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论文:

 

标题 “潜规则”及其对策
范文

    秦增康

    摘要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于体制不完善、认识上的错误,在一些领域出现了自私自利的“潜规则”,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消极破坏作用。本文指出应该通过各种举措消除潜规则,形成正确认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速推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进程。

    关键词潜规则 利益 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10-378-01

    和谐价值观是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新价值观内容之一,其本质特征就是要兼顾社会所有成员利益,实现公平正义。潜规则则反其道而行之,是为个人及少数人谋利益,本质上是个人主义。

    潜规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整体价值观和个人主义自从人类社会诞生就相伴而行。潜规则在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下都是存在的。

    潜规则既有它历史的一面,也有它的时代特点。人类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随着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个人主义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会表现出新的特点。社会结构比较简单的情况下,个人主义的行为常被称作坏风气,比如说封建社会官场腐败之风,我党也常进行整党整风,如说坚决刹住走后门之风等等。这种时候,风俗习惯、乡规民约、领导者的控制力对保证社会秩序有巨大的作用。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基本就是自然农业经济,个人主义主要表现就是贪官污吏;资本主义社会,进入商品经济,经济活动以及相伴随的其他社会活动大规模展开,个人主义表现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对公共资源的掠夺,出现了政商、官商勾结,各种不正当竞争、非法经营等。中国进入市场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到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一些领域体制机制制度还不完善,客观上存在丑恶现象滋生的空间和漏洞。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潜规则,有一定道理,如娱乐圈的潜规则、教育界的潜规则、政府机关的潜规则、食品行业的潜规则等等。开放复杂社会形态下,社会流动性增强,道德的制约性减弱,维护社会秩序,建立刚性的社会规则势在必然,如果不这样,复杂的社会系统将难以运转。所以,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道德经济。依法经营、依法行政等等成为我们行为的时代基本特征。与此相反,有些人所信奉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个人主义则是与社会倡导的道德、法制相反的,所以称它为“潜规则”。

    由于人的本质的复杂性,自私自利现性将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对于这种社会健康肌体的腐蚀剂,我们要把它减低到到最底限度。判断现今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应该着眼于中国国情。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之下,改革开放中的各中方案都是在多个试验基础上,依据客观规律作出尽可能周全的设计,而一旦在实践中因认识的局限性导致某些潜规则发生时,又会及时进一步改革加以完善,比如价格双轨制的取消、消费者协会的建立等等,从而使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得到保证;在取得温饱、小康的基础上,到本世纪中叶,在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正紧密的把全中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中华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我们祖国大地上展开的是人民勤奋创新、拼搏竞争、团结互助、万众一心壮丽画卷。这就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实践和崇高的精神世界。那种用潜规则一叶障目,消极看待改革开放成果的观点是不负责任、极端错误、必须加以反对的。

    治理潜规则是一个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必须抓的一项重要工作。潜规则现象不及时有效的治理,会影响人们的认知,污染社会风气,阻碍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进程中利益处现组合变动,特别是市场经济竞争性、人民民主的发展,人们自主意识大大增强,对自己的权益高度重视;而且,网络时代,信息具有空前广泛、迅速的传播性,一些不良信息的危害性前所未有,处理不当,极易造成社会不安定,这已经有深刻的教训,如华南虎事件、开胸验肺事件等。因此,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稳定,应该包含对潜规则的及时治理。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是治理潜规则的有效方略。潜规则现象实际是我们的社会体制在一些地方不完善的表现。要消除这一现象,就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我党提出科学发展观正是反映了这一时代要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消除潜规则赖以存在的土壤。

    抓住思想道德教育这个基础,也是重要一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整体观教育,防止因追求个人利益不当而滑向个人主义,确保个人利益在国家、社会的整体利益之下运行。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活动,用活生生的社会现实教育、引导群众,树新风、扬正气,为改革开放事业打好思想基础、提供强大思想保障。

    坚持发展民主、加强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违反党纪国法的的案件,以惩出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

    有些领域相对比较好监督治理,如教育、经济,而且国家在这方面力度较大,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有些领域如娱乐圈,不易掌握,每每有令人不齿的现象传出,虽然在社会生活中,它是一个很小的范围,但由于这个行业在思想观念传播中的特殊地位,影响非同一般,不能听之任之,必须认真加以治理。要大力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形成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形成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艰巨、复杂的伟大工程,在其进程中,社会实践的复杂性、人们利益的差异性、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历史的影响,会导致犹如“潜规则”等这样那样不正确的思想,这些都应予见到而且及时地予以纠正。只有这样,人们的思想才能不断统一在正确的观念上,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积极的、建设性的主观能动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的向前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随便看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3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1 4: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