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改革LPR生成机制的影响 |
范文 |
摘 要:央行于2019年8月17日颁发了“15号令”,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表示将要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行优化调整,力求在短期之内生成新的機制,这意味着我国在利率市场化发展中迈出了关键一步。商业银行是金融市场的组成部分,对我国金融业甚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LPR改革使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确定方法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给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经营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LPR改革内容展开,结合商业银行业务特点,分析现行经济形势下LPR机制改革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帮助商业银行适应LPR改革的相应建议,从提升贷款自主定价能力、优化自身资产与负债、开发创新LPR定价的金融衍生品、利率风险管理、确保服务实体经济渠道畅通等方面着手,有利于LPR改革在商业银行层面发挥出预期的政策效果,最终促进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业银行;LPR改革;利率市场化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1.研究背景 历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各个国家的经济都处于深度调整期,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尤其是2020年新冠疫情的暴发,给世界经济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下行压力持续增加。就我国而言,在第十三个五年发展时期,2020年是收官之年,经济建设在这一年中能否取得卓越成绩,将会对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重要影响。 金融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能够实现资源配置,能为实体经济提供良好服务,是经济建设的血脉。就我国金融行业而言,短期内新冠肺炎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影响总体可控①;中长期内,我国金融业将会把金融开放、利率市场化改革当成两大着力点。 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把生产要素价格的市场化调整当成金融改革的焦点,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资金倍受关注,利率市场化改革能否实现预期效果,将会对资金的稳定性产生影响。自从此项改革被提出之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就遵循“贷款在先、存款在后”、“外币在先、本币在后”等原则有条不紊地发展着。推进过程中,基础利率和市场利率双轨并存一直阻碍着利率市场化更好地发挥成效,市场上的套利现象也随之加剧。央行于2019年8月17日颁发了“15号令”,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表示将要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进行优化调整,力求在短期之内生成新的机制,这意味着我国在利率市场化发展中迈出了关键一步。 2.研究意义 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渐进的、长期性的过程,需要从全局进行考量,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等各要素实现市场化。商业银行是资金供求双方完成资金融通的中介,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参与者,在此次改革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研究LPR生成机制的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提出帮助商业银行适应LPR改革的相应建议,旨在让LPR改革在商业银行层面充分发挥出预期的政策效果,有利于银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1)LPR改革背景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报价银行把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作为依据,在报价过程中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为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的透明度,并以加点的形式进行报价,得到央行授权之后,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以此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贷款参考利率。 张瑛(2014)认为,我国2013年发布的LPR利率有所不足,在传导货币政策时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不能肩负起制定贷款基础利率的重任。之所以存在这些不足,就是因为商业银行在定价时运用的方法不当所导致的,再加上利率管制的实施,各金融机构对LPR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所以必须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LPR运行机制以及运行的外部环境。 彭兴韵(2019)的研究认为,为了使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在运行过程中与政府部门所倡导的控制企业融资成本之间形成的矛盾得到化解,才要对LPR实施改革。 孙丽和朱律(2020)指出由于旧LPR机制存在市场化实现度不高、部分银行内部定价机制僵化、货币市场与信贷市场联动性不高和缺乏可供参照的目标利率等问题,因此需要切实推进LPR机制的改革。 (2)LPR改革的影响 从利率市场化角度分析,彭兴韵(2019)认为,对LPR形成机制实施改革,实际上是央行在为利率并轨做准备,这是一次有益尝试。徐虔和王欢(2019)指出,LPR生成机制改革虽然能够作为阶段性过渡工具对利率市场化发挥积极作用,但利率定价机制有待于完善,要想使货币政策改革取得理想效果,一定要制定出结构化、系统化的改革方案。 从居民消费信贷角度分析,张欣、赵大伟(2020)的研究指出以LPR为基础的贷款定价方式改革不仅有助于优化跨期消费决策,缓解偿债压力,强化直接利率效应,还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经营效率以及居民收入,加强间接收入效应。 从未来宏观经济发展分析,“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课题组(2020)明确指出2020年需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在乐观情景下可通过推进LPR改革,使市场利率下降20-60个基点,配合财政支出增速从2019年的82%提高至153%左右,其他情景下政策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侯胜楠(2020)认为LPR机制的改革对商业银行内部资产结构有显著影响,新的LPR机制应用后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净息差,尤其是贷款比例高、资产规模增速快的商业银行,LPR改革后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曾刚、王伟(2020)提出,从短期效果看,银行的利润必定会有所缩减,也会出现利差收窄的情况;从中期效果看,信用与利率两大风险系数会有所提高;从长期效果看,能使银行风险偏好发生改变。杨北京和张英男(2020)基于LPR改革,针对46家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开展调查研究,进而发现商业银行在借款凭证修改、定价周期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完善,且商业银行差异化定价不足和风险评估能力欠缺等缺陷也暴露出来。 2.文献评述 2019年以来,LPR改革受到学术界和金融实务界的高度关注。由于LPR新机制出台时间较短,目前已有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LPR改革背景、LPR改革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LPR改革对于利率市场化的意义以及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等方面。 本文将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LPR新机制的剖析,站在商业银行角度更加具体地分析LPR改革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应当发挥的作用,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给出建议,提高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使它更具现实意义。 三、LPR生成机制改革 1.LPR发展史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行过程中,LPR机制是关键一步。LPR在运行初期向社会公布1年期LPR,建立市场化的定价基准,金融机构与信贷市场在为产品进行定价时能有合理的参考。中国人民银行在该机制正式运行后,继续对外公布贷款基准利率,目的在于为LPR的运行和完善提供过渡阶段。因此我国就出现了贷款定价基准双轨并存的现象,商业银行并没有接受LPR贷款定价这一方式,依然较多地使用贷款基准利率作为定价基准。 LPR改革有利于推动LPR取代贷款基准利率成为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就能及时、快速、通畅地把市场利率传导给贷款利率,使倾向政策拥有更好的传导路径。按照“先增量后存量”的基本路径,2019年8月25日和12月28日央行公布了参考LPR的新增贷款定价基准原则和存量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原则,此举将促进LPR在实际贷款利率定价中的使用。 2.新LPR机制的核心内容 LPR改革分别就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完善: (1)报价原则 2013年运行的LPR的报价原则是报价行内部贷款基础利率;LPR改革后报价原则体现出市场化报价原则,各报价行优质客户贷款利率的平均值成为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报价时的重要依据。 (2)报价方式 经过改革之后,LPR的报价将更加透明,会采取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加点的形式进行。报价行综合考虑资金成本、经营成本、市场需求等因素后确定报价利率并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报价,由其最终计算后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3)期限品种 LPR过去只有一个品种,即一年期,经过改革调整之后,品种更加丰富。不同的期限品种设定不仅使得LPR的期限结构更加完善,体现出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能为银行制定长期贷款利率提供重要依据。 (4)报价行范围 LPR改革之前,10家报价行均为大型国有或股份制银行。此次改革央行将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民营银行以及外资银行纳入报价行,且中小银行与大型银行在定价的权重相等。中小银行在小微企业贷款业务中表现突出,此举有助于提高报价的代表性,更能反映出中小银行客户的融资需求。 (5)报价频率 LPR改革之前采取每日11点30分报价,改革之后为每月20日9点30分报价,这一变化旨在改善报价的过于频繁,督促报价行提高报价质量。 (6)运用要求 为提高LPR的应用程度,央行设定了一系列考核时间与考核标准。首先,从时间和规模上提出要求: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2019年9月底、2019年12月底和2020年3月底这三个时间点以LPR作为贷款定价基准的新发放贷款的比例不得低于30%、50%和80%;其次,LPR的运用纳入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进行考核,督促银行业各金融机构应用LPR。 3.新LPR机制在商业银行的实施情况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有5种类型,分别是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和其他类金融机构。截至2020年6月,中国银保监会公布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份额数据显示,大型商业银行②资产份额为39.6%,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比18.1%,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金融机构③分别占比13.1%和13.2%,其他类金融机构资产份额为15.9%④。 由于我国现在仍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格局,商业银行又是间接融资中的主要资金提供者,商业银行能够较多地在货币政策传导给贷款利率进而到达实体经济的过程中产生影响,导致贷款利率对市场利率的敏感性降低。央行此次对贷款报价利率进行优化调整,打通货币政策至贷款利率的传导路径,拓宽了LPR的应用范围。但是,由于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资产份额、资产利润率、信用水平、金融科技运用水平等存在差异,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行优化调整的执行效率、实施效果也就不同。 本文在此先简要叙述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对新LPR机制的实施情况,再就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 (1)大型商业银行 央行公告LPR改革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均发布转换公告,明确LPR利率转换操作流程。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公告称,对2020年1月1日前已经发放、已签訂但未发放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个人住房贷款进行转换,办理时间自2020年3月1日起至2020年8月31日截止。不难看出,推行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改革对于大型商业银行来说,在网点等基础设施建设、客户选择、资金规模与盈利能力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这些因素能够帮助其顺利对接央行政策,开展信贷业务。 (2)城市商业银行 相比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城市商业银行更容易受到自身资产规模的限制和地域条件的影响。2019年9月,地方法人银行执行固定利率及LPR定价的双轨定价模式。虽然各地方法人银行已经推出贷款的LPR定价模型,但并未完全应用,还是以贷款基准利率上浮比例确定贷款利率。 在此过程中,以四川省为例,2019年8月央行公告LPR改革后,贷款利率受到LPR引导的作用显著,2019年第四季度的贷款利率明显回落。地方法人银行利率定价能力提高。2019年12月,四川省金融机构、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较去年同期下降0.4%。2019年,全国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中,四川省共有85家金融机构被评为基础成员⑤。可以看出,城市商业银行对于LPR改革的执行正在稳步推进。 (3)农村金融机构 农村金融机构实施LPR新机制主要面临两方面的阻碍:就外部原因来说,相较于城镇,农村的金融业务发展较晚,金融市场落后,农村居民对于LPR改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均滞后于城镇居民。就农村金融机构内部来说,LPR转换过程中的资金成本和人力成本可能会限制其贷款定价的能力。 四、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1.LPR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 (1)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 长期以来,银行的盈利主要是通过利差实现的,这种模式下出现了银行同业竞争不够充分、银行应对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LPR实行之初这些问题仍未有实质性的改变。LPR改革打破了垄断竞争的局面,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收益率会有所下降。短期而言,商业银行的成本并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利润空间被挤压。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实施多年的盈利模式發生了改变。 (2)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增加 LPR改革之后,对于银行风险定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理论上,本地业务是我国中小型银行的主要着眼点,当地企业的经营情况和风险水平能够更为直观、快速地反馈到银行,中小银行在调研上更具优势。但实际上,中小型银行资产负债规模较小,资金实力和人力资源都相对不足;且地方小微企业疏于内部控制,从而影响银行贷前调研的结果。因此,中小型银行在小微信贷业务上缺乏与业务相匹配的风险定价和风险承受的能力,就会受到LPR改革的进一步冲击。 (3)利率风险管理难度增加 根据利率风险的来源,对LPR改革后的利率风险展开分析:一是对定价风险进行重构,LPR机制运行后,重新定价风险主要反映为存量贷款的定价。二是增加了基准风险,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以存款基准利率为依据,而资产业务根据LPR进行定价,资产和负债业务在基准利率上存在差异,这就增加了基准风险。三是扩大了收益率曲线风险,由于存贷款利率参考的基准利率不同,当两者变动方向不同引起商业银行的利差缩窄时,这种风险就会加大。四是期权类风险系数有所升高,由于客户对LPR的预期有所不同,会发生提前还款之类的现象,由于客户选择的频繁变化,银行的利息收入也会有所改变,进而遭受损失。 2.商业银行在LPR改革中的机遇 (1)商业银行能够更多地掌握定价权 商业银行实行浮动利率时主要考虑信用风险溢价及与此对应的浮动幅度。LPR改革之后,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客户的生命周期、盈利能力、经营现状等实际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利率水平,更多地掌握定价权,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需要综合考虑信用水平、贷款流程、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因素,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差异化的风险定价体系。 (2)商业银行产品的创新和业务结构的调整 LPR改革之后,商业银行收益率会有所下降,要及时识别新的利润增长点。要保持甚至增强竞争力,需要在现有的市场上进行金融产品开发;同时努力挖掘差异化的潜力,多样化经营。开发创新,调整业务是商业银行将挑战化为机遇,提升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五、对商业银行加快适应LPR改革的建议 1.提升贷款自主定价能力 商业银行要提升科学定价能力,健全完善自主定价机制。 一是通过及时获取、整理和分析来自市场的各类信息,比如:未来市场变化趋势的预测、社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地区发展状况等,建立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定价模型。 二是应当在LPR新机制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加强学习如何选择核心客户、量化客户分层,有效区分客户。 商业银行强化对市场变化的应对能力、重视培养贷款自主定价能力不仅有利于应对LPR新机制给传统盈利模式带来的挑战,还能够抓住定价这一机遇,获取更多利润空间,促进长远的发展。 2.强化负债管理,控制负债成本 商业银行强化负债管理,可以从主动负债和被动负债两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方面,由于LPR改革会导致资产的利率敏感性提升,商业银行要“因地制宜”,分析经营状况,对主动负债的占比进行调整。这样一来,负债成本能有所下降,而且有利于应对利率敏感性提升带来的利率风险。另一方面,存款作为被动负债,商业银行应当在保证存款稳定性的基础上,利用线上平台和线下网点积极扩张中小额存款规模,适当提升结算类账户占比,减少被动负债成本。 3.开发创新以LPR定价的金融衍生品 LPR列入考核指标后,未来以LPR定价的贷款规模和占比将会不断提高。金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创新的金融产品,比如:与LPR联系较强的超短期融资券、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LPR浮息利率债等。与此同时,与LPR挂钩的金融衍生品,如利率互换之类的产品的交易数量会不断增加。合理运用金融产品能够帮助银行充分对冲利率风险,也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利率报价纠错机制的作用。 我国未来还将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参与与LPR挂钩的非贷款产品的创新开发,推进能够对冲LPR利率风险产品的运用,引导客户和整个市场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进。 4.利率风险管理手段多样化 LPR运行以来,贷款利率基本保持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存款利率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保持利率敏感性缺口为负,从而有效应对利率风险。同时,商业银行也需要重视持续期缺口模型、压力测试等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多样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有效应对LPR推进过程中的利率风险。 5.确保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畅通 对于市场中的企业,尤其是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来说,LPR改革促进贷款基准利率与市场利率接轨,能够降低融资成本、改善企业资金状况。商业银行作为投放贷款的主体,要积极推动信贷流程的规范,对信贷投放的方向、期限和地区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优化,完善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这类融资能力相对薄弱的客户的信贷服务,确保服务实体经济的渠道畅通。 六、总结 商业银行应当重新审视自身业务特点,正确分析现行经济形势下LPR机制改革对盈利能力、经营风险、利率风险造成的挑战;适应更加市场化的定价模式;抓住调整业务结构,开发新的利润增长点的机遇。具体而言,商業银行应当从提升贷款自主定价能力、优化自身资产与负债、开发创新LPR定价的金融衍生品、利率风险管理以及确保服务实体经济渠道畅通等方面着手,使LPR改革发挥出预期的政策效果,不仅作用于银行业的健康发展,也能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注释: ①《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0)》,中国建设投资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②自2019年起,银保监会将邮政储蓄银行纳入“大型商业银行”汇总口径。 ③农村金融机构包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④银保监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http://www.cbirc.gov.cn。 ⑤2020《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参考文献: [1]张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14. [2]彭兴韵.LPR改革推进利率市场化[J].中国金融,2019(17):40-42. [3]孙丽,朱律.LPR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与深化[J].新金融,2020(04):50-57. [4]侯胜楠.LPR机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J].商讯,2020(16):97+99. [5]徐虔,王欢.利率市场化改革另辟蹊径——解析LPR改革[J].银行家,2019(09):94-96. [6]“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课题组.2020—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21-29. [7]张欣,赵大伟.LPR改革对居民消费信贷的影响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20(05):10-15. [8]曾刚,王伟.LPR形成机制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债券,2019(09):7-12. [9]杨北京,张英男.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LPR改革的调研与思考[J].银行家,2020(01):82-83. [10]《四川省金融运行报告(2020)》,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 作者简介:陈普嘉懿(1998.06- ),女,籍贯:四川省会理县,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 |
随便看 |
|
科学优质学术资源、百科知识分享平台,免费提供知识科普、生活经验分享、中外学术论文、各类范文、学术文献、教学资料、学术期刊、会议、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检索、在线阅读和软件app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