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基于VAR模型的湖北省三次产业对城镇化率的影响分析 |
范文 | 邓蔚 摘 要:本文在建立湖北省城镇化率和湖北省第三次产业产值占比的VAR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的研究得出:湖北省城镇化率对第一、二产业的脉冲响应主要为负,对第三产业的脉冲响应在经过4期下降后,在第5期反弹强烈。最后得出结论:未来湖北省城镇化的发展主要靠第三产业的拉动,因此要转变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此同时,发挥一、二产业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VAR模型;脉冲响应;城镇化 0 引言 当前,研究产业结构与城镇化关系的文献较多,其中一部分学者是重点研究城镇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如干春晖认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需要依托城镇化。而有另一部分学者主要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城镇化的作用。如孟祥林(2004)分析得出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城市发展会产生影响。以上研究充分说明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有紧密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湖北省不同产业对城镇化未来的影响,由此确定合适的产业发展策略。 1 理论基础和指标说明 (一)理论基础 根据配第-克拉克理论,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然后向第三产业转移,由于产业特点,二、三产业主要在城市集聚,而第一产业承载地主要在农村。所以该理论主要描述的正是城镇化最直接的表现方面,产业结构的演进必然与城镇化发展有密切联系。本文基于这一理论,以湖北省为例,定量研究三次产业的发展对湖北省城镇化的影响。 (二)指标说明 本文选取了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测量城镇化,采用三次产业产值占比来表示产业结构相关指标。 2 var模型设置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运用VAR模型进行分析。所选数据是湖北省1993~2013年相关数据。 VAR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Yt=A0+ AiYT-1+…+APYT-P+εt 其中,Yt是m维内生变量向量,A0为常数向量,Ai(i=1,2,3,…,p)为系数矩阵,εt为m维误差向量,其协方差矩阵为Ω且E(εt)=0,E(εtεt')=Ω。通过AIC和SC信息判断滞后期确定此模型的滞后期为3。 (二)实证检验 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对数化处理以减少异方差性。对数化处理后的城镇化率及三次产业产值比占比分别用LNUR、LNFIR、LNSIR、LNTIR表示。在此基础上对数据进行ADF检验,四变量都为0阶单整序列,适合进行分析。通过Eviews8估计四变量的VAR模型得到它们之间的关系。经查表得知,有些变量不显著,但是,本文主要研究脉冲响应函数所以即使不显著也不剔除。 (三)脉冲响应分析 通过AR根检验,证明VAR模型稳定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利用Eviews得出脉冲响应函数。 第一产业的一个增长性冲击,会主要导致城镇化率下降,原因可能是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强。另外,湖北省第一产业主要为劳动密集型,所以第一产业的发展首先会吸引大量劳动力。但是,随着第一产业进一步发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劳动力需求量不断减少,加上城乡一定的收入差距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由于湖北省仍然没有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农民工在福利待遇上与城市居民有一定的差距,使得农民工难于融入城市,所以在第一产业发展后,会出现农民工回流现象。 第二产业一个增长性冲击,会在3年内小幅度促进城镇化,之后会产生负的影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如下,在90年代,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政策使得工业化严重滞后于城镇化,但随着发展,传统的以重工业主导结构向轻重工业相结合的结构发展,这吸引了许多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2004年开始,城镇化赶上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出现较多技术密集型产业,所需劳动力多为技术人员,劳动力出现剩余。因此,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镇化率的提高影响力弱甚至为负。 第三产业一个增长性冲击,会在4年内导致城镇化率小幅下降,但在第五年会使城镇化率大幅上升。原因可能是第三产业首先吸纳的是由第二产业转移来的劳动力,随着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规模扩大,其对劳动力的吸引能力进一步扩大,促进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推动城镇化进程。 3 主要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湖北省第一产业对城镇化率促进作用较弱,甚至为负。但是,根据一般规律,第一产业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发展。因此,在致力于提高湖北省城镇化率的背景下,应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土地规模利用,扩大农业机械化水平,使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性转变。同时,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增强城镇对劳动力的拉力。 第二,湖北省第二产业对城镇化促进作用不强,后期甚至出现副作用。对于湖北省来说,必须发挥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首先,要加强农民工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工素质,使其能适应城市第二产业结构的调整;其次,加大对第二产业资金投入,使投入的产业部门生产规模扩大,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第三,湖北省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后续推动力强劲。第三产业为城市和工业提供必须的服务,以其强大的就业弹性,促进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湖北省要继续发挥第三产业在促进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扩大第三产业规模,改善第三产业就业环境和工资待遇。 参考文献: [1]孟祥林.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成长相互关系的理论探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1-65.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