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曹丕火浣之论
释义

曹丕火浣之论

谓见识不广。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 “然则谓唐人自李、杜之后,有不能诗之士者,是曹丕火浣之论也。”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纪》 “西域重译献火浣之布,诏大将军、太尉临试以示百寮”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搜神记》: “昆仑之墟,有炎之山,山上有鸟兽草木,皆生于炎火之中,故有火浣布……文帝以为火性酷烈,无含生之气,著之《典论》,明其不然之事,绝智者之听。及明帝立,诏三公曰: ‘先帝昔著《典论》,不朽之格言,其刻石于庙门之外及太学,与石经并,以永示来世。’ 至是西域使至而献火浣布焉,于是刊灭此论,而天下笑之。” 太学: 国学。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火浣布: 即石棉布。因用火燃法除去石棉布的污渍,故名。相传三国魏明帝即位后,准备将文帝所著的《典论》刻在庙门外和太学内,以诫后人。正在这时,西域使者献上火浣布,因文帝曾认为火性残酷,没有生命,于是明帝视为不祥之兆,便取消了原来的打算,致使天下人笑话。


随便看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Puapp.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0 21:5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