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窍
题窍体现文章各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关键。又称“眼目”。题窍体现着事物的本质联系,是题理的关键之处。准确地发现和把握题窍,作者便会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文章就会思路清楚,血脉贯通,“虽千波百折,必能自成条理” (林纾《文微》)。清·邵作舟《论文八则》:“《史记·项羽本纪》全以东西两字作眼目,随时指画,楚汉形势,宛如掌上螺纹。”在说理性文章中,题窍就是所论内容的矛盾症结所在,针对这个症结议论说理,自然会脉络清楚。如李斯的《谏逐客书》,其中心论点是“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逐客之过,即是问题的症结所在。要讲清“逐客”有“过”,必须讲清客于秦有功; 讲清了此,逐于秦有功之客,当然就是错误的了; 而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资助了敌国,孤立和削弱了自己。搞清了客观事物内部的联系,便找到了题窍。参见“题理”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