患者维生素B12水平显著降低,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一般认为,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与维生素B12、叶酸水平缺乏有关,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 帕金森病患者治疗后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维生素B12呈负相关(r=-0.328, P<0.05)。鉴于体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水平的动态平衡是防治神经障碍的有效方法, 对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补充维生素B12可以缓解左旋多巴引发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5]。因此, 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应注意定期测定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 同时加强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支持治疗, 以此控制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综上所述, 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治疗会促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上升, 维生素B12水平显著下降, 鉴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故帕金森病患者左旋多巴治疗时需监测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 并适当补充维生素B12、叶酸以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从而确保帕金森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李树臣. 左旋多巴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1):109-110. [2] 张素爱. 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左旋多巴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意义.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5, 13(6):48-49. [3] 曹立平, 徐青, 洪丽萍, 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动脉病变及左心室肥厚关系的临床研究. 中国循环杂志, 2015(2):133-135. [4] Hui-yong PENG, Chang-feng MAN, Juan XU, et al. Elevated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and all-cause mortality:a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studies.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5, 16(1):78-86. [5] 晏晶晶, 褚俊, 黄文胜, 等.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学, 2016, 36(11):2656-2658. [收稿日期:2019-04-11]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