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拈连 |
释义 | 拈连拈连修辞方式(辞格)之一。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本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连用到乙事物上,就是拈连。适用于甲事物的词叫本体词,这个词连用到乙事物上便叫拈体词。一般情况下本体词在前,拈体词在后。如“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前面的“惶恐”“零丁”是地名,后面的“惶恐”“零丁”却是顺连到心情的惶恐不安和境遇的孤苦无援。有时本体词与拈体词相合,不重现拈体词。如“重门不锁相思梦”(赵令畤《锦堂春》),“锁”用于“门”也用于“梦”;“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曾允元《点绛唇》),“吹”用于“风”也用于“愁”。有时拈体词居于主体词之前。如陶渊明《拟古》九首之一“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醉”本用于后文的“酒”,却先顺连到“心”。拈连格中本体词一般用词的直义、实义;顺势连为拈体词时,使用词的比喻义、虚义。 【拈连】修辞学上辞格之一。甲乙两类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趁势连用到乙事物上。如:“他虽然耳朵聋了,可心不聋。”“心不聋”中“聋”的用法便是拈连。 拈连又称顺连、关连、连物、语义巧移。修辞格之一。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拈来,巧妙地用于乙事物。如“一辆接一辆的装得象小山似的军车,不但给灾区人民送来了食品的衣物,而且送来了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运用拈连,可使语言简练紧凑,含义深刻,而且给人以巧妙之感。 |
随便看 |
|
汉语词典收录604837条汉语词条,可根据汉字查询相应的词语释义,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词语的释义、翻译及用法,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